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i造血微环境等异常,l导致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l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i再生障碍危象、i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l本章介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即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i疾病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1anemia,lAA),l简称再障,l是一组因化学、i物理、i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其特征是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l造血红髓被脂肪替代,l导致全血细胞减少,l进行性贫血、i出血和感染,l而肝、i脾、i淋巴结不肿大。

【病因和发病机制】

按其发病原因,l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l通常所说的再障是指获得性。获得性再障又分为原发性(指原因未明的)和继发性两类,l约各占一半。继发性再障的病因主要有:i①药物和化学因素:i如氯霉素、i消炎镇痛药,l抗肿瘤药物、i苯、i杀虫剂等;②感染因素:i如肝炎病毒、iEB病毒、iHIV病毒、i微小病毒等;③电离辐射:i如x线、i放射性核素等;④内分泌因素:i如脑垂体功能减退症及其他因素如妊娠并发再障。再障的发病机制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l目前公认的有①造血干细胞异常;②造血微环境缺陷;③免疫机制异常。

【临床表现】

再障以青壮年居多,l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i出血及感染。①贫血:i表现为面色苍白、i头晕、i乏力、i呼吸困难等;②出血:i以皮肤、i黏膜为主,l皮肤瘀点、i瘀斑、i鼻出血、i牙龈出血、i月经增多等,l严重的出血,l如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③感染:i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i蜂窝组织炎、i肛周感染等,l开始时主要是细菌感染;④肝、i脾、i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临床上根据其病程及表现将再障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两型:i①急性再障:i起病急,l进展迅速,l病程短。贫血呈进行性,l常伴有严重出血,l并常有内脏出血;半数以上病例起病时即有感染,l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此型又称重型再障(SAA)Ⅰ型;◎慢性再障:i起病缓慢,l病程进展慢,l病程较长,l以贫血为主,l出血和感染较轻,l此型又称轻型再障。如病情恶化,l转为重型AA,l称为重型再障-Ⅱ型。

【诊断和鉴别诊断】

再障的诊断标准见下表。诊断为再障后,l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i血象及骨髓象综合分析,l再分为急性和慢性再障。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均需和再障鉴别。血涂片检查、i网织红细胞计数、i骨髓穿刺是必须做的基本检查。

再障应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i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进行鉴别。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i出血及感染均较轻,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不增高,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常大于正常,l骨髓中红系增生较明显;细胞内、i外铁常减少;溶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可确诊;②低增生性MDS:i骨髓中有病态造血,l外周血象也出现异形红细胞病、i嗜碱性点彩、i伴假性Pelger-Huet异常的中性粒细胞等病态造血的表现,l应考虑MDS。

二、i检验诊断

再障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i骨髓常规检查、i细胞化学染色、i骨髓活检、i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等,l其中血常规检查(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i骨髓常规检查、i骨髓活检是诊断AA最重要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血常规检查】

常表现为三系减少,l但在疾病的早期表现为一系或二系下降,l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索性(即MCV、iMCH、iMCHC均正常),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常正常。网织红细胞比例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下降。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eulocyte1production1index,lRPI)代表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正常RPI=1,l溶贫时RPI>3),l再障时RPI明显下降。再障的血象特点详见下表,l急性和慢性再障血象特点鉴别见下表。

【骨髓常规检查】

再障骨髓象的主要特点见下表。

由于患者骨髓中的造血组织减少并被脂肪组织替代,l所以抽取骨髓液时通常比较稀薄、i骨髓涂片油滴常明显增加,l这是再障患者的特点之一。所以,l如果血常规检查表现为三系减少而骨髓涂片上油滴多的患者,l临床医生要首先考虑到再障的可能性。但是油滴增加不是再障所特有的,l它也可见于老年人、i造血功能低下、i多次化疗后等患者。急性和慢性再障的骨髓象特点见下表,l空网状骨髓小粒虽然是再障的主要特点之一,l但并不见于所有再障患者;而空网状骨髓小粒也不一定就是再障,l如见于造血功能低下、i老年人、i白血病多次化疗之后等。骨髓检查诊断再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典型的患者通过骨髓检蠢可明确诊断(但不能区分急性和慢性再障),l对于不典型患者可协助诊断。如果怀疑再障但骨髓象不典型患者或取材不佳的情况下,l应更换骨髓穿刺位点进行复查。

由于骨髓穿刺时,l常存在着骨髓稀释也可导致有核细胞减少(包括巨核细胞),l导致假性造血衰竭,l所以要注意两者的区分。有时再障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骨髓有相似之处,l而且两者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称为再障PNH综合征),l所以要注意鉴别。苯相关性再障等患者,l可表现骨髓有核细胞增生,l并出现少许红系形态异常,l如巨幼样变、i畸形核等,l所以要注意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

【细胞化学染色】

一般不需要做该项检查,l如果为了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可做铁染色和过碘酸_雪夫(PAS)反应,l后者有时可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加、i幼红细胞PAS呈阳性,l而再障则无。为了与PNH鉴别可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l再障的NAP积分增加,lPNH的NAP积分下降。

【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对再障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l尤其对于骨髓增生活跃、i取材不佳、i不典型的AA的诊断,l通过骨髓活检还可与部分稀释标本进行鉴别,l因此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将骨髓活检作为再障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再障骨髓活检的特点为:i骨髓组织呈黄白色,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l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容积比下降。造血细胞(特别是巨核细胞)减少,l有的可检出孤立性幼红细胞灶(簇),l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l并可见间质水肿、i出血甚至液性脂肪坏死,l见彩图5-2。

【其他检查】

详见下表。此外,l还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i促血小板生成素(TPO)、i粒细胞集落生成因子(G-CSF)水平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索2(IL-2)、i干扰素(IFN-γ)、i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增高;血清铁常升高,l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l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等,l但这些检查对再障的诊断意义不大,l可作为选择性检查。

从实验室角度来说,l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不困难,l典型的患者通过血常规检查(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i骨髓常规检查,l即可明确诊断。如果不能确诊则一定要结合骨髓活检检查来明确诊断。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简单流程见图5-3。但要与取材不佳所致的造血细胞减少等加以鉴别。对于同时有溶血性贫血的患者,l要排除是否存在AA-PNH综合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