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膜癌

一、i疾病概述

子宫内膜癌(careinoina1of1endometrium)又称子宫体癌,l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l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l高发年龄为58~61岁。

【病园与发病机】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l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与无排卵性功血、i多囊卵巢综合征、i功能性卵巢肿瘤、i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而无孕酮拮抗有关。

2.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分为单纯型、i复杂型与不典型增生过长。单纯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1%;复杂型增生过长约为3%;而不典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30%。

3.体质因素子宫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i高血压、i糖尿病、i未婚、i少产的妇女。

4.遗传因素约20%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旅史,l内膜癌患者近亲有家族肿瘤史者比宫颈瘟患者高2倍。

【临床表现】

1.症状阴道流血,l主要表现绝经后阴道流血,l尚未绝经者则经量增多、i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部分患者表现为排液增多,l可为浆液性、i浆液血性或脓血性排液,l并有恶臭;晚期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l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l且常伴全身症状,l如贫血、i消瘦、i恶病质、i发热及全身衰竭等。

2.体征早期时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l子宫正常大小,l双侧附件无肿块。当病情逐渐发展,l可表现为子宫增大,l质软,l晚期偶见癌组织白宫颈外口脱出,l质脆,l触之易出血,l若合并官腔积脓,l子宫明显增大,l极软;癌灶向周围浸润,l触诊子宫固定,l在宫旁或盆腔内扪及不规则结节状块物。

【诊断与鉴别诊断】

除根据病史、i症状和体征外,l最后确诊须根据分段刮宫、i病理检查结果。

1.病史注意本病的高危因素如老年、i肥胖、i绝经延迟、i不孕或不育等病史,l并需询问家族肿瘤史。

2.临床表现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l或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l均应先除外子宫内膜癌,l再按良性病变处理。

3.分段刮宫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i较可靠的方法。

4.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可结合细胞学、iB型超声、i官腔镜、iMRI、iCT、i淋巴造影等检查以辅助诊断。

5.需与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绝经过渡期功血)、i老年性阴道炎、i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i原发性输卵管癌、i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i宫颈管癌、i子宫肉瘤等鉴别。

二、i检验诊断

子宫内膜的组织学诊断是子宫内膜癌最直接的证据,l检验诊断项目在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一般检验项目】

1.血常规

(1)检查方法、i标本要求及参考范围参见本章第一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血常规检查不是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检测指标,l晚期患者可有贫血表现,l血红蛋白、i红细胞数量均降低;接受放、i化疗治疗的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数量下降,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下降。

2.雌二醇(estradiol,lE2)E2是雌激素中活性最强、i最主要的激素,l在肝脏灭活后成为雌酮和雌三醇。

(1)测定方法、i标本、i参考范围、i方法学评价等参见本篇第一章第六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

1)测定体内雌二醇水平可用于评估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

2)长期、i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相关性,l体内高雌激素水平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3.葡萄糖(GLU)测定

(1)检测方法:i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己糖激酶法(HK法)。

(2)标本:i血清或血浆。

(3)参考范围(空腹血糖):i3.89~6.11mmol/L。

(4)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子宫内膜癌易发生在糖尿病妇女中,l糖尿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血葡萄糖测定可用于筛查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肿瘤标志物殛其联合检测】

1.糖蛋白抗原125(CAl25)测定

(1)检测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参见本章第一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

1)目前认为CA125是子宫内膜癌较为有用的肿瘤标志物。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分期、i病理类型及病灶转移相关。有资料显示若血清CA125<32U/ml,l约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临床早期,l可以考虑尽量手术治疗;若血清CA125>100U/ml,l约有90%的患者有宫外转移。

2)CA125主要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l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i输卵管及腹膜都有微量CA125生成。

2.其他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11其他肿瘤标志物如糖链抗原19-9(CA19-9)、i癌胚抗原(CEA)、i铁蛋白(SF)等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i疗效观察、i预后判断中有一定作用,l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限。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特殊检验项目】

脱落细胞学检查:i

1.检测方法、i方法学评价等参见本章第一节。

2.标本从阴道后穹隆或宫颈管吸取分泌物或用特制宫腔吸管或宫腔刷放人宫腔吸取分泌物。

3.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

(1)子宫内膜癌患者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约60%~70%,l此法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不如宫颈癌,l阴性结果不能除外子宫内膜癌。

(2)可作为普查的手段,l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l最后诊断仍需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3)宫腔分泌物涂片阳性率高于阴道后穹隆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

【应用建议】

存子宫内膜癌的检验诊断上,l脱落细胞检查有一定价值,l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有限,l其最后确诊需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血常规检查在判断患者有无贫血及在监测治疗上有一定价值。另外,l检验诊断在筛查一些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如高雌激素水平、i糖尿病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