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菌病(Campylobacteriosis)是由弯曲菌属细菌(Campylobacter)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人感染以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最常见,l并已成为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之一。临床主要表现有腹泻、i腹绞痛和发热,l排水样或血样便。弯曲菌感染后可能引起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1Barre1syn-drome,lGBS),l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一)疾病概况
【病原学】
弯曲菌为革兰阴性杆菌,l外形纤细,l有一个或多个弯曲。无芽胞,l有鞭毛,l有动力,l具有特征性的螺旋状运动。对氧气敏感,l在普通空气下暴露过久,l不易存活。营养要求不高。对红霉素敏感,l多粘菌素B耐药。
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含有不同的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弯曲菌有侵袭力,l有内毒素,l也分泌某些外毒素如肠毒素等。
【流行病学】
弯曲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l春末及秋季多见。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弯曲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l且耐药性日益严重。
1.传染源 细菌存在于动物和人的生殖器、i肠道和口腔中。感染家禽、i家畜等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也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传播。直接接触带菌动物和宠物是屠宰场工人和儿童的感染原因。
3.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l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发达国家,l0~4岁和15~44岁是两大发病高峰。在发展中国家,l患者多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l且以2岁以下的幼儿居多。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发病机制】
尚未阐明。但弯曲菌的粘附、i定居、i毒素(内毒素、i肠毒素、i细胞膨胀毒素等)及侵袭力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细菌主要在空肠、i回肠及结肠中繁殖生长,l引起急性溃疡性肠炎。空肠弯曲菌感染还可诱导变态反应,l血清中可检测到抗空肠弯曲蔺抗体。研究表明,l空肠弯曲菌菌体表面的LPS与神经节苷酯有共同的抗原表位,l是空肠弯曲菌感染后并发GBS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4天。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i自限性肠炎,l主要表现为腹泻、i发热和腹绞痛。大多数患者为水样或血样便,l最多时每天腹泻8~10次。腹痛呈痉挛性阵痛,l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常伴发热并持续一周以上。弯曲菌感染病情轻重不一,l可无临床症状,l或未经治疗病情自行缓解,l重者酷似中毒性菌痢。
弯曲菌感染在胃肠道直接播散引起胆囊炎、i阑尾炎、i胰腺炎、i腹膜炎和胃肠道大出血。弯曲菌感染的肠外表现有脑炎、i心内膜炎、i关节炎、i骨髓炎等,l但十分少见。免疫功能低下者、i幼儿、i老年人可出现菌血症。
GNS是弯曲菌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GBS是一种外周神经系统急性脱髓鞘性疾病,l主要引起运动神经功能障碍,l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在人群中发病率低,l但由空肠弯曲菌感染引发的GBS往往症状严重,l预后不佳。
(二)检验诊断
【一般检查】
腹泻患者的粪便为水样或血样便,l直接镜检可见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病原学检查】
1.标本的收集11腹泻患者采集粪便标本。应尽快送检,l运送时间超过2小时者,l应放人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l在冰浴条件下送检。
2.标本的直接检查 急性期患者的粪便可直接作涂片检查,l用革兰染色或0.3%碱性复红单染色,l镜检为革兰阴性、i细长、i弯曲、i呈S形或“海鸥”状、i无芽胞。作悬滴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穿梭样运动”的动力。
3.分离培养 本菌为微需氧菌,l在含有5%CO2时生长最好,l可以使用:i①混合气体法;②烛缸培养法。分离用的培养基有Campy1BAP培养基、iSklrrow培养基、i布氏琼脂培养基、i卵黄盐水培养基、i巧克力猪血水琼脂及代血铁盐培养基等。为抑制杂菌生长,l可于培养基中加人万古霉素(6mg/L)、i两性霉素(2mg/L)、i磺胺增效剂(5mg/L)、i多粘菌素B(4mg/L)。
(1)直接分离培养;使用Campy-BAP培养基、iSkirrow培养基等进行分离培养,l取数个接种环粪便划线涂于分离平皿上,l在37℃或42℃微需氧环境中培养1~3天,l如未见生长,l应继续培养1~2天,l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在42℃条件下培养,l胎儿弯曲菌应置37℃培养。
(2)增菌后分离培养:i将大约0.1g粪便标本置液体增菌培养基内,l于42℃微需氧条件下培养2~3天,l然后再用前述的一种培养基分离培养。
(3)鉴定:i根据过氧化氢酶的产生,l弯曲菌可分为两个群,l过氧化氢酶阳性的有胎儿弯曲菌、i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l过氧化氢酶阴性的有唾液弯曲菌。从分离培养基上挑取可
疑菌落,l涂片经革兰染色后证实为革兰阴性的小杆菌,l同时作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l基本符合弯曲菌属特性,l可进一步作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分型鉴定。
【血清学检查】
弯曲菌感染后可获得短暂的免疫力。补体结合试验用弯曲菌抗原测定抗体滴度≥1:i5为阳性,l在疾病发生后1~3周可以检出,l但滴度最高不会超出1:i40,l因此很难通过检测双份血清滴度增高4倍来确定诊断。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没有广泛应用。
(三)诊断建议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粪便常规检查,l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需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