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耐药性及检测:几种特殊耐药机制的测定

(一)β内酰胺酶活性的直接测定

直接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的方法有显色法、i酸测定法和碘测定法等3种,l其中常用的为显色法。采用显色头孢菌素(头孢硝噻吩)进行测定。当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时,l可水解头孢硝嚷吩,l造成电子移位而呈现红色。这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l也可用于定量测定。酸测定法和碘测定法操作较为繁琐,l也可用于定量测定。

(二)产ESBLs菌株的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菌株产生ESBLs的方法都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联合应用,l利用克拉维酸抑制ESBLs,l使产生耐药的菌株被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抑制,l从而确认所测试的菌株产生ESBLs。具体检测方法有:i

1.CLSI推荐的检测肺炎克雷伯菌、i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ESBLs的筛选和确证试验。具体方法有纸片扩散法和稀释法(包括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

2.双纸片协同法 按照纸片扩散法操作,l将测试菌涂布在MH琼脂平板上,l将含克拉维酸(CLA)的阿奠西林纸片贴在平板中央,l然后在距离其周围15~20mm(纸片边缘到边缘)处分别贴上CAZ、iCTX、iAZT纸片,l与含CLA的阿莫西林纸片,l放置35℃18小时,l两纸片间出现协同抑菌区域现象为产ESBLs菌株。在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时用CTX和AZT较CAZ易于观察结果,l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用CAZ优于CTX。最好同时使用CAZ和CTX以利于提高检出率。

3.E-test法按照标准纸片扩散法操作,l贴上CAZ/CAZ+CLA,lCTX/CTX+CLA等用于检测ESBLs的E-试验纸条,l放置35℃18小时。结果判断:i加CLA的MIC值比不加CLA的MIC值降低3倍以上,l判断为产ESBLs菌株。

4.自动化仪器法 有多种自动化仪器可以检测产生ESBLs菌株。

5.三维试验 在药敏试验平板上涂布指示菌株,l贴敏感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纸片,l在纸片旁边的平板琼脂中刻一裂缝,l在其中加入受试菌液,l如该菌产生ESBLs向四周的琼脂中扩散,l则可观察到变形的抑菌环,l判断为ESBLs阳性。

6.PCR方法11进行扩增ESBLs的特异基因片段(选用TEM、iSHV、iCTX的通用引物),l可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型。

(三)AmpC酶检测方法

1.纸片筛选法 Amp1C酶不被CLA和EDTA抑制而被氯唑西林(Cloxacillin)抑制。根据Amp1C酶可以水解头孢西丁,l而ESBL不能水解的特点,l用含头孢西丁(30μg/片)的纸片筛选Amp1C酶菌株,l若抑菌环直径<18mm就用三维方法做确证试验。试验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而对氯唑西林敏感,l判断为可疑产Amp1C酶菌株。

2.三维方法 操作过程与检测ESBLs的三维方法相同。

(1)酶粗提取物的制备:i取可疑产酶细菌加入胰化大豆肉汤中35℃培养4小时,l离心沉淀,l将沉淀物反复冻融5次,l离心取上清即为细菌产生的酶粗提取物,l-20℃保存。

(2)操作方法和结果判断:i按标准纸片扩散法操作,l将ATCC25922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MH平板上,l贴上30μg/片头孢西丁纸片,l在距离纸片边缘5mm处由里向外切开一条直的狭缝,l取25~30μl酶粗提取物加入狭缝内,l35℃培养过夜。如果抑菌环变形并且有细菌扩大生长区,l判断为三维试验结果阳性;反之无细菌生长、i抑菌环呈圆形,l判断为三维试验结果为阴性。

(3)PCR方法 测定Amp1C基因及其调控基因如Amp1D和Amp1C等,l判断有无突变导致持续产酶。

(四)MRSA的测定

MRSA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了macA基因产生PBP2a,l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所有的β内酰胺娄抗生素产生耐药。为了与β内酰胺酶引起的耐药鉴别,l采用耐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i苯唑西林进行测定。由于甲氧西林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失活,l而苯唑西林较为稳定,l因此实验测定时均采用苯唑西林。CLSI也推荐使用头孢西丁进行测试。由于MRSA存在异质性表达,l因此需要一些特别的条件。

常用琼脂筛选法,l在MH琼脂中加入4%氯化钠和6μg/ml苯唑西林。将待测菌株悬液涂布或点种在平板上。35℃培养24小时,l观察有无菌落生长。也可以用加入4%氯化钠和不同浓度的苯唑西林进行测定。

采用PCR方法直接测定macA基因是快速和准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