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

一、i疾病概述

川崎病(Kawasaki1disease,lKD)是累及年幼健康儿童的原因尚不明的一种炎症性血管炎。认为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是其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新近研究认为与青少年心源性猝死和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KD临床表现比较复杂,l全身多系统均可受累,l病情轻重相差较大,l目前本病尚无特异疗法。

【病园和发病机制】

川崎病病因至今未明,l临床上表现为发热、i皮疹、i黏膜疹、i淋巴结肿大等,l流行病学上呈一定的流行性及地域性,l故认为其发病与感染有关。虽有作者曾提出立克次氏体、i细菌、i病毒等为可能的病原体,l但尚无相关培养及血清学依据。Lioyd1AJ等认为川崎病最可能的病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i病毒、i立克次体等,l这些感染原在自然界诸多诱因如细菌表面抗原、i房室尘埃、i重金属等物质参与下,l因某种或多种遗传学、i免疫学的因素介导而发病。Furakawa1S等认为细菌表面抗原激活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或)诱导自身免疫反应点面结合致血管损伤。显然,l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尚不能为川崎病提供病原学依据,l而对于不典型患者及有冠脉病变危险的患儿,l诊断亦常有困难,l预料应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会在不久的将来对探明川崎病病因作出贡献。

川畸病患者周围血中有一系列免疫学紊乱的表现。但关于川崎病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的研究尚无一致结论。有报道川崎病急性期多种细胞因子如r干扰素、iTNF-α、iIL-6、iIL-4、iIL-8、iIL-10等水平升高,l提示免疫活性升高。

【临床表现】

1.发热 最初高热达39℃以上,l部分病例达40℃以上,l未经治疗一般持续11天左右,l热程长的可达3~4周,l少数可以更长;正规治疗后,l一般可在1~2天内下降。

2.肢端变化 急性期手掌、i足底红斑;手脚硬性浮肿。亚急性期(2~3周后)手指和脚趾的甲周脱皮,l重者指、i趾甲亦可脱落。

3.多形性红斑 常在第一周出现,l肛周皮肤发红、i蜕皮。

4.非渗出性双侧球结膜充血 于起病3~4天出现,l热退后消散。

5.口腔及唇的变化 红斑、i唇皲裂,l杨梅舌、i口咽部黏膜弥散性充血。

6.颈部淋巴结肿大 直径>1.5cm,l通常为单侧肿大。

7.心血管系统表现 病初1~6周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i心肌炎、i心包炎、i瓣膜反流。冠状动脉的损害多发生于2~4周,l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i动脉瘤或者狭窄,l少数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他非冠状动脉的中等大小的动脉亦可出现动脉瘤。四肢远端可出现Raynaud’s现象及坏疽现象。

8.其他 可有关节炎、i关节痛;腹泻、i呕吐、i腹痛、i肝功能障碍、i胆囊积水;外周神经过敏、i无菌性脑膜炎、i感觉性听力缺失;尿道炎、i尿道口炎;在BCG接种部位出现红斑以及硬结。腹股沟部位出现脱属性皮疹。

【诊断】

1.诊断标准 通常采用第3届国际KD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98年12月修订)。①发热持续5天以上;②四肢末端变化:i在急性期有手足硬性水肿,l掌跖及指趾端有红斑,l在恢复期,l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③皮疹:i多形性红斑,l躯干部多,l不发生水疱及痴皮;④两眼非化脓性结膜炎(可呈一过性);⑤口腔黏膜:i口唇潮红,l杨梅舌、i口、i咽部黏膜弥散性充血;⑥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直径>1.5cm。

具有以上6项中5项以上者,l又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释可诊断。应强调除外其他疾病尤其是病毒性感染、i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暴发型、i猩红热)、i葡萄球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耶尔森菌感染(耶尔森菌感染约有10%病例临床表现符合KD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瘤或扩张的特征性改变亦见于耶尔森菌感染和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2.非典型KD的诊断 根据日本1999年KD全国调查结果,l典型病例及诊断标准中6项中符合5项以上者占84.3%;仅有4项符合,l但在病程中经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瘤者占3.7%;疑似病例占12.0%。

非典型KD分以下两种类型:i①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或3项,l但在病程中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证明有冠状动脉瘤者(多见于婴儿或>8岁年长儿),l属重症;②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l但可见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提示冠状动脉炎,l此型冠状动脉扩张少见)。应除外其他感染疾病(病毒性感染、i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非典型KD的诊断的参考项目:i①BCG接种处再现红斑;②血小板数显著增多;③CRP、iESR明显增加;④UCG:i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壁辉度增强;⑤出现心脏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心包摩擦音);⑥低白蛋白血症、i低钠血症。

二、i检验诊断

尽管针对川崎病的研究现已取得多方面长足进展,l但其病因、i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l亦没有非常特异而明确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但与川崎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较多,l包括自身抗体、i细胞因子、i炎症蛋白、i血常规、i尿常规、i生化常规、i以及基因等方面的检测。这些指标的检测对川崎病患儿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般捡验项目】

1.血常规 KD患儿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l核左移;多数KD患儿存在贫血.红细胞参数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i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等值均低于正常值,1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则升高,l表现出缺铁性贫血的特征。KD患儿血小板计数(PLT)升高,l血小板参数发生变化,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i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异系数(PDW)及血小板压积(PCT)都明显增加。MPV在有无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者间有明显差异,l表明MPV在KD病情演变、i冠状动脉受累判定中更有价值。MPV的升高说明在KD的急性期阶段,l骨髓中的大血小板产生并释放至外周血中增多。大血小板的代谢活跃、i粘附和聚集能力强。间接反映了在KD的血管炎性反应中,l血小板起了重要作用。在介导血管损伤方面,l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血小板炎性介质(如组织胺、i5羟色胺等)能增加血管壁通透性,l允许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内皮下组织沉积,l而致使血管并发症发生。

一般来讲,l在MPV上升后,lPLT才升高。Levin等发现在病程的第2~3周PLT才增高,l第3~5周达最高,l并且累及心脏患儿的PLT增高尤为明显。1111.

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多可作为非典型川崎病诊断的参考项目之一。川崎病患儿血中可测出免疫复合物和血小板聚合物,l正常情况下聚集或破坏的血小板由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迅速从循环中去除,l而小的免疫复合物可饱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l阻止血小板聚集物的消除,l聚集血小板中释放的产物可刺激血小板生成,l这些可能是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增高的原因,l提示血小板增高可有助于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对KD患儿应密切注意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l若MPV值升高,l更应高度重视PLT计数的动态改变,l并及早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2.血沉及血液流变学检查 血沉明显加快,l有研究结果显示,lKD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全血粘度、i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正常,l证实其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高粘滞血症。

3.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增多、i红细胞增多、i蛋白尿这几种情况之一或同时出现。

4.脑脊液检查11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的患者,l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明显增多,l亦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5.生化常规 KD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检查以ALT增高、i清蛋白降低、i球蛋白增高为显著,l尤其以α2-球蛋白增多最显著。KD患儿可出现低钠血症、i低血磷、i低血钾。血磷水平可能可作为KD早期病情监测指标之一,l而低血钾可作为KD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KD患儿可能出现血脂代谢紊乱,l血脂测定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6.β2-微球蛋白和α1-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β2-MG)可用于判断KD患者是否出现了肾脏损害。β2-MG为低分子量蛋白,l由体内有核细胞产生,l经肾小球滤出,l99.9%被肾小管重吸收。血β2-MG值变化反映了肾小球的功能,l而尿β2-MG值变化反映了近端肾小管的功能。KD引起肾脏损害时,l在尿常规及血尿素氮、i肌酐尚正常的情况下,l就可出现血、i尿陆MG的明显增高,l

α1-微球蛋白(α1-MG)可作为一种判定肾脏早期损害的指标,l应用于常规检验,l有助于KD患儿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α1-MG为低分子量蛋白,l主要在肝脏产生,l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中。正常生理情况下可由肾小球滤出,l并由肾小管重吸收至体内。KD引起肾脏损害时,l在尿常规及血尿素氯、i肌酐尚正常的情况下.亦可出现血、i尿α1-MG的增高。

7.心肌损伤标志物 KD患儿急性期血清中cTnI明显升高,l检测血清cTnI对急性期KD的心肌损害具有特异性、i敏感性。心肌发生轻微损害时,l血中cTnI在4~6小时出现升高,l18~24小时达高峰,l并可持续1周。cTnT出现早持续时间长,l但其升高与冠脉损伤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KD患儿心肌损伤时CK-MB会出现升高,l检测CK-MB有一定诊断价值。一般认为其浓度>6%,l对心肌损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8.C-反应蛋白测定 KD患儿。反应蛋白(CRP)明显增加。KD急性期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其特点之一。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能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结合,l抑制PAF刺激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膜释放花生四烯酸,l抑制中性粒细胞被PAF诱导的脱粒和产生过氧化阴离子,l抑制PAF和中性粒细胞的结合。KD患儿血小板明显增多.推测CRP增高对控制炎症、i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9.免疫球蛋白测定11在KD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IgG、iIgM、iIgE均会增高,l支持KD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征。IgG是免疫球蛋白的最主要成分,l含量多,l分布广,l在机体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资料显示,l伴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者IgG升高明显多于不伴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者,l进一步显示冠脉损害与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在KD病程中,l监测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对KD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10.凝血纤溶功能 PT和FIB在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者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l提示KD患者急性期存在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测可作为基层医院诊治KD的常规观察项目,l对积极预防并治疗本病的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KD患者t-PA与PAI-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l且PAI-1含量增加更加明显,l表明KD患者存在纤溶系统的平衡失调、i纤溶活性削弱,l反映了体内高凝和(或)血栓形成倾向。t-PA特异地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l纤溶酶可降解纤维蛋白,l抑制血栓形成。PAI-1是t-PA的主要快速抑制剂,lPAI-1通过与t-PA形成1:i1复合物而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此,lt-PA与PAI-1的动态活性平衡是机体凝血、i纤溶功能稳定的重要因素(详见第三章第四节心血管病的溶栓、i抗栓治疗)。

KD患者血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表明KD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l存在纤溶系统的失调。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最小的片段,l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l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动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就会有D-二聚体产生。D-二聚体是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由于KD患儿血小板增多,l以往以此来推断高凝状态,l但单一的血小板增多易受多种因素影响,l很难确切说明血液是否呈高凝状态。因此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预测KD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的指标之一,l其优于血小板计数。另外在合并冠状动脉KD患者可有D-二聚体水平持续性升高,l高于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详见第十章第三节下肢深静脉血栓)。

【特殊检验项目】

1.自身抗体 现在认为,l自身抗体生成增多是川崎病的特点之一,l与川崎病的血管损伤过程有关,l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d1antibody,lACA)、i抗β2-糖蛋白Ⅰ(β2-glycoprotein1Ⅰ,lβ2-GPⅠ)抗体、i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i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以及抗心肌细胞抗体(AMA)等。

(1)抗心磷脂抗体

1)检测方法:i放射免疫分析法、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i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CAIgA结合指数1.02±0.24;

ACAIgG结合指数1.02±0.40;

ACAIgM结合指数1.02±0.54。

4)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i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l是一组特性不同的非均一性抗体,l其免疫学分型有IgG、iIgM、iIgA三类,l其中IgG型抗体与血栓形成有关;而IgM型抗体则与溶血性贫血、i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有关。

ACA与多种疾病有关,l如冠心病、i风湿性心脏病、i高血压、i动脉粥样硬化、i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缺血性卒中等疾病时ACA可有不同程度升高。ACA尤其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l有认为ACA是血栓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自身抗体。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病变可引起ACA合成及释放增加,lACA产生又可加重血管损伤,l并可使前列环素合成减少和血小板聚集,l导致血栓形成,lACA是反复发生血栓栓塞的较敏感性指标之一。

研究发现,lACA与川崎病有很强的相关性,l主要是与其心血管损害关系密切,l可能是严重心血管损害,l尤其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重要危险因子。有报道测定KD患儿血清ACA时发现在具有典型临床经过的KD患儿ACA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l而且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ACA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l说明ACA抗体水平升高对KD有诊断价值,l尤其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关于ACA与KD的研究很多,l总的来说,l普遍认为ACA与KD心血管损害密切相关,l但ACA能否作为KD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情预后发展的判断指标之一,l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抗β2-糖蛋白Ⅰ抗体:i

1)检测方法:i放射免疫分析法,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i各实验室需自己建立参考范围。

4)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近年研究表明β2-糖蛋白Ⅰ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重要的自身抗原,l其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β2-GP1Ⅰ具有载脂蛋白的功能,l与负电荷磷脂有较强亲和力。目前认为心磷脂与其辅助因子β2-GPⅠ形成的复合体具有抑制内源性凝血功能的作用,l并可抑制ADP依赖性的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原的活性。因而当体内存在抗β2-GP1Ⅰ抗体和(或)ACA时,l可引起心磷脂功能障碍,l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l造成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

研究发现,l在具有典型临床经过的KD患儿抗β2-GP1Ⅰ抗体水平较正常明显升高,l而且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抗β2-GPⅠ抗体明显高于未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l说明抗β2-GPⅠ抗体和ACA一样对KD有一定诊断价值,l尤其可作为冠状动脉损伤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目前来说对于抗陆GPⅠ抗体的具体应用还有待于继续研究,l事实上可考虑抗β2-GPⅠ抗体和ACA两种抗体的联合应用。

有研究证明,l在体内或体外β2-GPⅠ均可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l血管内皮细胞就可为循环的抗β2-GPⅠ抗体提供一合适的表位,lβ2-GP1Ⅰ特异性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导致内皮细胞活化、i损伤,l诱导前炎症分子和前黏附因子的表达,l导致血管壁损伤。因此,lβ2-GPⅠ、i抗β2-GPⅠ抗体在内皮细胞免疫激活,l血管炎中起重要的作用,l尤其是抗β2-GPⅠ抗体的出现,l是血栓形成中有意义的危险因子。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i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抗原产生的一类自身抗体,l是近年来对原发性小血管炎有诊断价值的血清学诊断工具,l而被证实参与小血管炎的发病,l其机制是释放大量蛋白酶和活性氧分子造成血管壁损伤。ANCA主要有两型:i一型是胞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cANCA);另一型是核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pANCA)。ANCA大多是kG型,l四种IgG亚型都可出现,l少量为IgM型。

现已知ANCA与KD引起的血管损害相关,l研究提示MPO是引起KD的主要抗原,l因此检测pANCA有助于KD的早期诊断,l尤其是对不典型KD,l在能否及时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时,l可能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pANCA的增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l治疗后测定其水平对临床进一步观察KD的病情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因此P-ANCA的测定对早期诊断KD及病情发展提示了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cANCA也有一定的阳性率,l特别是经过丙种球蛋白治疗后阳性率提高,l但对临床诊断无显著性意义(详见第十章第二节多发性大动脉炎)。

(4)抗心肌细胞抗体:i抗心肌细胞抗体(AMA)是免疫机制紊乱产生的一种心脏自身抗体,l与心肌损伤有关。心脏组织的抗原成分复杂,l其抗体也多种多样,l主要是AMA和抗心内膜抗体。心肌损伤时释放出心肌抗原产生AMA,l抗体与心肌结合即可引起新的免疫性损伤,l甚至发生发展为免疫性心脏疾病。

KD患儿出现心脏损害时可检测出AMA。尽管AMA的检测为非特异的,l但是有研究结果显示AMA阳性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可能性大,lAMA阳性患者愈后可能差。资料表明AMA可作为KD患者心肌受累的指标,l它不是诱发川崎病患儿心肌损伤的原因,l可能是KD患儿发生免疫性心肌损伤的结果,l同时又加重心肌损伤,l因此在一定程度上AMA能反映KD患儿的预后,l故在临床考虑为KD的患者检测AMA有助于提高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性,l为及早治疗,l保护受损心肌提供可靠依据(详见第五章第一节心肌病)。

【其他项目】

1.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11KD患儿急性期主要表现为CD+14百分率及CD+14/CC+18比值显著升高,lCD+13及CD+18百分率显著下降,l提示K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由于Th细胞功能异常活化,lTs细胞功能减弱,l使K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异常活化状态,l活化的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l不但促使多克隆B细胞分泌多种免疫球蛋白,l包括自身抗体,l而且引起单核一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进一步增殖和活化,l进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分子,l导致广泛的血管炎性损伤,l造成KD的发生和发展。

2.P-选择素 P-选择素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指标,l测定其血浆含量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P-选择素活性和浓度升高,l表示血小板已被活化,l提示体内可能有血栓形成。KD患儿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l且与血小板数量有相关性(详见第七章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室诊断)。

3.细胞因子 KD急性期免疫系统的高度活化和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其特点,l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是非特异性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近年的研究发现.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异常分泌的细胞因子对KD及其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起重要作用,lKD涉及的细胞因子主要有白介素(IL)、i肿瘤坏死因子(TNF)、i干扰素(IFN)、i集落刺激因子(CSF)、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

(1)白介素:i免疫系统的高度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点,l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IL-1β在介导KD血管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l其在KD患儿急性期血清水平升高。IL-6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l它能促进B细胞分化并产生相应抗体和急性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研究显示IL-6与急性川崎病患儿淋巴细胞凋亡率降低或延迟、i内皮细胞凋亡增加相关,l因而推测IL-6和川崎病患儿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和血管炎相关。急性期KD患儿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l而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后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在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间IL-6并无显著差异。但IL-6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详见第四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实验室诊断)。IL-8在KD患儿血清中水平升高,l但其在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无明显差异,lKD患者治疗前后期水平亦无显著变化。在川崎病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l外周血异常活化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多克隆激活的B细胞释放大量的IL-10,l使得血中IL-10显著升高。检测IL-10可作为临床对KD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IL-10分泌增多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代偿性反应,l在川崎病全身免疫系统过度活化中起重要的负反馈调节作用,l对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所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是膜表面的白介素受体被蛋白水解酶裂解后进人循环系统形成的,l可与膜形式的白介素受体竞争结合IL-2,l从而影响IL-2功能的正常发挥。研究提示sIL-2R参与KD的发生、i发展,l因此临床上可检测其水平协助判断KD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转归.以及患者的免疫状况等。

(2)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检测:iKD作为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与TNF-α有一定的关系,l研究显示,lTNF-α在KD患儿血清中水平升高,l而且在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儿有明显差异。TNF-α是由活化的单核一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l其在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TNF-α能诱导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活化,l使白细胞和血小板易于粘附到血管表面,l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管内凝血。TNF-α亦能增加组织因子的表达,l抑制抗凝蛋白C辅助因子的活性,l从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前凝血活性,l诱发血栓形成。TNF-α还能通过改变内皮细胞的结构,l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引起血管壁损伤(详见第四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实验室诊断)。

IFN-γ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因子,l亦与KD有关。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存在于包括血管壁细胞在内的组织中,l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l也可由血小板释放,l当血管内皮损伤时明显升高。有报道,lIGF-I的改变在KD患者较血小板升高出现时间为早,l并且其动态变化基本与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l并认为血清IGF-I可能参与了KD的病理过程,l检测IGF-I可以反映KD血管受累的严重程度并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诊断指标。但引起IGF-I升高的确切机制与临床意义尚不清楚(详见第三章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有效的血管形成和血管通透性诱导因子,lVEGF参与KD的病理生理过程,lKD患儿急性期血清VEGF水平升高,l显著高于其症状缓解期及正常儿。在KD病程中动态观察患儿血清VEGF水平变化,l可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4)集落刺激因子:i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能诱导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达IL-1、iIL-6及TNF-α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l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向受损血管表面聚集、i粘附,l导致血管壁的免疫损伤反应和血管内凝血。研究结果提示,l在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KD患者GCSF有明显差异(详见第三章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与KD有关的细胞因子远不止上述这些,l这些数量庞大的细胞因子以相互间的级联效应以及所谓网络作用影响KD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l有待于人们的研究探索。

4.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检测 K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性血管炎,l可累及冠状动脉和其他中小血管,l对于大多数无冠脉损害的KD患儿,l仍存在广泛血管炎症。KD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血管内皮水肿、i坏死和白细胞浸润,l从而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具有高度复杂的代谢和分泌功能,l能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l调节血液的凝血和纤溶、i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及修复和生长。研究报道较多的几种与KD相关的活性物质如下:i

(1)内皮素-1:iKD患儿血清ET-1水平明显升高,l并且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在KD急性期,l可能由于内皮炎症及损伤促进了内皮细胞分泌ET-1明显增多,l在有冠状动脉扩张时更明显;表明ET-1可能参与了KD的发生、i发展,l且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对ET的检测可作为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参考指标,l且为我们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向(详见第一章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2)一氧化氮(NO):iNO除发挥舒张血管作用外,l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i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等。但在病理条件下产生大量的NO则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KD患儿急性期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其升高更加显著。KD病程中动态观察患儿血浆NO水平变化,l对疾病的诊断、i鉴别及并发症的判定有重要价值。KD中免疫活性细胞的过度激活、i细胞因子诱导产生过量NOS和NO,l通过作用于免疫系统和血管系统.可能参与了KD血管炎和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但还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详见第一章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3)6-酮前列腺素F1α:人体内主要的舒血管活性物质除NO,l还有前列环素(PGI2)。PGI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l有松弛血管、i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l其半衰期仅为10秒,l很快转化为稳定的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l测定6-K-PGF1α水平可反映PGI2的水平。KD患儿血6-K-PGF1α水平可出现一定的变化。

(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l是血浆因子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或刺激时,lvWF从内皮细胞释放到血浆中或血管内皮下,l因此可作为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重要指标。vWF同时可反映血小板激活的情况。KD患儿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l其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有效标志物参与KD的病理生理过程。KD急性期血中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IL、iIFN-γ和TNF等细胞因子增多,l这些炎症介质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l从而引起血vWF升高,l并促进血小板粘附、i聚集,l导致血栓形成。

(5)血栓调节素:i血栓调节素(TM)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糖蛋白,l内皮细胞损伤后,l释放人血增多。血浆中TM浓度的高低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完整密切相关。KD患儿急性期血浆TM水平明显升高,l进一步证实KD患儿急性期有严重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6)肾上腺髓质素:i肾上腺髓质素(AM)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具有扩张血管、i降压、i利尿及利钠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血管活性多肽物质。KD急性期血浆AM明显升高,l有冠状动脉扩张时更明显,l检测血浆AM水平对KD急性期状况的监测可能是一个有用的、i非创伤的检测指标。KD急性期血浆AM明显升高,l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受累特别是冠状动脉扩张。

(7)E-选择素;E-选择素主要集中在毛细血管及后微静脉,l由于只有活化的内皮细胞才能产生E-选择素,l因此血液中的E-选择素增加可看作内皮细胞活化的可靠证据。KD患儿急性期可有E-选择素的明显升高,lE-选择素可作为KD血管病变中内皮细胞损伤或活化的标志。

KD时血管内皮受损、i内皮功能失调导致内皮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与缩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l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研究认为内皮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与缩血管活性物质参与KD的发病机制,l在KD急性期相互作用、i相互协调,l在K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新蝶呤测定 新蝶呤(neopterin)属于嘌呤类物质,l是细胞免疫激活的标志物,l新蝶岭除了与肿瘤免疫有关外,l近年研究还发现,l新蝶呤与川崎综合征发生、i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

新蝶呤属于鸟蝶呤核苷三磷酸生物鸟苷三磷酸蝶呤代谢途径中的一种产物,l也是苯丙氢酸、i酪氢酸、i色氨酸的羟化过程中的辅酶,l主要由单核细胞、i巨噬细胞在γ-干扰素的诱导活化作用下所产生,l是表示巨噬细胞、iT淋巴细胞及细胞免疫被激活的标志,l故血液和尿液中的新蝶呤升高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免疫的标志物,l在临床上可用于评价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尿新蝶呤浓度与川崎综合征急性期各种征兆相关,l也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l在临床上测定尿新蝶呤浓度.可作为川崎综合征有无冠状动脉异常的无创性检查的预测指标之一。

另外,l冠心病、iAMI、i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i感染、i自身免疫性疾病、i器官移植等患者血中和尿中的新蝶呤均可明显升高(详见第七章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室诊断)。

6.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11目前已发现20多种MMPs,l其中MMP-9与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TIMP-1是MMP-9活性的内源性特异性抑制因子,l对无活性的MMp-9酶原及激活的MMP-9的活性起特异的调节作用。MMP-9/TIMP-1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两个生化指标在体内的动态平衡状况。

有研究结果表明:iKD患儿急性期血清MMP-9浓度有急剧的升高,l提示血清MMP-9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一个客观生化指标;KD急性期合并冠脉损伤患儿血清MMP-9浓度显著高于未合并冠脉损伤患儿.提示这一时期血清MMP-9水平可以作为预测与早期诊断合并冠脉损伤的客观生化指标之一。KD患儿急性期血清TIMP-1浓度有显著的升高,l提示KD急性期血清TIMP-1水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一个客观生化指标;无论是否合并冠脉损伤,l病程各时期患儿TIMP-1浓度基本保持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内,l反映出TIMP-1作为MMP-9的特异性内生抑制剂,l通过提高血清水平来拮抗和平衡MMP-9的作用是有限的,l同时表明TIMP-1不宜作为KD合并冠脉损伤风险估计的指标(详见第一章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7.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NF-κB)是由Rel家族蛋白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l活化后能诱导许多因子的转录,l包括细胞因子、i趋化因子、i粘附分子、iCRP、i免疫受体及其他转录因子等,l这些因子诱导产生后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各种体内、i外因素如各种微生物及病毒的代谢产物、i炎性细胞因子、iT细胞及B细胞的表面分子等均可使NF-κB活化。

NF-κB作为诱导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IL-6、iIL-1β、iTNF-α等产生的上游环节,l在介导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与建议】

迄今川崎病的病因、i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l亦没有特异而明确的实验室诊断指标,l因而研究人员从多方面对其病因、i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了研究,l试图寻找出特异的检查指标,l以对川崎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提供确切依据。上述列出了一些临床中应用的及研究报道比较多的检查指标,l另外还有很多涉及到的指标,l如NO及NO合酶、i补体、i降钙素原、i血清淀粉样蛋白、i相关病毒抗体以及基因检测等。经典的川崎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心脏超声的结果.但近年来非典型川崎病逐步上升,lESR、iCRP、i血清白蛋白、i贫血(年龄组)、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i7天后的血小板计数、i白细胞计数、i尿中的白细胞数等一般检验项目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l而细胞因子及自身抗体等检测指标由于临床尚未广泛开展,l若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条件在必要时可选择进行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总而言之,l有关川崎病的实验室检查还需要继续研究、i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