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脑血吸虫病

(一)疾病概述

血吸虫病(cerebral1schistosomiasis)是指由于日本血吸虫、i曼氏血吸虫、i埃及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l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它主要寄生于门静脉系统内,l阻塞肝及肠系膜系统,l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l临床症状以肺居首位,l脑居第二位。脑血吸虫病系血吸虫卵经血液循环沉积于脑组织引起病变的一种脑寄生虫病,l基本病变为虫卵肉芽肿。脑血吸虫病患者约为血吸虫病患者总数的1.74%~4.29%.

【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吸虫卵经体循环(多经颈动脉)、i脊椎静脉系统或颅内静脉窦进入颅内,l引起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种不同的脑组织病理改变。特异性病变为虫卵沉积处,l如软脑膜、i脑皮质、i浅层脑白质的虫卵肉芽肿、i疤痕结节及假结核结节,l病灶内有浆细胞浸润,l病灶为毛细血管网包绕。非特异性病变为邻近病灶处的胶质细胞增生、i脑软化,l脑水肿范围较广泛,l严重者甚至引发脑疝形成,l还可见血管炎性反应。

门静脉系统内的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所分泌的毒素、i代谢产物及虫体、i虫卵等异种蛋白均可引起脑组织的中毒反应和变态反应,l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及各种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l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在感染血吸虫数周至数年后发生。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在感染数周后发病。主要为中毒反应与变态反应引起的脑水肿、i急性脑炎或脑脊髓炎,l突发高热、i头痛、i精神异常、i痉挛发作、i瘫痪、i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等,l还可伴有咳嗽、i咯血、i腹泻、i荨麻疹、i肝脾肿大,l脑脊液压力、i蛋白含量、i白细胞数均增高。

2.慢性型 多在感染后数年发病。主要由于血吸虫虫卵沉积于脑组织内引起症状,l临床常见的类型有以下三种:i

(1)癫痫型:i由血吸虫虫卵沉积于大脑皮质所致,l多数慢性型患者属此型。癫痫发作的类型最常见者为部分性运动性发作(局限性癫痫)及贾克逊型发作,l其次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本型部分患者可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2)脑血管病型:i可能系血吸虫虫卵栓塞脑血管所致,l表现为急性起病,l偏瘫、i失语、i意识障碍甚至昏迷,l还可伴有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l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病鉴别。

(3)颅内占位病变型:i系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及弥漫性脑水肿所致。缓慢起病,l头痛、i呕吐、i视力模糊、i视乳头水肿、i偏瘫、i失语、i共济失调,l常伴有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均增高,l脑脊液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l分类以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

【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的病史在诊断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确诊为亦吸虫病患者一旦出现脑部损害的症状与体征,l或颅内压增高时,l即应考虑本病。脑CT及MRI能显示病变部位、i数量,l但不能确诊。试验性治疗对珍断有一定帮助。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二)检验诊断

在确诊为血吸虫病患者脑脊液或脑组织活检中查到血吸虫或其虫卵,l即可确诊脑血吸虫病。在不能检到血吸虫或其虫卵时,l血清学特异抗体或抗原试验、i血和脑脊液嗜酸粒细胞检查则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一般检验项目】

1.血常规 脑血吸虫病患者白细计数常增高,l无特异性。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l比例多超过10%或更多,l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有时外周血可见微丝蚴。

2.脑脊液常规 脑血吸虫病患者,l脑脊液压力一般升高,l脑脊液细胞数增加,l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l蛋白含量增高,l糖和氯化物多正常,l有部分患者脑脊液中可找到幼虫。

3.大便常规 患者的粪便检查时,l如果发现血吸虫卵可对该病作出诊断。

【特殊检验项目】

1.大便沉淀孵化试验 沉孵法是目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l虫卵沉淀阳性率约50%,l孵化阳性率约80%,l晚期患者由于肠粘膜增厚,l虫卵进入肠腔数量减少,l检出阳性率极低。轻型患者从粪便中排出虫卵很少,l多呈间歇性出现,l阳性率也不高。

2.免疫学试验 脑型血吸虫病影像学鉴别诊断困难者,l免疫学检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皮内试验、i尾蚴膜试验、i环卵沉淀试验特异性较高。一般此类方法不作确诊依据。

(1)皮内试验:前臂皮内注射肝卵抗原戚虫抗原0.03ml。作直径约0.5cm的丘疹,l15min后风团直径达0.8cm或以上为阳性。少数患者在潜伏期及发病初期即可出现阳性,l多数患者在感染后8周出现阳性,l阳性率一般在95%以上,l偶有假阳性反应。皮肤试验对诊断有参考价值,l不能作为疗效考核标准。

(2)尾蚴膜试验:i取患者血清1滴~2滴于玻片上,l加入活的或冻干的血吸虫尾蚴5条~10条,l加生理盐水2滴~3滴,l混合后,l置37℃温箱,l3h~4h后镜检,l可见尾蚴周围有膜状物形成。阳性率达95%,l感染后7天~12天即可出现阳性反应,l少有假性反应,l有早期诊断价值。因与肺吸虫及华支睾吸虫有交叉反应,l又因尾蚴供应困难,l故不易推广。

(3)环卵沉淀试验:i取活卵悬液一滴于无菌玻片上,l加患者血清等世,l加盖玻片石腊密封,l置37℃温孵24h~48h,l于低倍镜下观察,l可见虫卵周围出现球状、i指状、i丝状、i菊花状等形态的沉淀物。观察100个成熟虫卵,l计算沉淀物大于10μm的虫卵数所占的百分数,l环沉率5%以上者为阳性。感染后7天~12天出现反应,l阳性率达95%以上,l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间接血凝试验;采用血吸虫卵抗原致敏红细胞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抗体,l明显凝集者为阳性,l特异性与敏感性高,l阳性率在90%以上,l观察结果快,l用血量少及操作简使,l本试验与肺吸虫有交义反应。

(5)ELISA:i以纯化成虫或虫卵抗原与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结合,l测定患者血清、i尿或脑脊液中的血吸虫抗体,l敏感性及特异性高,l阳性率在95%以上,l操作简便,l适用于大规模现场使用。如能测得患者脑脊液的血吸虫抗体,l则能给确诊提供有力的证据。脑脊液中血吸虫抗体有时一次难以测出阳性结果,l对高度疑似患者可进行2次~3次的检测,l以免漏诊。

(6)酶联免疫电泳试验:i过氧化物酶标记纯化虫卵抗原后,l作对流免疫电泳,l检测血清或脑脊液特异性抗体,l0.5h~1h出报告,l阳性率80%以上。

(7)循环抗原测定:i循环抗原屉存在于患者血与尿中的特异性抗原物质,l循环抗原阳性,l说明宿主体内存在有活的血吸虫感染,l具有考核药物疗效的价值。

3.肠镜检查及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疑似血吸虫的而反复大便检查虫卵阴性者适用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黄斑、i息肉、i瘢痕、i肥厚、i充血、i水肿、i溃汤等改变。自虫卵堆积处(黄斑及粘膜增厚处)取米粒大小的粘膜组织压片,l在显微镜下检查,l可查到成堆的虫卵,l阳性率在90%以上;在直肠粘膜活检中所见虫卵多旱黑色死卵与空卵壳,l活卵较少。为此,l仅凭活检出卵对近期变性虫不易区别,l又周死卵于治疗后可长期留在肠壁中,l久不消失,l故认为对疗效考核只能作参考。活检时应充分止血,l轻取组织、i切忌撕拉,l以防止出血与穿孔。

【应用建议】

1.疑脑札吸虫病时,l首选检验组合:i血常规+血常规找微丝蚴十脑脊液常规+大便常规。

2.血吸虫病进一步检验项目建议组合:i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肠镜检查及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大便沉淀孵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