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热: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1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1virus,lDV)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骤起发热,l全身肌肉、i骨、i关节痛,l极度疲乏,l皮疹、i淋巴结肿大及周围血白细胞、i血小板减少等。WHO将登革热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l后者又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

(一)疾病概况

【病原学】

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中的黄病毒属(Flavivirus),l为单股线状RNA病毒,l含一个长的读码框架,l编码衣壳蛋白、i膜蛋白和被膜蛋白等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根据抗原性的差异,lDV可分为4个血清型,l各型之间以及与乙型脑炎病毒之间都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性。

【流行病学】

本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l尤其是在东南亚、i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好发于气温高、i多雨的夏秋季。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间都有传染性,l特别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3天内。

2.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

3.易感性 在新疫区人群普遍易感,l但发病以成人为主,l在老疫区儿童多见。感染后对同型登革病毒有免疫力,l并可维持数年,l对变异型登革病毒也有1年以上免疫力。

【发病机制】

病毒经伊蚊叮咬进人人体,l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第1次病毒血症);随血流播散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再次复制,l释入血流(第2次病毒血症),l此时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l激活补体系统,l并引起炎性介质的释放,l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l且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l导致周围血白细胞、i血小板减少和H{血倾向。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5天,l一般为5~8天。临床表现轻重不一,l典型者有:i

1.发热 骤起高热伴寒战,l体温可达40℃,l一般持续5~7天,l然后骤降至正常。

2.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时常伴较剧烈头痛、i眼眶痛,l肌肉、i骨及关节疼痛,l极度乏力;可有恶心、i呕吐、i腹痛、i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早期体征有颜面潮红,l眼结膜克血,l多处浅表淋巴结可肿痛。

3.皮疹 多发生于病程第3~6天出现,l持续3~5天。多为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分布于全身、i下肢和躯干较多,l常有痒感,l皮疹消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出血 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患者的消化道、i呼吸道、i泌尿生殖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不同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5.其他 可有轻度肝脏肿大,l个别患者可出现黄疸。

登革出血热除有典型的登革热表现外,l突出表现为出血倾向严重,l常有两个以上脏器大量出血,l但骨及关节疼痛不明显。登革休克综合征除有典型的登革出血热表现外,l伴有周围循环衰竭,l如抢救不及时,l常于4~6小时内死亡。

(二)检验诊断

【一般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l第4~5病日降至最低点(2×109/L),l中性粒细胞数减少,l淋巴细胞相对增高,l可见中毒颗粒及核左移。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1/4~3/4患者血小板减少,l最低为13×109/L。

【病原学检查】

患者发病后的1~3天,l常呈现病毒血症,l血液中病毒含量高。采集可疑患者血液,l死亡患者采集肝脏、i淋巴结等标本用于病毒分离。采用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进行病毒分离是最敏感的方法,l阳性率高达70%。用C6/36细胞培养液中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素作为抗原进行病毒分型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l或作为补体结合抗原做补体结合试验分型,l可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将标本接种猴肾细胞株或白纹伊蚊胸肌内分离病毒,l第1病日阳性率可达40%,l以后逐渐减低,l在病程第12天仍可分离出病毒。人单核-巨噬细胞系及鼠单核-巨噬细胞系也可用于病毒分离。

【免疫学检查】

1.血清学检查 DV具有血凝活性,l在适当的pH条件下可使红细胞凝集。此凝集现象能被相应的抗血清抑制,l可对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分原发抗体反应和继发抗体反应两种。前者在第4病日前的血清抗体滴度一般低于1;20,l恢复期(发病后1~4周)增长4倍以上,l但不超过1:i1280;后者在第5病日前抗体滴度低于1:i20,l而恢复期达1:i21560以上。由于与其他虫媒病毒B组成员的感染有交叉反应,l本试验逐渐被IgM、iIgG测定取代。

感染数天后,l血清中可出现中和抗体。DV颗粒与中和抗体作用后失去感染能力。用此试验可进行病毒的鉴定和特异诊断,l特异性强,l但操作繁琐,l不同血清型间有交叉反应,l通常不用作诊断。补体结合试验方法复杂、i费时,l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l现已少用。

2.快速诊断法 包括间接免疫荧光、iELISA法、iIgM捕获法、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l具有敏感、i特异、i快速的特点,l适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1)免疫荧光法:i固定于载体上的DV抗原与血清标本中相应的DV抗体结合,l然后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与其作用,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特异荧光。该方法可查抗体,l也可查抗原。最早能在发病后3天检出IgG类抗体进行早期诊断。但各型之间有高度的交叉反应。

(2)ELISA法:i血清中的DV抗体与固相载体表面的DV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l再加入酶结合第二抗体与其结合,l当加入酶底物后产生呈色反应。单份血清标本检出IgG、iIgM阳性结果,l表明曾受到DV感染,l滴度>1:i100有诊断参考意义;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抗体滴度≥4倍则可确诊。

(3)IgM抗体捕获法:i将抗人IgMμ链抗体包被在固相上,l捕获血清标本中的IgM(其中包括针对DV抗原的特异性IgM抗体和非特异性的IgM),l然后加人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培养物为抗原与DV特异性IgM类抗体结合,l再加酶标记抗DV特异性抗体,l与酶底物作用后显色。此法准确特异、i敏感、i稳定。但由于发病1~3天内常有病毒血症,lIgM类抗体可能尚未产生,l因而检出率较低。在PCR确诊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登革热患者,l1~3天本法检出率均低于10%,l4~7天分别达55%~47%,l7天后高达94%~78%。可用于登革热的早期诊断。

(4)酶免疫斑点试验:i待测血清中的抗体与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DV抗原结合,l再加人酶标记抗体和底物后呈现斑点状着色。可检测待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G,l单份血清阳性结果可作为DV感染的参考。早期血清阴性,l恢复期血清阳性,l可确诊DV感染。临床疑似患者和恢复期患者有49.8%~93.5%阳性,l抗体最早检出时间为病后5天,l5天内检出的阳性人数占总阳性人数的95.1%。适于登革热散发病例使用。

(5)胶体金免疫层析法:i血清中抗DV的特异性抗体与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DV抗原反应,l再滴加胶体金标记的二抗,l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胶体金颗粒标记的抗体聚集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该法可用来检测IgM类和IgG类抗体,l敏感性可达96.6%。可以判别DV的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适于在登革热暴发流行期间作初筛试验。

【核酸检测】

RT-PCR扩增到特异性条带可确诊DV并明确其型别,l序列测定还可以对DV的变异情况进行研究;也可以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

(三)诊断建议

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15天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l水病流行季节发病,l病前3~15天曾有被蚊虫叮咬史;患者突然起病,l畏寒,l高热,l伴全身疼痛,l皮疹,l皮下出血,l浅表淋巴结肿大,l束臂试验阳性;外周咀血小板减少,l白细胞总数减少,l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类计数相对增多,l红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单份血清特异性IgG阳性,l临床应怀疑本病。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滴度4倍及以上增长,l或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阳性,l或在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登革病毒或检测到登革病毒抗原,l则可明确诊断。

登革热需与流行性感冒、i麻疹、i猩红热、i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