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一、i疾病概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1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l属于克隆性干细胞性疾病。其特征是巨核细胞呈持续性增殖,l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明显增加。除了血小板计数通常会超过600×109/L以外,l该疾病典型的特征还有显著的骨髓巨核细胞增生、i脾大,l以及出血或/和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过去一直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l发病年龄集中在50~70岁的老年人群。随着广泛普及使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l并对血小板计数也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以后,l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性患者被发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已经不再是一个罕见疾病,l年轻个体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加,l偶尔儿童也有发病报道。在全身性症状方面,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骨髓增殖性疾病,l高代谢相关性症状,l如发热、i体重减轻及夜间盗汗等极为罕见。体格检查多数患者也都只限于有轻度的脾大(约40%左右的患者有脾大)。出血和血栓是最主要的表现,l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ET的主要临床表现见下表。极少数患者的疾病终末期可以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l也可以演进为骨髓纤维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ET缺乏确诊的实验室检测指标,l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排它性诊断,l出于这种原因目前已建立了一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l详见下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扩充了该诊断标准,l并补充了骨髓中成熟的、i体积增大的巨核细胞数量增加,l作为骨髓特征性的发现。过去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血小板计数最小值限于600×109/L,l目前对此已有异议。血小板增多相关性并发症可以发生在血小板轻度增多,l甚至血小板计数在正常高限范围的个体中。这些早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疾病自然史与那些已经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l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

本病的诊断必须要排除继发性(即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其他类型骨髓增殖性疾病。对于血小板增多而言,l大部分患者出现血小板增多是继发性所致,l其原因很多,l下表列举了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病因。继发性和克隆性血小板增多的鉴别见下表,l即使血小板数极度增高(>11000×109/L)并不能排除是反应性可能性。所以,l掌握这样一条原则很重要:i即在没有完全排除可能原因引起的反应性(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之前,l不要轻易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二、i检验诊断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i骨髓常规检查、i细胞化学染色、i骨髓活检等,l这些检查对诊断ET均无特异性性,l其中血常规检查是诊断ET最基础的、i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

【血常规检查】

ET血常规检查的主要特点是血小板数持续明显增加,l>600×109/L,l详见下表。MPV增大,1血小板比积也明显增加。在脾切除后或脾萎缩的患者血涂片中豪周小体、i靶形红细胞较易见。少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血小板也可>600×109/L。有的患者由于出血较明显而缺铁,1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MCV、iMCH、iMCHC均下降)。

【骨髓常规检查】

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粒系、i红系及巨系均增生,l以巨系增生为明显;巨核细胞可有形态异常如胞体体积巨大、i颗粒减少、i核分叶过度等;血小板极易见,l呈大堆、i大片分布,l可见巨大血小板;粒、i红系形态无明显异常。由于ET患者骨髓象无特异性表现,l故通过骨髓检奄不能明确诊断,l但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可做出符合性诊断意见。临床上该类患者做骨髓检查的主要目是与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i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鉴别。

【细胞化学染色】

①NAP染色:i其阳性率及积分一般增加或正常,l有的患者减少。因此,l如果患者的NAP积分增加可辅助ET的诊断,l因此可将它作为怀疑ET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②铁染色:i正常,l所以一般不做。但对于个别出血较明显而怀疑伴有缺铁的患者可选择该检查,l其细胞外铁阴性,l细胞内铁阳性率明显下降甚至为0%。

【骨髓活检】

显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l多数粒系、i红系及巨系均增生,1巨核细胞多形性较明显,l巨核细胞常定位于静脉窦窦壁四周,l其他血细胞陷人巨核细胞胞质的“伸入运动”较易见。骨髓切片中无纤维组织增生或呈局限性增生(一般<1/3活检切片区),l少数患者在疾病末期转变为骨髓纤维化型。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少数ET患者有染色体异常,l如del(13q)、idel(21q)等,l也有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病例报道。费城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呈阴性,l这明显不同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l所以它是鉴别两者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止凝血检查】

有多项检查异常(下表),l但缺乏特异性,l其中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检查有助于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

【其他检查】

血小板寿命正常或略缩短,l骨髓祖细胞培养有自发的巨核细胞或红细胞克隆形成,l这有助于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此外,lET患者血清尿酸、i乳酸脱氢酶及溶菌酶可增高,l部分病例因大量钾离子自破坏的血小板中释放至血中而引起假性高钾血症,l但这些检查无助于本病的诊断。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l无法根据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l而是要密切的结合临床并要综合多种试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l尤其是血常规检查、i骨髓常规检查、i骨髓活检、i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等,l还要其他疾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