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四病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111988年4月11昆明

由于风湿病学在我国还是一门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l故其大多数疾病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1985年7月,l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疾病协作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l以风湿类疾病中的常见病、i多发病——“风湿四病”(风湿寒性关节痛、i风湿性关节炎、i类风湿关节炎、i强直性脊柱炎)为突破口,l在全国率先提出“风湿四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l该标准于同年10月在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学术座谈会上修订通过,l并应用于临床。经近3年的临床验证表明,l基本符合我国需要。于1988年4月在昆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上,l全体与会代表对该标准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l经再次修订,l并一致通过,l供临床参考使用。

(一)诊断标准

1.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

(1)有风湿寒邪侵袭史。

(2)症状:i有关节或肌肉酸楚、i麻木、i疼痛甚至剧痛,l活动困难,l遇冷或天气变化(阴天、i下雨、i刮风)病情加重。

(3)体征:i受累关节因疼痛所致活动功能受限,l但活动后减轻,l多数病例只痛不肿,l少数病例在关节周围轻度肿胀(无红热)。

(4)实验室检室:iESR绝大多数正常,l少数稍快;ASO、iRF、i血常规等均正常。

(5)X线检查:i除少数病例可见软组织肿胀外,l一般无骨质改变。由于风湿寒邪(尤以湿或寒湿之邪)长期刺激,l部分病例可并发骨质增生(此并非老年退行性改变所致),l应进行X线摄片予以排除。如骨质增生应诊断为风关痛并骨质增生。

(6)预后:i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l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2.风湿性关节炎(简称风关炎)

(1)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症状:i四肢大关节(腕、i肘、i肩、i踝、i膝、i髋)游走窜痛或肿痛。

(3)体征:i受累关节红、i肿、i热、i痛或肿胀,l活动功能受限,l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热,l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i心脏病变等。

(4)实验室检查:i活动期ESR一般多增快,l非活动期多正常。活动期ASO多阳性(1:600U以上)如ASO阴性(1:400U以下)者,l必须有环形红斑或结节形红斑的现症,l否则不能诊为风关炎。

(5)X线检查:i受累关节仅见软组织肿胀,l无骨质改变。

(6)预后:i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

3.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关炎)

(1)症状:i以小关节为主,l多为多发性肿痛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认真与它病鉴别,l关节症状必须持续6周以上)晨僵。

(2)体征:i受累关节肿胀、i压痛,l活动功能受限、i畸形或强直,l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3)实验室检查:iRF阳性、iESR多增快。

(4)X线检查:i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类风湿关节炎X线所见。

对具备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l或兼有RF阳性,l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均可诊断。

分期:i

早期:i绝大多数受累关节虽有肿痛及活动受限,l但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中期:i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同程度骨腐蚀。

晚期:i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l纤维强直,l活动困难,l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i脱位或融合。

4.强直性脊柱炎

(1)症状:i以两骶髂关节、i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体征:i早、i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l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或驼背固定,l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双侧骶髂关节检查(如骨盆分离试验、i骨盆挤压试验、i4字试验等)显示阳性结果。

(3)实验室检查:i血沉多增快,lRF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

(4)X线检查:i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

分期:i

早期:i脊柱功能活动受限,l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l椎小关节正常或仅关节间隙改变。

中期:i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X线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l部分韧带钙化,l方椎,l小关节骨质破坏,l间隙模糊。

晚期:i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l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融合,l脊柱呈竹节样变。

(二)中医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主证、i舌、i脉)进行辨证分型:i

(1)风重型:i是以风邪侵犯人体偏重所致。其主证,l全身各关节、i肌肉游走窜痛,l脉象多浮缓或弦缓,l舌质淡红、i苔薄白。其特点为遇刮风时病情加重(酸痛难忍),l疼痛部位不固定。

(2)湿重型:i是湿邪侵犯人体偏重所致,l其主征,l患病局部沉重,l酸楚或麻木不仁,l关节屈伸不利,l多有骨摩擦音;脉多缓或濡,l舌淡,l苔白腻或微黄腻。其特点是遇阴天、i下雨或遇冷水时病情加重。

(3)寒重型:i是寒邪侵犯人体偏重所致。其主证:i肌肉、i关节皮肤发凉,l固定性剧痛或挛缩拘急;脉弦紧或沉紧,l舌质淡,l苔白或白滑。其特点遇冷病情加重,l遇热则好转。

(4)化热型:i是风湿寒邪留滞肌肉,l关节郁久化热而致。主证:i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或伴有低热,l口渴不欲饮,l烦闷不安,l脉滑数或濡数。舌质偏红,l苔黄或黄腻。其特点:i本型多为湿热,l兼有纳呆、i倦怠,l且无遇冷加重之象。

以上为了便于掌握,l简要分为风、i湿、i寒、i热四型,l但亦有风湿或寒湿两者相兼并存,l而出现相兼的症状。另外除分型外还要结合人体的虚、i实进行辨证,l以利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