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一、i疾病概述

小动脉肾硬化症系长期高血压或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l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疾病。按疾病发展性质,l本病可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benign1arteriolar1ne1phrosclerosis)及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malignant1arteriolar1nephroselerosis)。

【病因与流行病学】

本病继发于高血压,l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l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病程较长,l一般病程10~15年,l小部分患者(1%~8%)可转为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l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病程短,l发展迅速,l表现恶性高血压,l肾功能急剧恶化,l短期内进人肾功能衰竭。

该病临床上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l是西方国家导致终束期肾衰竭的第二位疾病(约占25%),l我国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

【临床表现】

1.常有中等度以上高血压及其临床症状。

2.可伴有心、i脑、i眼底动脉硬化及其表现。

3有轻度蛋白尿,l其程度与高血压呈正相关。恶性高血压患者血尿明显(约1/5患者出现肉眼血尿),l蛋白尿较多(约1/3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

4.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后期可有夜尿,l尿比重及尿渗量降低,l以致肾功能不全表现。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肾功能进行性恶化,l常于发病数周至数月后出现少尿,l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诊断与鉴别诊断】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诊断,l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多数在50岁以上),l长期高血压病史,l伴有心、i脑动脉硬化表现及眼底改变,l结合临床上有夜尿增多,l轻度蛋白尿,l伴肾功能(特别是肾小管功能)减退等症状来确定。X线检查、i肾核素扫描、iB超检查发现肾脏缩小有助于诊断。

恶性肾小动脉性肾硬化诊断主要依据短期内出现高血压,l舒张压在11OmmHg以上,l并伴有视力模糊,l视神经乳头水肿以及快速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主要应与慢性肾炎鉴别。其中高血压病史是很重要的因素,l先有长期高血压病史,l后有蛋白尿,l甚至肾脏损害,l可诊断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相反.先有尿检异常,l浮肿,l然后出现高血压,l则慢性肾炎可能性大。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主要应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动脉梗塞鉴别。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青、i壮年,l血压升高程度相对较轻,l心脏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改变不明显。肾动脉梗塞常发生于有心脏病史者或心脏、i大血管手术后,l常有剧烈腰痛.体温升高等症状。

二、i检验诊断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的检验诊断比较相近,l且可检验项目不多。

【一般检验项目】

1.尿常规

(1)测定方法:i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镜检。

(2)标本采集和要求:i以晨尿为佳。

(3)参考值:ipH4.5~8.0;尿蛋白11阴性;亚硝酸盐阴性;白细胞0~5/HPF;红细胞0~3/HPF。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时,l呈轻度蛋白尿,l有少量红细胞及管型。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时,l出现血尿(约1/5患者出现肉跟血尿)、i蛋白尿(约1/3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i管型尿及非感染性白细胞尿。

2.24h尿蛋白定量

(1)测定方法:i双缩脲法、i染料结合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i24h尿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时升高,l但一般<1g/d。

3.肾功能检查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时,l尿素氮和肌酐进行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