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良妊娠或新生儿围产期感染相关的性传播病原体包括:i病毒、i梅毒螺旋体、i支原体、i衣原体和淋球菌等,l榆验诊断的方法多种,l要结合初诊、i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l抗原、iDNA分子检出以及相应特异性抗体的测定及其效价综合分析才能予以确诊,l并需结合临床病史、i配偶、i性伴侣综合分析。STD与不良妊娠检验诊断流程见图14-2。
【妊娠梅毒检验】
详见本书第2章“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妊娠梅毒在诊断时必须详细询问其本人及其配偶有无梅毒病史,l本人有无流产及早产史。目前常用于妊娠梅毒的诊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血清学诊断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i梅毒孕妇必须进行梅毒血清斌验,l推荐方法如下;①妊娠前期及中期(或晚期)各1次(勿在分娩前后数日作.此时易发生假阳性反应);②如丈夫患梅毒而本人无梅毒症状,l血清反应为阴性,l但所生子女10岁前发生晚期梅毒症状者,l患儿母亲按潜伏梅毒处理;③少数孕妇亦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多为弱阳性)。如孕妇及其配偶均无梅毒病史及梅毒症状,l亦无既往可疑史,l两次血清检查,1一次为可疑,l复诊时为弱阳性,l应继续进行观察,l暂不给抗梅治疗,l可每2~3周作血清反应一次,l同时作血清定量试验,l观察滴度有无上升情况。对本人应进行详细体检,l并于分娩时检查脐带及胎盘有无异常。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i有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MHA-TP)等.此类试验作为妊娠梅毒患者的确证试验,l检测的是患者体内抗梅毒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的有无及滴度的高低等,l而予以确诊,l但不用于观察疗效、i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2.显微镜检查
(1)皮肤黏膜损害、i鼻分泌物:i如血清学试验有可疑,l可刮取早期皮肤黏膜损害、i鼻分泌物经Giemsa染色暗视野直接检查梅毒螺旋体。
(2)脐带静脉壁组织或胎盘组织的母体面(胎儿面重量常增加,l胎盘母面肿胀,l色淡白,l绒毛由于其中血管梗塞、i数量大为减少,l问质细胞密度增加),l进行暗视野镜检可检出梅毒螺旋体.
(3)脑脊液检查
1)检查指征:i早期梅毒治疗12个月后,l病期不明的梅毒患者或潜伏期梅毒以及神经梅毒患儿治疗以后。
2)检查内容:i细胞计数:i正常<3×106,l若白细胞>10×106/L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现象,l进行蛋白定量测定,l正常为0.104g/L,l神经梅毒升高或高达1.0~2.0/L,lα-巨球蛋白、iIgM亦升高,l进一步采用VDRL试验复查,l少数患者阴性。
3.注意事项凡妊娠梅毒除对孕妇进行全面检查外,l还应对其配偶进行详细检查亦可协助诊断。此外在诊断妊娠梅毒时要注意鉴别非梅毒患者(风疹、i麻疹、i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活动性非结核、i丝虫病以及钩端螺旋体等疾病患者),l甚至健康人梅毒血清学反应亦可阳性,l称假阳性,l但滴度低,l并再次复查为阴性,l而且确证试验为阴性。
【病毒检验】
病毒的分离培养是诊断病毒宫内感染的金标准。除此之外,l亦可采用血清学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试验协助诊断。
1.CMV临床确诊巨细胞包涵体病(CID)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确诊的证据,l仅有实验室检测证据而无临床症状者称巨细胞病毒感染,l不能诊断CID。以下2点提示有CID的可能性:i新生儿有黄疸、i肝脾肿大、i皮肤黏膜出血点;周围血象异常,l淋巴细胞增多,l但嗜异性凝集反应阴性。实验室诊断如下。
(1)组织病理检查:i活检或尸检姬姆萨染色镜检见巨核细胞其中并有包涵体,l型似猫头鹰眼样,l可确诊,l但阴性不能排除CID。有报道,l在典型CID患儿尿中找到受染细胞的阳性率仅50%。
(2)新鲜尿沉渣涂片染色,l显微镜下可见特征性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l似猫头鹰眼样。
(3)病毒分离:i从尿、i唾液、i脑脊液、i乳汁和活检组织中分离CMV可确诊。取新生儿尿、i唾液或各器官活体组织等标本,l以及孕妇宫颈分泌物、i乳汁、i配偶精液等,l接种到人胚肺纤维母细胞上,l显微镜下观察可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CPE),lCPE为细胞肿大、i变圆、i折光性强,l开始2~3个肿大的细胞聚集一起的小病灶,l逐渐扩展成大病灶;新生儿出生2周内病毒分离阴性,l3~4周后分离阳性为围产期感染;其中,l新生儿尿中排出CMV的量大,l易于收集,l而且排毒时间长(可达数月至数年不等),l但1次分离阴性不能排除CID,l多次分离可提高阳性率。采集洁净尿,l6小时内接种是提高阳性率的关键。
(4)新生儿血清特异性的IgG和IgM抗体的测定:i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F1A)、i免疫酶染色法(EIA)、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测定;若胎儿的脐带血或新生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升高,l而非IgG,l提示若胎儿或新生儿已感染CMV,l若分娩6个月以后IgG检出阳性提示产后感染;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表示近期感染有诊断意义。
(5)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i用标记的核酸分子通过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标本中微量的病毒DNA,l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很高。基因探针和反转录PCR(RT-PCR)用于检测CMVmRNA,lCMVmRNA阳性可确证CMV感染。检出CMV-DNA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
2.HSV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l一般诊断不困难,l但是在皮肤科易混淆的疾病有变态反应、i药物反应以及其他感染。因妊娠HSV不但关系到患者本人,l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胎儿,l为确定是否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l必需有一种确切的诊断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HSV的分离培养:iHSV容易培养,l采集水疱液、i唾液、i脑脊液、i角膜刮取物、i阴道拭子标本,l接种人胚肾、i人羊膜,l或兔肾等易感细胞,l可获较高的分离率,l经1~2日的培养,l细胞出现肿大、i变圆、i形成融合细胞等病变,l然后用HSV-Ⅰ和HSV-Ⅱ的单克隆抗体作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2)细胞学方法:i疱疹液涂片细胞学检查,l见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l可做出诊断。
(3)快速诊断:i快速诊断对是否及时对治疗有帮助,l特别对疱疹性角膜炎、i脑膜炎患者的诊断尤为重要,l刮取疱疹病损的基底材料,l或脑组织活检材料做涂片,l用荧光素标记或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染色,l检查细胞内特异的HSV抗原。
(4)DNA和抗原检测:iPCR方法可检测HSV在感染和排毒期;RT-PCR方法检测病毒复制;HSV单克隆抗体检测HSV抗原进行诊断。
(5)血清学诊断:iELISA和RIA检测血清特异性的IgG和IgM抗体。
(6)核酸杂交和PCR:i详见本书第六章“HSV检验诊断”。
3.HIV和HBV的检测详见本书HIV和HBV检验诊断。
【支原体检验】
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如胎膜早破、i早产和低体重等)孕妇和新生儿支原体肺炎及其它各种组织器管的感染等,l其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仍是分离培养,l可取孕妇的官颈分泌物和新生儿的脐带血以及病理性的胎盘组织进行分离、i培养,l并鉴别是Uu或Mh,l在此基础上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l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分离与鉴定见本书支原体章节。
【沙眼衣原体检验】
对于孕妇沙眼衣原体的检验诊断方法详见第八章“沙眼衣原体的检验诊断”,l包括分离培养(其敏感性约80%~90%,l特异性100%。只是由于操作较繁,l现已有很少应用)、i酶免疫检测(HSA)、i直接荧光抗体检测(DF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酶探针检测法。而对于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的检验诊断方法基本同孕妇,l其中细胞学检查常用于诊断新生儿眼结膜感染,l采集新生儿眼分泌物标本涂片直接碘染色,lGiemsa染色,l可见到CT包涵体。或免疫荧光法。采集新生儿眼分泌物标本后立即涂片,l冷丙酮固定,l用CT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l直接荧光抗体检测,l利用荧光抗体检测CT抗原是目前特异性、i敏感性较高且简便的一种方法,l可用于检测CT感染引起孕妇或新生儿的各种标本的观察。但有不够客观的缺点。
【淋球菌检验】
对淋病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密切观察,l及时取新生儿的眼或女婴阴道分泌物涂片、i革兰染色、i镜检,l分离、i培养和药物敏试验。
【检验诊断综合评价】
不良妊娠或新生儿围产期感染相关性传播病原体的检验诊断错综复杂.首先要结合妊娠者性病病史,l配偶病史以及他们自身病原学、i血清学试验结果,l其次是新生儿的脐带、i羊水或脑脊液中相应抗体以及病原体、i抗原或特异DNA的检出,l作出综合分析。
【注意事项】
以上的试验其中初诊患者一次性取材,l可获成功,l但对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例不易产生阳性结果,l常需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综合分析,l并提倡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