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

一、i疾病概述

多发性硬化(multiple1sclerosis,l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l其病理特点为大脑与脊髓内出现播散的脱髓鞘性斑块,l临床表现为多样性神经系统功能缺失,l病程进展缓慢,l常有缓解与复发。MS的发病年龄多在20岁~40岁,l高峰年龄在30岁左右,l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目前全球共有约250万例MS患者,lMS多见于高纬度地带国家如北欧及英美等国,l近年来我国MS的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病因及发病机制】

M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l可能与遗传、i免疫功能障碍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MS患者是在遗传易感性(如特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型)的基础上,l加上环境因子(如病毒感染)的影响,l促发患者对髓鞘成分发生自身免疫应答。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lMS的一级亲属中,lMS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15倍~30倍;同卵双生子的患病一致率为25%~50%,l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的2.5%及其兄弟姐妹的1.9%。与某些HLA类型的相关性也提示遗传的易感性,l如美国的MS患者与HLA-A3、iB7、iDR2相关;印度的MS患者与HLA-B12相关;伊朗的与HLA-A3、iB7相关;日本、i意大利的MS患者与HLA-DR6、iDQ4相关;我国MS患者与HLA-DR2、iDRw8、iB16、iB54、iDR9抗原相关。多数学者认为MS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是多基因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遗传易感性在其发病中有重要作用,l但多发性硬化并不直接遗传。

2.免疫因素 M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其证据是:i在病灶区血管周围有高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CSF)中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免疫抑制药物能改善病情,l而IFN-γ可使病情恶化;髓鞘碱性蛋白(MBP)接种易感动物发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EAE),lEAE被认为是MS经典的动物模型。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MS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带地区MS发病率(1/21000)较热带地区(1/101000)高。MS发病危险性与患者15岁以前所居住的地区有联系,l在15岁后移居至他处不能改变其发病倾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纬度国家MS发病率较高,l而靠近赤道国家MS发病率低,l认为与后者接受充足阳光照射。预防了MS发生。充足的阳光有助于产生大量的维生素D3(VitD3),l而VitD3不仅是神经髓鞘的保护因子,l同时又可抑制IL-12的产生,lIL-12在Th0分化为Th1时起关键性作用。另外,l部分MS患者症状首发或复发时常有前驱病毒感染作为诱因,l提示MS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11982年首次提出麻疹病毒感染与MS有关后,l又相继在MS患者血清和CSF中发现有多种病毒抗体滴度增高,l如单纯疱疹、i水痘-带状疱疹、i腮腺炎、i流感、i副流感、i巨细胞、iEB病毒等。最近提出人类嗜淋巴细胞病毒l型(HTLV-I)病毒与MS有关。但至今一直未能在MS患者脑组织中分离到,l因而认为MS非病毒直接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可急性、i亚急性或慢性起病,l我国MS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l部分患者可有头痛、i眩晕、i恶心、i呕吐、i上呼吸道感染、i发热等前驱症状。MS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l包括了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损伤所致的表现,lMS更易累及视神经、i脑干、i小脑及脊髓,l特别是脊髓的侧柱及后柱。MS病情多为反复加重和缓解,l常出现苗发症状的完全缓解,l但随着不断的发作,l有不出现缓解或缓解不完全的趋势,l总的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在大多数病例,l临床病程持续1年~10年或数十年,l但极少数病例在发病数月内死亡,l极少数病例一次缓解而持续终生。主要临床症状如下:i

(1)运动障碍:i最常见。表现为不全或完全性截瘫或四瘫,l从下肢无力开始,l渐发展成为痉挛性截瘫,l可出现同侧上下肢中枢性瘫痪;少数可波及脊髓前角及周围神经而出现肌萎缩,l以前臂手部肌萎缩为多见。小脑病损时出现意向性震颤、i眼球震颤和分节性言语,l称为Charcot三征,l占MS的10%~50%,l发生在疾病的晚期。

(2)感觉障碍:i较轻,l主观感觉障碍常见。

(3)颅神经障碍:i影响内侧纵束时,l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l在年轻人,l核间性眼肌麻痹是诊断MS的一个重要体征。累及脑桥被盖下部时则出现一个半综合征。其他有视、i听、i前庭、i三叉、i舌咽、i迷走及面神经等颅神经损害征,l其中视神经损害为MS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l可突然失明,l或明显视力减遇及视野缺损,l经一段时期后,l又可缓解或恢复正常,l此种视力障碍的反复缓解与复发表现是MS的一个重大特征。

(4)性功能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泌尿系症状较常见,l其中包括尿失禁、i尿频或尿急,l大便失禁或便急较泌尿障碍少见,l但便秘并不少见。性欲丧失和阳痿是男性常见的问题。

(5)高级皮层功能障碍:i抑郁多见,l但仍不清楚是直接与MS的病灶相关还是对疾病的一种心因性反应。额叶病变时司出现欣快感。认知、i判断和记忆障碍也是MS的重要表现。

2.临床病程分型11MS1临床分型与治疗决策有关,l分为5型。

(1)缓解复发型(RR):i临床最常见,l约占85%,l急性发病,l历时数天到数周,l完全恢复需数周至数月,l两次复发间病情稳定,l对治疗反应最佳。

(2)继发进展型(SP):i复发-缓解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转为此型,l患病85年后约有80%患者转为此型,l出现渐进性神经症状恶化,l伴有或不伴有急性复发。

(3)原发进展型(PP):i约占10%病情呈连续渐进性恶化,l无急性发作。

(4)进展复发型(PR):i临床罕见,l在原发进展型的基础上伴有急性复发。

(5)良性型:i约占10%,l病程呈现自发缓解。

3.临床分期 MS病程进展临床分四期。

(1)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i①发作或加重前一个月内病情稳定或趋于好转;②发作或加重已超过84h,l但未超过8周;③发作或加重可理解为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或原有症状体征加重无恢复迹象。

(2)慢性进展期:i病程呈慢性进展方式至少6个月以上,l其间无稳定或好转趋势;kurtzke伤残指数逐渐上升。

(3)复发缓解期:i在人院前1年~2年内临床上至少有两次明确的复发和缓解;在病情活动期间,l无慢性进展现象。

(4)临床稳定期:i在1年~2年内病情稳定,l无发作、i缓解和进展证据;可根据功能指数和日常活动来判断。

4.诱发电位(EP)11能检出中枢神经系统隐匿性病灶,l可为MS的诊断提供亚临床病灶证据。一般以潜伏期延长为主。常用的检查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i视觉诱发电位(V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MS患者VEP的P100异常率90%,lSEP异常率60%,lBAEP异常率80%。

5.影像学表现 MRI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项目,l能在90%的MS患者中显示出白质内的多发病灶,l呈大小不一类圆形的T1低信号、iT2高信号,l常见于侧脑室前后角、i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l病灶常垂直于侧脑室壁;在脑干、i小脑和脊髓也可见斑点状病灶;病程长的患者可见脑室系统扩张、i脑沟增宽等脑白质萎缩征象。通过钆增强扫描可以了解其病变的活动程度。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目前对本病的诊断仍然是以临床为主,l并与辅助检查指标相结合的诊断方法。一般采用1583年Poser提出的诊断标准.见下表。

2.鉴别诊断

(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i见本章第三节。

(2)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数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l并具有与MS特别相似的MRI表现,l如系统性红斑狼疮、i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iSj?gren综合征、i白塞病及类肉瘤病等。这些疾病的非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常将他们与MS区分开来。如诊断困难时,l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DNA抗体检测,l或适当部位的活检如类肉瘤病,l可以帮助诊断。

(3)颈椎病:i可导致脊髓压迫症,l表现为痉挛性截瘫伴后素损伤,l很像脊髓型MS,l脊髓MRI和脑脊液改变可以帮助鉴别。

(4)Arnold-Chiari畸形:i由于部分小脑和下位脑干嵌入颈椎管,l导致锥体系和小脑功能缺损,l应枕骨大孔区MRI检查加以排除。

(5)热带痉挛性截瘫(TPS):i又称HTLV-I相关性脊髓病(HAM),l是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HTLV-I)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在35岁~45岁发病,l女性稍多。痉挛性截瘫是其突出的临床特点,l颇似脊髓型MS,l可以CSF淋巴细胞增高、iOCB阳性,l以及VEP、iBAEP和SEP异常。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检出血清和CSF中HTLV-I抗体。

(6)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i可见多灶性病损,lMRI显示的脑室旁病灶与MS斑块非常相似,l对类同醇激素反应良好,l但此病无缓解.CSF中无OCB。

二、i检验诊断

至今为止尚未找到诊断MS的特异性检验项目。IgG指数、iIgG合成率及OCB是仅有的被列人MS诊断标准的检验项目。T细胞亚群、i细胞因子、i黏附分子、i髓鞘蛋白及抗体、iS100蛋白和尿酸等检验项目有助于判断MS疾病的活动性、i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的效果。

【一般检验项目】

1.脑脊液常规

(1)外观:i清亮或微显混浊。

(2)细胞计数:iMS患者脑脊液中细胞学的改变是轻度的,l在复发期常见轻度增高,l为(10~20)×106/L,l但在临床缓解期也可增高,l因为部分临床缓解期患者MRI显示中枢内存在活动性病灶。细胞数一般不超过50×106/L,l如果超过此值需考虑其他诊断。

(3)细胞分类:i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l两者约为7:i3,l可含极少嗜中性粒细胞。偶尔可见软脑膜和蛛网膜细胞、i室管膜细胞、i脉络膜细胞。

(4)脑脊液生化检查:iMS患者脑脊液葡萄糖和氯化物含量一般正常,l借此可以与化脓性神经系统疾病相区别。脑脊液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l脑脊液总蛋白中度增加,l多在0.3g/L~0.4g/L之间,l一般不超过19/L。脑脊液蛋白以清蛋白为主,l少数为球蛋白。在MS疾病状态,l鞘内局部合成免疫球蛋白或脑特异蛋白.可能是引起脑脊液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之一。

2.T细胞亚群

(1)检测方法:i流式细胞仪法。

(2)标本:i血液、i脑脊液。

(3)参考范围:i血液CD4+T细胞阳性率(45.7±5.3)%;CD8+T细胞阳性率(27.9±5.0)%;CD4+/CD8+比值为1.66±0.33。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S崽者发作期血液和脑脊液中CD8+细胞减少,l但脑脊液中的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自身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多正常,lCD4+/CD8+比例升高,l而恢复期多正常。由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中也存在类似的变化,l所以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MS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l可作为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参考依据。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常用于淋巴细胞分群(如T细胞、iB细胞和NK细胞,lCD4+细胞和CD8细胞)和活化的淋巴细胞测定;而细胞免疫分型的常用方法多采用流式细胞仪,l流式细胞仪具有性能稳定、i操作方便、i结果可靠等特点。特别是现在检测T亚群的商品试剂盒的供应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i可靠。

3.IFN-γmRNA检测 干扰素(interferon,lIFN)分两型,lⅠ型干扰素包括IFN-α和IFN-β,lIFN-α主要由白细胞产生,lIFN-β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Ⅱ型干扰素,l又称IFN-γ或免疫干扰素是由有丝分裂原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是一种高效的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质,l又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的淋巴因子。

(1)检测方法:iRT-PCR、i荧光定量RT-PCR。

(2)标本:i血液、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S患者血液和脑脊液中IFN-γmRNA表达增加,l脑脊液中增加尤为明显。IFN-γ可导致MS的病情加重,l在MS加重前的血液及脑脊液中的单个核细胞用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分泌IFN-γ明显增加。在进展型MS患者中的血液和脑脊液中也能见到IFN-γ增加。有研究证实IFN-β能够对抗IFN-γ的作用,l能够降低MS的复发率、i减轻MS病情的严重程度,l减少脑内病灶的出现率。IFN-γ是促炎症性细胞因子,l在多种炎性疾病中都可能升高,l对MS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l可作病情及预后的参考依据。

(d)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以mRNA为模板,l加入逆转录酶进行逆转泶反应,l可以合成一条与mRNA互补的DNA,l即cDNA,l然后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l最终可以检测到极微量的mRNA。荧光定量RT-PCR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定量PCR检测方法,l用产生荧光信号的指示剂显示扩增产物的量。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染料嵌入双链DNA,l或双重标记的序列特异性荧光探针或能量信号转移探针等方法获得,l大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i特异性和精确性。动态实时连续荧光监测免除了标本租产物的污染,l且无复杂的产物后续处理过程,l高效、i快速。由于方法学上的诸多优点,l本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i点突变检测、i抗病毒药物筛选及其他临床研究和病理研究等方面.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1necrosis1factors,lTNF)αmRN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可分为两类,lTNF-α主要由成纤维细胞、i单核-巨噬细胞、iT和B淋巴细胞产生;TNF-β是由活化的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毒素。

(1)检测方法:iRT-PCR、i荧光定量RT-PCR。

(2)标本:i血液、i脑脊液。

(3)临床渗断价值和评价:iTNF-α可上调粘附分子ICAM-1、iVCAM-1和MHC-Ⅱ分子在星形细胞的表达和直接破坏少突胶质细胞,l促进细胞因子IL-1和IL-6的产生,l与IFN-γ等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促进MHC-Ⅱ分子和粘附分子等在免疫细胞的表达。MS患者血液、i脑脊液、i脑内星形胶质细胞、i小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中TNF-αmRNA表达升高,l脑脊液中增加尤为明显,l尤其是急性病灶和慢性活动性病灶更为明显。TNF-α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情的恶化及严重程度有关,l町根据’FNF-αmRNA的表达水平判断疾病病程的变化。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见IFN-γmRNA检测。

5.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检测 TGF-β是一个多功能多肽,l有广泛的细胞调节功能,l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i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l对与之相关的免疫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1)检测方法:iRT-PCR、i荧光定量RT-PCR。

(2)标本:i血液、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S急性期血液和脑脊液的TGF-β1mRNA表达降低,l而缓解期外周血中TGF-β1mRNA的表达升高。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与MS症状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主要是由于TGp口能够抑制MS特异性自身抗原诱导的IFN-γ、iTNF-α和IL-4的分泌,l抑制星形细胞递呈自身抗原,l拮抗IFN-γ和TNF-α诱发的MHC-Ⅱ分子表达。可根据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判断MS疾病的转归。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见IFN-γ1mRNA检测。

6.白细胞介素10mRNA(interleukins,lIL-10mRNA)检测IL-10主要由Th2细胞产生,l又称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因子,l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l编码18kD的单体糖蛋白。与其他细胞因子不同的是,lIL-10除了能一定程度地促进CTL诱导、i增强B细胞增殖分化外,l其主要生物学活性是起免疫抑制作用,l它能抑制Th2细胞的增殖及IL-2、iIL-3、iIFN-γ、iGM-CSF等细胞因子的合成。

(1)检测方法:iRT-PCR、i荧光定量RT-PCR。

(2)标本:i血液、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S患者活动期外周血经MBP刺激,l其IL-10mRNA表达升高,l脑脊液中也有高表达。而缓解期IL-10mRNA的表达高于活动期,lMS复发前IL-10mRNA表达降低。IL-10mRNA的表达水平与MS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见IFN-γ1mRNA检测。

7.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检测IL-2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l能引起多种活化的带IL-2受体的淋巴细胞发生增殖,l如活化的T细胞、iB细胞、iNK细胞及无标记的淋巴细胞、i体外长期培养的IL-2依赖细胞(CTLL、iCTLL-2、iCTB6、iF12)等。

(1)检测方法:iELSIA法。

(2)标本:i血液、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S患者外周血中IL-2增高,l其可溶性白介素受体2(sIL-2R)增高更为明显。sIL-2R改变的特点为急性期增高,l缓解期回落。在脑脊液中也会出现相似的变化。IL-2和IL-2R活动期增高程度大于稳定期,l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EIJSA的原理是基于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的基础上,l即结合在同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保持其免疫学活性,l抗原或抗体的酶结合物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l又保留酶的活性。ELISA法的检测敏感度高、i操作简便,l是临床免疫检测的常用方法。

8.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1adhesion1molecule-1,l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l(vascular1cell1adhesion1molecule-1.VCAM-1)

(1)检测方法:iELISA法。

(2)标本:i血液、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急性期MS患者血液中可溶性ICAM-1明显升高,l而脑脊液中ICAM-1升高更为明显。与其他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相比较,lMS活动期脑脊液中可溶性VCAM-1明显升高,l血液中可溶性VCAM-1也明显升高。MS病情加重时,l脑脊液中可溶性VCAM-1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l但血液中可溶性VCAM的升高则不明显。慢性进展型MS和缓解复发型MS腑脊液中的可溶性VCAM-1的含量变化均较为明显。脑脊液中可溶性VCAM-1的含量对判断MS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见IL-2和IL-2R检测。

9.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1lg)

(1)检测方法:i速率散射比浊法、i散射比浊法、i放射免疫分析、i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2)标本:i脑脊液、i血清。

(3)参考范围:i正常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极少,l以IgG为主,l无IgM。

(4)临床渗断价值和评价:iMS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多以IgG为主,l且是以IgG1比值升高,lIgG2比值降低为特点。MS的另一特征是脑脊液内IgG水平增加而血液的IgG水平正常。约有50%~88%的MS患者IgG浓度升高,l15%~26%的MS患者IgA浓度升高,l9%的MS患者IgM浓度升高。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

1)速率散射比浊法是一种抗原抗体结合动态测定法。所谓速率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过程中,l在单位时间内两者结合的速度。速率法是测定最大反应速率,l即在抗原抗体反应达最高峰时,l通常为数十秒钟,l测定其复合物形成的量。本法可自动化,l但反应时间仍长,l敏感性在微克水平。

2)散射免疫比浊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免疫比浊法,l具有速度快、i敏感性高(达ng/L水平)、i精确度高、i稳定性好的优点。已成为目前测定特定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方法。

3)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lRIA)是以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物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由于此项技术将核素分析的高灵敏度和精确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l因此具有灵敏度高、i特异性强、i重复性好、i样品及试剂用量少、i试验方法易规范化等诸多优点。但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危害、i环境污染、i污物处理等问题,l要经过政府机构的准许方可开展,l对于操作人员,l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方可上岗操作。

4)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是免疫学反应和发光技术相结合,l通过发光检测提高特异性抗原抗体的灵敏度,l可以自动化检测微量的抗原或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验医学中,l成为免疫自动化分析的先驱。具有灵敏度高,l可达pg/ml水平;线性范围宽;反应时间短;试剂稳定好、i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化学发光免疫已逐渐成为临床免疫检测的主要方法,l临床上已应用于各种激素、i肿瘤标志物、i药物及其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测定。

10.1λ和κ轻链

(1)检测方法:i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iELISA法。

(2)标本: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S患者κ/λ比值异常,l53%的MS患者脑脊液IgG1κ/λ比值升高,l而其血清中比值正常。MS活动期,lIgGκ和λ的绝对浓度升高,l而有些MS患者脑脊液中只出现κ链而无λ链。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见免疫球蛋白测定。

【特殊检验项目】

1.IgG指数和IgG合成率

(1)检测方法:i单相免疫扩散、i火箭电泳、i免疫比浊、i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相同方法、i同时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IgG和清蛋白,l应用以下公式分别计算。IgG指数计算方式:iDelpech指数=(IgGcsf/IgGs)/(ALBcsf/ALBs);IgG合成率计数公式:iIgG合成率={(IgGcsf-IgGs/369)一[(ALBcsf-ALBs/230)(IgGs/ALBs×0.43)]}×5

(注:iIgGcsf为脑脊液IgG;IgGs为血清IgG;ALBcsf脑脊泼清蛋白;ALBs为血清清蛋白。)

(2)标本:i血清、i脑脊液。

(3)参考范围:iIgG指数为0.7;IgG合成率为3.3mg/24h~9.9mg/24h。

(4)临床渗断价值和评价:i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情况,l但单纯测定脑脊液的免疫球蛋白含世不能反映其来源,l而通过计算IgG指数厦24hIgG合成率摒除血清IgG增高和血脑屏障破坏等影响因素,l反映了内源性IgG的合成。IgG指数和24h1IgG合成率意义相似,l60%~90%MS患者IgG指数、iIgG合成率增高。阴性结果不能排除MS诊断,l阳性结果可以支持MS诊断。药物刘MS鞘内合成有影响,l如糖皮质激素、i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均会使IgG指数下降。其他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也可以发现IgG鞘内合成,l如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i无菌性脑膜炎、i神经系统HIV感染、i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2.寡克隆区带(olioclonal1band,lOCB)

(1)检测方法:i琼脂胶电泳、i琼脂糖电泳、i醋酸纤维素膜电泳、i聚丙酰胺电泳、i琼脂糖加等电聚焦方法。

(2)标本:i脑脊液、i血清。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

1)OCB主要由IgG构成,l表现为两个或多个不连续的电泳条带,l反映出脑脊液中有多种电泳特异性有差异的蛋白。一般认为OCB来源于多个B细胞克隆。国外文献报道OCB在MS患者中的阳性率多在90%以上,l而在国内阳性率降低,l华山医院应用琼脂糖加等电聚焦方法OCB阳性率仅达39.6%。MS患者多在疾病早期可检测到OCB,l但可持续整个病程。在缓解期长期存在,l激素和其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对OCB没有影响,l不能消除也不能改变OCB的电泳模式。OCB阳性的急性单侧视神经炎患者比OCB阴性的患者更有可能发展为MS。少数临床确诊的MS即使用敏感的方法也查不到OCB,l临床观察表明此类患者预后较好,l病程上也更具备良性过程。OCB阳性并非MS特有.用于诊断MS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合理解释脑脊液检测结果。

2)判断OCB应注意两点:i①应同时检测脑脊液和血清的OCB,l当血清和脑脊液同日司出现类似的区带,l并不提示鞘内合成,l只有当脑脊液单独出现OCB,l才支持MS的诊断;②OCB不是MS的特异性指标,l约1/3的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l如结核性脑膜炎、i风疹脑炎、iHIV感染等也可出现OCB阳性。

IgG指数和IgG合成率可以定量地反映鞘内IgG的合成,l同时测定脑脊液和血清的OCB可以定性地反映鞘内合成的IgG。鞘内IgG量或(和)质的异常均支持MS的诊断,l但是两者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l当脑脊液总蛋白量正常,l而出现异常的OGB时对诊断MS更有意义。建议同时检测IgG指数、iIgG合成率及OCB。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琼脂胶电泳可影响电泳结果,l在临床上很少使用,l被琼脂糖电泳取代。琼脂糖电泳时,l由于脑脊液中富含的低分子量蛋白可迁移到γ球蛋白区域,l掩盖住OCB,l致使电泳结果的判断较为困难。应用醋酸纤维素膜电泳可获得40%~70%的阳性率,l但阳性率还是偏低,l在临床上未获得广泛应用。聚丙烯酰胺电泳使阳性率达90%左右,l但制胶复杂且聚丙烯酰胺具有毒性,l也不能用于IgA和IgM的OCB测定,l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琼脂糖加等电聚焦电泳测定OCB,l该方法不需要浓缩脑脊液,l所需样品量少,l再结合恰当的蛋白识别技术,l如免疫标记、i生物素亲和素放大、i过氧化物酶染色等,l可获得很高的敏感性。方法简便易行,l并能对IgA和IgM的OCB进行检测。

3.髓鞘碱性蛋白(myelin1basic1protein,lMBP)

(1)检测方法:i放射免疫测定、iELISA。

(2)标本:i血清、i脑脊液。

(3)参考范围:i<4μg/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BP是神经组织独有的蛋白质,l占髓鞘蛋白总量的30%,l在神经冲动的快速传导、i对神经起一种绝缘作用,l保护神经轴突起重要作用。其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脑实质性损伤的范围及其严重程度。MS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进展期由于髓鞘损害,lMBP的含量增高,l并且以急性期增高最为明显,l缓解期患者的MBP含量很低,l进展期介于两者之间。MS病情缓解2周后大多数MS患者的MBP可恢复到正常水平,lMBP是反映MS活动性的一个很好指标。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ELISA由于操作简便、i快速、i无放射性污染、i不需特殊仪器等优点,l在临床的应用更为广泛,l但敏感性相比放射免疫更低,l且用于定量试验时不如放射免疫效果佳。放射免疫法比ELISA法和检测敏感度高,l但具有放射性污染,l且需特殊仪器。

4.S-100b蛋白

(1)检测方法:i放射免疫测定、iELISA法。

(2)标本:i血清、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S-100b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及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的酸性钙结合蛋白,l主要由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为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的标志之一,l而星形胶质细胞在MS的病理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学者报道急性活动期MS脑脊液S-100b仅5~7%异常,l而笔者的研究发现MS患者脑脊液及血清S-100b的异常率分别为96.6%及20%。急性期MS患者S-100b水平高于稳定期;脑脊液S-100b在急性活动期持续性增高,l而血清S-100b仅急性活动早期一过性增高,lS-100b可作为判断MS疾病活动性的生化标志物之一。脑脊液S-100b水平与MS的扩展残障状态评分(expanded1disability1status1scale,lEDSS)无相关性。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见MBP检测。

5.尿酸(uric1acid,lUA)

(1)检测方法:i磷钨酸法、i尿酸酶法、i色谱分析法。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男性149μmol/L~416μmol/L;女性89μmol/L~357μmol/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UA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最终产物,l为一种较强的内源性过氧化物清除剂,l可以对抗MS病理机制中的过氧化物损害。研究发现MS患者血清的U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和其他神经疾病组,l经治疗后UA的水平回升。UA的水平与MRI上可增强的新病灶呈负相关。UA的水平与MS的疾病活动性、i病程及EDSS评分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尿酸酶法。磷钨酸法需用血清或血浆制备滤液进行测定,l方法繁琐,l现在临床已较少应用。

6.1MBP及MOG抗体

(1)检测方法:i放射免疫测定、iELISA法。

(2)标本:i血清、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

1)MBP及MOG为中枢髓鞘极为重要的成分,l可以诱导EAE动物模型,l被认为是MS免疫攻击的靶抗原。国内外有关MBP抗体的检测结果差异很大,l有报道在MS急性期MBP抗体阳性率为77%,l另有报道MBP抗体与MS的临床病程类型和病程有关,l在首次发作阳性率为28%,l随着病情的发展阳性率高达60%。

2)MS脑脊液MOG抗体阳性率为11.4%~33%,l高于非炎性神经疾病组和正常对照,l与其他炎性神经疾病(OIN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脑脊液MOG抗体水平在急性活动期MS有增高的趋势,l但与MS的病情严重程度、i病程和临床病程类型无关。关于血清MOG抗体.各家报道的结果差异较大,l阳性卑为2%~80%。Egg等对MS患者虹清中不同类别及亚类的MOG抗体进行研究,l结果发现以IgM抗体为主.而IgA抗体与进展性的病程有关,l同时发现MS患者IgG3抗体的阳性率在复发期高于缓解期,l经免疫球蛋白和干扰素治疗后,lIgG3抗体的水平明显下降。Reindle等对10例血清MOG抗体阳性的MS患者进行动态观察,l于1年~4年后进行复查,l结果所有病例仍为阳性.提示MS患者血清中的MOG抗体持续性地存在。

3)Berger等研究发现血清MOG及MBP抗体阳性的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更早、i更多地发展为临床确诊的MS,l认为在发生首次脱髓鞘事件后,l血清髓鞘抗体可作为一个预测病情转归的指标。

7.Ⅰ型神经节营脂(GM-1)抗体

(1)检测方法:i放射免疫测定、iELISA法。

(2)标本:i血清、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部分MS活动期血清和脑脊液中都会出现GM-1抗体增高,l说明髓鞘脂质成分也可能是免疫攻击靶成分,lGM-l抗体可能会增加MBP抗体的致病性。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lGM-1抗体滴度会明显下降,l可能与治疗或病情缓解有关。但GM-1抗体更多见于其他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和远端型下运

动神经元综合症GM-1阳性率超过50%,lAIDP和肌萎缩侧素硬化也可出现GM-1抗体。

8.抗脑抗体

(1)检测方法:i间接免疫荧光法、i放射免疫测定、iELISA。

(2)标本:i血清、i脑脊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80%的MS患者脑脊液中有抗脑抗体,l感染、i脑外伤、i脑卒中和脑肿瘤也可出现抗脑抗体,l主要是由于血脑屏障破坏,l脑组织直接暴露于体液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抗脑抗体是针对脑组织的自身抗体,l使用的抗原多为脑组织匀浆粗提抗原。因此,l抗脑抗体不是MS的特异性抗体,l但可以提示血脑屏障的损害。

9.抗麻疹病毒

(1)标本:i血清、i脑脊液。

(2)检测方法:i间接免疫荧光法、i放射免疫测定、iELISA法。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升高,l明显高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l各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在17%~80%之间,l但抗麻疹病毒抗体对MS的诊断并非特异性。

【应用建议】

1.疑MS时,l实验室首选检验组合项目:i脑脊液常规+IgG指数+IgG合成率+OCB。

2.MS进一步检验:i根据各实验室的条件选取以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