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12003年11重庆(一)概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1bowel1syndrom,lIBS)是一种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i腹胀,l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目前尚缺乏形态学、i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1.腹痛或腹部不适感11疼痛性质多样、i程度各异,l多见于左下腹部,l可伴腹胀,l进餐后出现,l排便后缓解。
2.排便异常11排便次数<3次/周,l或>3次/日。性状为稀便、i水样便或干硬便,l可带黏液,l排便费力或不尽感,l也可表现为秘泻交替。
3.肠外症状11可有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i早饱、i恶心、i呕吐等,l也可有其他系统症状如疲乏、i背痛、i心悸、i呼吸不畅感、i尿频、i尿急、i性功能障碍等。
4.症状特点11起病缓慢,l间歇性发作,l不具特异性,l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与精神心理因素或应激状态有关,l白天明显,l夜间睡眠后减轻。
(三)临床类型
1.西医分类11①腹泻为主型;②便秘为主型;③混合型:i腹泻便秘无规则交替发作为主。
2.中医证型
(1)肝郁气滞证11主要证候:i①便秘,l欲便不畅,l便下艰难;②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③烦躁易怒;④脉弦。次要证候:i⑤肠鸣矢气;⑥嗳气呃逆,l食少纳差;⑦后重窘迫;⑧失眠多梦;⑨口苦咽干,l或咽部如有物梗阻感。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l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
(2)肝气乘脾证11主要证候:i①腹痛即泻,l泻后痛缓(常因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发作或加重);②少腹拘急;③胸胁胀满窜痛;④脉弦或弦细。次要证候:i⑤肠鸣矢气;⑥便下黏液;⑦情志抑郁,l善太息;⑧急躁易怒;⑨纳呆腹胀。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l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
(3)脾胃虚弱证11主要证候:i①经常餐后即泻,l大便时溏时泻,l夹有黏液;②食少纳差;③食后腹胀,l脘闷不舒;④舌质淡,l舌体胖有齿痕,l苔白;⑤脉细弱。次要证候:i⑥腹部隐痛喜按;⑦腹胀肠鸣;⑧神疲懒言,l肢倦乏力;⑨面色萎黄。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l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
(4)寒热夹杂证11主要证候:i①腹泻便秘交替发作;②便下黏胨或夹泡沫;③便前腹痛,l得便即宽而停止发作;④舌暗红,l苔白腻;⑤脉弦细或弦滑。次要证候:i⑥腹胀肠鸣;⑦口苦;⑧肛门下坠;⑨排便不爽。证型确定:i主证2项加次证2项,l或主证3项。
(5)大肠燥热证11主要证候:i①大便秘结,l数日一行;②粪如羊矢,l外裹黏液;③少腹结块,l按之胀痛;④舌质红,l苔黄少津;⑤脉细数。次要证候:i⑥头晕头胀;⑦形体消瘦;⑧口干或口臭;⑨失眠、i焦虑。证型确定:i主证2项加次证2项。
(四)诊断标准
1.症状指标11过去1年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的腹部不适或疼痛,l并符合以下其中两点可诊断为IBS:i①排便后缓解;②发作时伴大便次数改变(>3次/天或<3次/周);③发作时伴大便性状改变。此外辅助指标有:i①大便<3次/周;②大便>3次/天;③羊粪样或块状便;④糊样便或水样便;⑤排便费力;⑥排便紧迫感;⑦排便不尽感;⑧大便中有黏液;⑨腹部胀满、i胀气;⑩全身神经官能症状。腹泻为主型:i符合第②、i④、i⑥项中的1项或多项而不伴①、i③、i⑤项。便秘为主型:i符合第①、i③、i⑤项中的1项或多项而不伴②、i④、i⑥项。混合型:i上述两型症状混杂者。
2.检查指标(用于排除器质性病变)11①一般情况良好,l系统检查仅发现腹部压痛;②血、i尿、i粪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正常,l粪便潜血阴性;③肝、i胆、i胰腺功能及B超正常;④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⑤X线钡餐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⑥肠镜检查示部分患者肠运动亢进,l无明显黏膜异常,l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3.注意事项11既应避免轻率的诊断,l又应避免盲目的检查,l一般可按症状指标诊断并给予试验治疗,l但对下列情况应注意排除器质性病变:i①年龄在45岁以上者;②症状在夜间重或影响睡眠者;③伴发热、i贫血、i便血、i体重减轻明显、i有肠梗阻症状者;④随访中有任何症状、i体征变异者,l均应认真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l特别应注意排除乳糖酶缺乏症、i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