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11987年1.诊断标准
(1)临床上以咳嗽、i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l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l并连续两年或以上。
(2)排除具有咳嗽、i咳痰、i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i肺脓肿、i支气管哮喘、i支气管扩张、i心脏病、i心功能不全等)。
2.中医辨证分型
(1)虚寒型:i咳嗽、i痰多色白清稀,l或喘息,l动则气喘更甚,l四肢背部冷感,l尿频或不禁,l腰酸腿软,l口淡不渴,l喜热饮,l舌质胖嫩,l苔白滑润,l脉沉细无力。
(2)痰湿型:i咳嗽、i痰多色白,l或稀或稠,l或喘促、i脘闷,l气短,l肢体困重,l口淡发黏,l食少腹胀,l大便溏,l舌苔白腻,l脉濡滑。
(3)痰热型:i咳嗽、i痰黄稠黏,l胸满气短,l或喘粗,l口渴喜冷饮,l小便黄,l大便秘,l发热或不发热,l舌苔黄或白黄,l脉弦滑或数。
(4)肺燥型:i干咳,l无痰或少痰,l痰黏连成丝,l不易咯出,l口鼻干燥,l大便干,l舌质红少津,l少苔或无苔,l脉细弦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