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

一、i疾病概述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1pneumonia)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1pneumoniae)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l常伴有咽炎、i支气管炎。可在学校、i军队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l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的10%。秋冬季节发病较多,l但季节性差异并不显著。

【病因】

肺炎支原体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微生物之一,l平均直径125~150μm,l无细胞壁,l能在含有血清蛋白和甾醇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2~3周后菌落呈煎蛋状。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l健康人吸人患者咳嗽、i打喷嚏时喷出的口、i鼻分泌物而感染,l引起散发呼吸道感染或小流行。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

【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可附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l显微镜下可见支气管、i肺间质和肺实质改变。支气管周围有浆细胞和小淋巴细胞浸润,l支气管腔内有多形核白细胞、i巨噬细胞、i纤维蛋白束。可见上皮细胞肿胀,l胞浆空泡形成,l有坏死和脱落。

【临床表现】

起病缓渐,l潜伏期10~14d,l最初症状类似于流感,l周身不适,l咽喉疼痛和干咳。咳嗽多为阵发刺激性呛咳。发热可持续2~3周,l体温恢复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体征不明显,l主诉和X线改变不相一致,l10%~20%患者可出现斑丘疹,l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少数患者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多形性红斑。儿童可并发鼓膜炎和中耳炎,l伴有血液系统(急性溶血、i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神经系统(周围性神经炎、i脑膜炎等)等并发症或雷诺现象(受冷时四肢间歇苍白或发绀并感疼痛)时,l则病程延长。

【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iX线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培养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l但分离和鉴定需7~10d,l而且检出率较低,l技术条件要求高。血清学试验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病应与病毒性肺炎、i军团菌肺炎等鉴别。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l可与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相鉴别。

二、i检验诊断

支原体肺炎的检验诊断项目主要有肺炎支原体培养、i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i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i冷凝集素检测、i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等,l实验室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般检验】

1.血常规 多数肺炎支原体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l但也有少数超过10.0×109/L,l分类常见淋巴细胞轻度增多。

2.血沉 肺炎支原体肺炎时血沉可增快。

【特殊检验】

1.支原体培养

(1)方法:i分离培养、i鉴定。

(2)标本:i痰、i咽拭子、i胸水、i脑脊液、i肺泡灌洗液等。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如能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l若从胸腔积液中也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可以预测感染已转移至胸腔。

(4)方法学评价及问题:i虽然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l但其检出率较低,l所需时间较长,l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高,l对早期诊断帮助不大,l在临床上开展肺炎支原体的培养仍有一定的难度。

2.冷凝集素检测

(1)检测方法:i凝集试验。

(2)标本:i血清。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凝集试验检测冷凝集素是一种简易的非特异性方法,l33%~76%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该试验结果阳性。效价大于1:i32以上有诊断意义,l恢复期效价4倍以上增加的意义更大。

(4)方法学评价及问题:i凝集试验检测冷凝集素为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传统实验方法,l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

3.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1)检测方法:i补体结合试验、i免疫荧光试验、iELISA等。

(2)标本:i血清。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

1)单次补体结合试验血清抗体效价≥1:i128,l提示有近期感染。恢复期比急性期效价升高4倍以上,l有诊断价值,l而持续高抗体效价仅提示既往或近期感染。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检测有可能检测到持久存在的IgM抗体,l对单份血清阳性结果的解释应慎重。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在感染1周后上升,l而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IgG的上升则更晚些。

2)血清学检测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l可以弥补支原体培养上的不足,l但还是不能满足临床上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的要求。

(4)方法学评价及问题:i补体结合试验操作繁琐,l现临床上很少应用。免疫荧光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好,l且操作也简便,l适合于临床检测。ELISA法利用抗μ-链捕获抗体特异性地结合标本中的IgM,l使非特异性反应减少,l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所提高。

4.肺炎支原体抗原的检测

(1)检测方法:iELISA法、i免疫荧光法等。

(2)标本:i痰、i咽拭子、i胸水、i肺泡灌洗液等。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诊断肺炎支原体的另外一条途径是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抗原,l可用于临床早期的快速诊断。为进一步提高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准确性,l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制备出高度特异的单克隆抗体,l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l并制成质量可靠的试剂盒,l供临床广泛使用。

(4)方法学评价及问题;ELISA法直接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抗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l与生殖支原体的反应性低,l而与其他支原体、i衣原体和细菌的抗原无交叉反应。免疫荧光法直接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非常高,l与肺炎支原体培养的结果符合率高,l且操作简便,l是适合于临床检测的方法。

5.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核酸检测

(1)检测方法:i核酸杂交技术、i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2)标本:i痰、i咽拭子、i胸水、i肺泡灌洗液等。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肺炎支原体的核酸检测可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做出早期诊断,l敏感性非常高,l但有时有假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l以证明感染是否为现有感染,l或是以前感染后病原菌在体内的持续存在,l还是再感染过程中的短暂带菌状态。

(4)方法学评价及问题:i临床试验证实核酸杂交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的rRNA与分离培养及血清学诊断比较,l其敏感性为75%~100%,l特异性为89%~98%,l阳性预测值为70%~82%,l阴性预测值为93%~98%。且现在临床上有肺炎支原体核酸杂交的商品试剂盒供应,l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对呼吸道的标本直接进行检测。PCR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比核酸杂交的敏感性更高,l且操作更为简便,l可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

【应用建议】

血常规和血沉等非特异性检测有助于鉴别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l急性期诊断可选择肺炎支原体核酸的检测、i呼吸道标本肺炎支原体抗原的检测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l恢复期可检测肺炎支原体IgG抗体。肺炎支原体培养对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诊断有决定意义,l但不利于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