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

一、i疾病概述

一氧化碳(carbon1monoxide,lCO)中毒,l俗称煤气中毒,l是一定时间内吸人超过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所致的急性缺氧性疾病,l以脑缺氧症状最为突出。在我国,l急性CO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急性中毒之首。

【病因】

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l均可产生一氧化碳气体,l如炼钢、i炼焦、i内燃机排出的废气等。生产过程中,l如防护不周或通风不良,l可发生急性CO中毒。家庭用煤炉产生的CO及煤气泄漏,l则是生活性中毒最常见的原因。

【发病机制】

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l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HbCO不仅不能携带氧,l而且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解离,l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l导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也可直接引起细胞缺氧。一氧化碳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

合,l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l氧化碳中毒后首先受累及。尤其是大脑皮层和苍白球等最为严重。在病理上表现为脑血管先痉挛后扩张,l通透性增加,l出现脑水肿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软化坏死。由于缺氧和脑水肿后的脑血循环障碍,l可促使血栓形成、i缺血性软化或广泛的脱髓鞘改变,l致使一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经假愈期,l随后又出现多种精神神经症状的迟发性脑病。

【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时,l血液HbCO含量为10%~20%,l头痛、i头晕、i耳鸣、i恶心、i呕吐、i心悸、i四肢无力,l视力模糊。中度中毒:i血液HbCO含量为30%~40%,l除上述症状加重外,l出现程度较浅的昏迷。患者面色潮红、i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l呼吸及心率加快,l多汗、i烦躁,l此时若抢救及时,l可使患者苏醒。重度中毒:i血液HbCO含量在50%以上.除上述症状外,l常并发肺水肿、i脑水肿、i呼吸困难、i心律失常,l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如呼吸中枢麻痹,l可在短时间内死亡。约3%~10%严重中毒患者抢救苏醒后经约2天~60天的假愈期,l出现迟发性脑病的症状,l表现为痴呆水僵、i震颤麻痹、i偏瘫、i癫痫、i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出现头晕、i头痛、i失眠、i乏力、i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CO接触史和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l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询问病史有困难时,l应与脑血管意外、i脑膜脑炎、i糖尿病酮症酸中毒、i急性安眠药中毒等相鉴别。血中HbC0测定有确定诊断价值,l需注意正常人血液中HbCO含量可达5%~10%。

二、i检验诊断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根据CO接触史及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诊断,l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并对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检验项目】

1.血常规 一氧化碳中毒时会引起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l同时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重度中毒时白细胞高于18×109/L,l预后严重。

2.动脉血气分析

(1)检测方法:i参见本章第七节。

(2)标本:i肝素抗凝的动脉血。

(3)参考范围:i参见本章第七节。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气分析检查可见血氧分压降低,l血氧饱和度可正常,l血pH降低或正常,l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常有代偿性下降。

3.血清电解质浓度

(1)检测方法:i用于钾钠测定的方法有:i原子吸收光谱法、i火焰发射光谱法、i离子选择电极法、i酶法及化学比色法等。测定氯沿用的方法有:i硝酸汞滴定法、i汞/硫氰酸铁比色法、i库仑滴定法、i离子选择电极法、i酶法、i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i钾3.5mmol/L~5.5mmol/L钠136mmol/L~145mmol/L氯96mmol/L~106mmol/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一氧化碳中毒时血钾可降低。

4.尿常规

(1)检测方法:i尿常规测定现一般采用尿液自动化分析仪测定,l干化学试带法。

(2)标本:i尿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暂时性糖尿,l约1/5的患者可出现尿糖,l而且还有40%的患者出现尿蛋白阳性。

5.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1)检测方法:i在生化分析仪上,lCK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l肌酸显色终点法。目前认可的测定CK-MB的首选方法是单克隆抗体测定CK-MB的质量(mass),l还有免疫抑制法、i化学发光免疫测定、i斑点免疫金渗滤法等。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iCK连续监测法  男性80U/L~200U/L,l

女性60U/L~140U/L;

CK肌酐显色终点法  男性(63.6±24.4)U/L,l

女性(45.3±15.8)U/L;

CK-MB免疫抑制法  正常上限为15U/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一氧化碳中毒后4h~8h升高,l24h~36h达高峰。合并横纹肌肌溶症时,l血中CK活性明显增高。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免疫抑制法降低了检测限,l提高了临床敏感性。新一代方法是用单克隆抗体测定CK-MB的质量(mass),l这是目前认可的测定CK-MB的首选方法,l该方法简单,l特异性高,l是目前重点发展的方法。CK连续监测法大大提高了CK测定的准确性、i重复性,l并且可以在很短时间(约5分钟)测定完毕,l特别适合于急诊患者。

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检测方法:i紫外连续监测法和赖氏比色法。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iAST<40U/L(37℃)。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血清AST活性于早期开始增高,l24h升至最高值,l如超过正常值3倍时,l常提示病情严重或有合并症存在。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连续监测法有单试剂法和双试剂法,l在单试剂法中必须要有足量的LDH(如IFCC规定11200U/L),l才能保证α-酮酸引起的副反应在规定的延迟期进行完毕。而双试剂法因孵育时间长,l能有效地消除于扰反应,l可适当地降低试剂中LDH用量.并由于其测定结果准确,l为目前首选的测定方法。赖氏比色法由于易受干扰,l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差,l线性范围窄,l所以只在少数基层医院使用。红细胞含的AST约为血清10倍,l轻度溶血会使测定结果升高。

7.血液HbCO测定

(1)检测方法:i可用简易测定法:i①加碱法:i取患者血液1滴~2滴,l用蒸馏水3ml~4ml稀释后,l加10%氢氧化钠溶液1滴~2滴,l混匀。血液中HbCO增多时,l加碱后血液仍保持淡红色不变,l正常咀液则呈绿色。本试验在HbCO浓度高达50%才呈阳性反应;②分光镜检测法:i取血数滴,l加入蒸馏水10ml,l用分光镜检查可见特殊的吸收带。

(2)标本:i全血。

(3)参考值:i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正常人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可达5%~10%,l其中有少量来自内源性一氧化碳,l约为0.4%~0.7%。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10%。但血中测定必须及时,l脱离一氧化碳接触5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即可降至正常,l与临床表现可不一致,l故无助于诊断。当碳氧血红蛋白超过30%时,l面、i唇可呈樱桃红色,l但这一体征仅见于20%的患者。及时检测碳氧血红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l可借此判断中毒的程度。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一氧化碳中毒,l危及生命,l此时应进行一氧化碳定性实验,l该方法快速简单。结果为阳性:i表示患者已吸人较多的一氧化碳(煤气).应立即进行抢救。结果为阴性:i如确有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出现,l但一氧化碳定性为阴性,l可能患者中毒症状较轻,l或已吸入了较多的新鲜空气,l症状已经缓解,l或已经开始进行了吸氧治疗。做此项化验一般应同时进行正常人对照实验。

【应用建议】

1.一氧化碳中毒首选检验项目:i动脉血气分析、i血清电解质浓度、iHbCO测定,l用以评估判断中毒的程度。

2.其他常规检验项目可以辅助判断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各器官损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