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简称流腮,l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l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l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i肾、i心脏、i关节等器官。

(一)疾病概况

【病原学】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l单股RNA病毒。外膜有血凝素抗原(V),l核壳有可溶性抗原(S)。S抗原和V抗原各有相应的抗体,lV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外膜的血凝素能凝集鸡和豚鼠红细胞,l可产生血凝抑制抗体。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腮腺肿胀前6天至肿胀后9天内有高度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3.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90%病例发生于1~15岁。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可周期性流行或散发。

【发病机理】

腮腺炎病毒侵入上呼吸道、i口腔、i鼻粘膜上皮组织和腮腺等组织器官,l形成2次病毒血症,l波及涎腺、i睾丸、i卵巢、i胰腺、i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本病毒对腮腺有特别亲合力,l亦易侵犯发育成熟睾丸及脑组织。

【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天,l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l前驱症状有发热、i畏寒、i头痛、i咽痛、i食欲缺乏等,l数小时至2天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腮腺肿痛,l状如梨形,l边缘不清;有轻触痛;言语、i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l导致疼痛加剧。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l持续4~5天逐渐消退。全程约10~14天。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i脑膜脑炎,l多发性神经炎和脊髓炎,l耳聋,l胰腺炎,l睾丸炎或卵巢炎等。

(二)检验诊断

【一般检查】

外周血正常。尿液常规检查一般正常,l有肾损害时尿中可出现蛋白质和管型。约90%的患者在发病第l周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升高,l但血脂肪酶正常;10%患者可以并发胰腺炎,l此时需要检查血脂肪酶加以鉴别。此外无腮腺肿大的脑膜炎患者,l血清和尿液淀粉酶也可升高。

有腮腺炎而无脑膜炎表现的患者,l约半数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l且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有脑膜炎表现的脑脊液白细胞数约为25×106/L左右,l淋巴细胞增高,l少数患者葡萄糖降低。

【病原学检查】

发病早期采取唾液(亦可采集血液及尿液,l有脑膜炎者可采集脑脊液),l为增加唾液量,l可用压舌板轻轻按腮腺管口或轻抚耳前下部肿胀处,l直接吐人小平碟内。采用7~9天鸡胚羊膜腔接种法,l每份标本接种4~6个,l放人36~37℃孵箱培养5~7天。将活鸡胚4C过夜,l收获羊水做血凝试验阳性,l并能为特异性流腮免疫血清所抑制即可作确诊报告。如为阴性,l可再做补体结合试验或继续传代2次,l如第3次仍为阴性,l则报告阴性。也可接种于猴肾、iVero细胞和HeLa细胞分离腮腺炎病毒,l3~6天内组织培养细胞可出现细胞致病变现象,l形成多核巨细胞.

【免疫学检查】

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l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l或双份血清(间隔2~4周)IgG抗体滴度≥4倍增高,l可帮助诊断。发病后2天约70%患者血清IgM抗体阳性,l5天后100%阳性,l约50%患者阳性可持续5个月以上。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接受过疫苗接种后获得的免疫力。中和试验、i补体结合试验或血凝试验等在早期测定的敏感性低。

同时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腮腺炎特异性IgG和IgM抗体,l83%患者脑脊液中IgG升高;67%以上患者IgM抗体升高;约90%患者寡克隆Ig阳性。

应用特异性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腮腺炎病毒抗原,l或应用PCR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RNA,l有助于早期诊断。

(三)诊断建议

根据发病流行情况及近2~3周有接触史,l结合典型急性发作的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特征,l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需借助于血清学检查或病毒分离。

约20%的青春后期男性感染者发生睾丸炎(儿童少见),l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及核左移,l红细胞沉降率增高,l双侧睾丸萎缩后精子数量减少或缺失。卵巢炎发生在5%的女性感染者中。

并发胰腺炎时,l血中淀粉酶和脂酶均升高;但儿童发生几率不高。可出现高血糖和尿糖阳性。

约4%~6%的临床病例发生无菌性脑膜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约占临床所有无菌性脑膜炎的10%以上,l这些患者中的20%~80%可以不出现临床腮腺炎表现,l常被临床诊断为轻度麻痹的脊髓灰质炎。尽管可能没有腹部症状,l但血清淀粉酶也许会升高。

流腮要与化脓性腮腺炎、i其他病毒所致的腮腺肿大、i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及症状性腮腺肿大(如糖尿病、i营养不良、i慢性肝病及某些药物如碘化物、i羟保泰松、i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可致腮腺肿大)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