急性黄疸型肝炎(一)阳黄证
临床表现为尿黄,l身目俱黄,l色泽鲜明,l恶心,l厌油,l纳呆,l口干苦,l头身困重,l胸脘痞满,l乏力,l大便干,l小便黄赤,l苔黄腻,l脉弦滑数。
主证:i①尿黄,l身目俱黄,l色泽鲜明;②恶心;厌油,l纳呆;③苔黄腻。
次证:i①口干苦;②大便干;③头身困重;④胸脘痞满。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及②③两项中的一项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①及次证①或②者,l属于热重于湿证。
3.具备主证①及次证③或④者,l属于湿重于热证。
4.具备主证①及次证①②两项中的一项以及③④两项中的一项者,l属于湿热。并重症。
(二)阴黄证
临床表现为身目发黄,l色泽晦暗,l畏寒喜温,l形寒肢冷,l大便溏薄,l舌质淡、i舌体胖,l苔白滑,l脉沉缓无力。
主证:i①身目发黄,l色泽晦暗;②脉沉缓无力。
次证:i①畏寒喜温;②大便溏薄;③舌质淡、i舌体胖。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①及次证三项中任何两项者,l即属本证。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一)湿阻脾胃证
临床表现为脘闷不饥,l肢体困重,l怠惰嗜卧,l或见浮肿,l口中黏腻,l大便溏泻,l苔腻,l脉濡缓。
主证:i①脘闷不饥;②苔腻。
次证:i②肢体困重;②口中黏腻;③大便溏泻。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两项中的任何一项及次证3项中的任何两项者,l即属本证。
(二)肝郁气滞证
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l胸闷不舒,l善太息,l情志抑郁,l不欲饮食,l或口苦喜呕,l头晕目眩,l脉弦,l苔白滑;妇女月经不调,l痛经或经期乳房作胀。
主证:i①胁肋胀痛;②脉弦。
次证:i①不欲饮食;②头晕目眩;③情志抑郁;④女子月经不调,l经期乳房作胀。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①及次证4项中任何两项者,l即属本证。
3.具备主证②及次证四项中任何3项者,l即属本证。
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一)湿热中阻证
临床表现为胁胀脘闷,l恶心厌油,l纳呆,l身目发黄而色泽鲜明,l尿黄,l口黏口苦,l大便黏滞秽臭或先干后溏,l口渴欲饮或饮而不多,l肢体困重,l倦怠乏力,l舌苔黄腻,l脉象弦数或弦滑数。
主证:i①身目发黄,l色泽鲜明;②苔黄腻。
次证:i①恶心,l厌油,l纳呆;②胁胀脘闷;③尿黄。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②及次证3项中的任何两项者,l即属本证。
3.具备主证①及次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二)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为胁肋胀满疼痛,l胸闷太息,l精神抑郁,l性情急躁,l纳食减少,l口淡乏味,l脘痞腹胀,l午后为甚,l少气懒言,l四肢倦怠,l面色萎黄,l大便溏泄或食谷不化,l每因进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l舌质淡有齿痕,l苔白,l脉沉弦。
主证:i①胁肋胀痛;②腹胀便溏。
次证:i①抑郁.烦闷;②身倦乏力;③舌淡有齿痕。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①及次证②③两项者,l即属本证。
3.具备主证②及次证①者,l即属本证。
(三)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为右胁隐痛,l腰膝酸软,l四肢拘急,l筋惕肉瞤,l头晕目眩,l耳鸣如蝉,l两目干涩,l口燥咽干,l失眠多梦,l潮热或五心烦热,l形体消瘦,l面色黧黑,l毛发不荣,l牙龈出血,l鼻衄,l男子遗精,l女子经少经闭,l舌体瘦,l舌质红,l少津,l有裂纹,l花剥苔或少苔,l或光红无苔,l脉细数无力。
主证:i①头晕目涩;②腰膝酸软;③舌红少津。
次证:i①五心烦热;②少寐多梦;③胁肋隐痛,l遇劳加重;④脉细数。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③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3项中的任何两项及次证4项中的任何两项者,l即属本证。
3.具备主证3项中的任何一项及次证4项中的任何三项者,l即属本证。
4.具备次证①②③④者,l即属本证。
(四)瘀血阻络证
临床表现为面色晦暗,l或见赤缕红丝,l两胁刺痛,l肝脾肿大,l质地较硬,l蜘蛛痣,l肝掌,l女子行经腹痛,l经水色暗有块,l舌质暗或有瘀斑,l脉沉细涩。
主证:i①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②肝脾肿大,l质地较硬。
次证:i①舌质暗或有瘀斑;②肝掌,l蜘蛛痣;③两胁刺痛;④女子行经腹痛或经色暗红有块。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及次证各一项者,l即属本证。
3.具备次证①②③项;女子具备次证①②③项中的两项及第④项者,l即属本证。
(五)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为畏寒喜暖,l四肢不温,l精神疲惫,l面色不华或晦黄,l少腹腰膝冷痛,l食少脘痞,l腹胀便溏,l或晨泄,l完谷不化,l甚则滑泄失禁,l小便不利或余沥不尽或尿频失禁,l下肢或全身浮肿,l甚则水臌,l阴囊湿冷或阳痿,l舌淡胖,l有齿痕,l苔白或腻或滑,l脉沉细弱或沉迟。
主证:i①畏寒肢冷;②神疲脉弱。
次证:i①少腹腰膝冷痛;②食少便溏甚至晨泄;③下肢浮肿;④阴囊湿冷或阳痿。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①或②及次证4项中的任何两项者,l即属本证。
3.具备次证①②③项;男子具备次证①②③项中的两项及第④项者,l即属本证。
瘀胆型肝炎本病是由于湿热之邪不解入于血分,l阻滞血脉,l逼迫胆液外溢,l浸渍肌肤所致,l故中医称之为瘀热痰阻证。
临床表现为黄疸较深,l经月不退,l自觉症状较轻,l皮肤瘙痒或有灼热感,l抓后有细小出血点及瘀斑,l右胁胀痛,l肝脏肿大,l稍感乏力,l口咽干燥,l小便深黄,l大便色浅或灰白,l舌质暗红,l苔少,l脉实有力。
主证:i①黄疸较深,l经月不退,l色泽晦滞;②皮肤瘙痒。
次证:i①舌质暗红;②右胁胀痛;③大便色浅或灰白。
辨证要求:i
1.具备主证①②者,l即属本证;
2.具备主证①及次证3项中的两项者,l即属本证。
急性及亚急性重症肝炎属于中医“急黄”、i“瘟黄”范畴,l慢性重症肝炎由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发展而来,l具有“久病入络”“内结为瘀血”的特点,l属于中医“瘀血发黄”的范畴,l并具有正虚邪实的病理特点。
由于重症肝炎的病机复杂,l病情演变快,l病死率高,l目前均采取中西医综合抢救措施。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有:i毒热炽盛证、i热人心包证、i痰浊内闭证、i瘀血发黄证、i寒湿发黄证、i肝肾阳衰证六个证候,l但尚难概括重症肝炎的全貌。限于对重症肝炎的辨证经验尚不成熟,l故暂不制定辨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