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i疾病概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1ovarian1syndrome,lPCOS)是以持续无排卵和雄激素过多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l是引起生育期妇女月经失调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PCOS发病因素多元化,l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启动有赖于下丘脑GnRH脉冲的正常和性激素的反馈作用。其功能失调导致垂体分泌过量的LH及卵巢内的酶功能失调,l形成雄激素过多、i持续无排卵的恶性循环。

2.肾上腺功能过盛肾上腺功能初现标志着生长发育的开始,lPCOS可能源自性成熟早期,l肾上腺功能初现时过盛。

3.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肥胖的PCOS患者近半数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l过量的胰岛素作用于卵巢内相应受体,l加之局部雄激素的过量分泌,l影响卵泡成熟。另外,l高胰岛素血症可抑制肝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l使体内游离雄激素增加。

4.遗传因素PCOS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

该病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l常见临床表现有:i

1.月经失调大多数呈现继发性闭经,l原发性闭经者仅占少数。

2.不孕系卵泡发育障碍导致无排卵所致。

3.多毛、i痤疮11由高雄激素引起,l多毛以性毛为主,l如阴毛浓密,l且分布异常,l延及肛周、i腹股沟或见腹中线多毛。尚有上唇细须或乳晕周围长毛等。痤疮及油脂性皮肤也较常见。

4.肥胖约半数患者肥胖,l多始于青春期前后,l呈渐进|生。

5.黑棘皮症11由雄激素过多引起,l常在阴唇、i颈背部、i腋下、i孚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l呈对称性,l皮肤增厚,l质地柔软。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l诊断并不困难。

1.目前PCOS的诊断标准

(1)主要诊断标准为:i①持续无排卵;②高雄激素;③高雄激素血症的l临床特征;④排除其他病因,l

(2)次要诊断标准为:i①胰岛素抵抗;②LH/FSH比率≥2~3;③与高雄激素相关的间隙性无排卵;④多毛症。

2.辅助检查基础体温测定、iB型超声检查、i激素测定、i诊断性刮宫、i腹腔镜等检查对PCOS有辅助诊断价值。

3.鉴别诊断PCOS应注意与引起闭经、i多毛和卵巢增大的其他疾病如肾上腺疾病、i卵泡膜细胞增殖症、i卵巢男性化肿瘤、i高催乳素血症、i遗传性多毛症等相鉴别。

二、i检验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内分泌最常见的疾病,l因其涉及下丘脑、i垂体、i卵巢、i肾上腺、i糖、i脂代谢、i胰腺及遗传等诸多因素,l致使诊断和治疗复杂化,l数十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l一直是热门课题。而检验诊断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一般检验项目】

1.血脂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测定

(1)测定方法:i聚乙烯硫酸盐沉淀法和直接测定法。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i≤3.12mmol/L(120mg/dl).

(4)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着胰岛素抵抗,l而胰岛素抵抗所相伴的高胰岛索血症及内脏性肥胖常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产生过多。

2.催乳素(prolacdn,lPRL)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及方法学评价参见本章第一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l血清PRL值一般都轻度或中高度升高,l更高PRL水平的病例应与高催乳素血症或分泌PRL的垂体肿瘤鉴别。

3.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1hormone,lLH)、i卵泡刺激素(follicle1stimulating1hormone,lFSH)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及方法学评价参见本章第一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LH水平升高,lFSH降低。LH达到高于或接近正常卵泡中期的水平,lFSH则维持在相当于或等于卵泡早期的水平,l以致LH/FSH的比值≥2~3。

4.雌二醇(estradiol,lE2)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及方法学评价参见本章第一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雌二醇是评价卵巢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PCOS患者雌二醇缺乏周期性改变,l动态监测雌二醇水平有助于PCOS的诊断。

5.睾酮(T)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参见本章第二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在PCOS中,l卵巢和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l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l因此血中睾酮升高,l但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

(3)方法学评价及问题:i血睾酮含量的变化正常呈快速脉冲式波动,l并且夜间轻度增高。清晨约7点钟为高峰期,l13小时后水平最低。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病人由于存在着代谢产物的交叉反应可使数值增高。

6.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lDHT)可以由睾丸直接产生,l亦可以由来梢组织将雄激素和睾丸及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雌激素作为前身物质,l转变而来,l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l也可转变成DHT,lDHT的生物活性为睾丸酮的2~3倍。在女性它不受卵巢周期的影响。

(1)测定方法:i放射免疫分析法。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女性):0.3~1.4nmol/L。

(4)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持续高水平的LH的分泌,l刺激卵巢分泌过多的雄激素。雄激素增多致使血DHT升高。

7.脱氢表雄酮(dehydroeplandrosterone,lDHEA)DHEA为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l有一部分是睾酮的产物,l绝大部分是由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合成,l在雄激素中DHEA的活性最弱。它是尿中17-酮类固醇的代谢物,l反映肾上腺素来源的雄激素的水平。

(1)测定方法:i放射免疫分析法。

(2)标本:i血清。

(3)参考范围:i6.9~18.0nmol/L(2.0~5.2ng/ml)。

(4)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多毛,l使雄激素生成过多,l致使血DHEA升高。

8.雄烯二酮(androstendione,lA2)A2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l约30%来自睾丸,l在17-酮还原酶作用下生成睾酮,l经尿排出。

(1)测定方法:i放射免疫分析法。

(2)参考范围(女性):i2.1~10.5nmol/L(60~300mg/dl)。

(3)临床渗断意义及评价:iA2测定更能直接反映卵巢源的雄激素水平,l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雄激素增多可致A2升高。

9.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雄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和卵巢共同产生,l地塞米松可以反馈性抑制垂体分泌ACTH,l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和雄激素减少,l进行此试验可以判断雄激素升高的来源。

(1)检测方法:i试验前采血测定睾酮、i雄烯二酮、i17-羟类同醇和皮质醇基础值,l当晚服地塞米松2mg,l第二天采血重复测定上述激素水平。

(2)结果判断:i试验后若上述激素水平部分减少,l则雄激素来源于卵巢,l相反则来源于肾上腺。

1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常导致生殖系统功能异常,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是检查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的一种方法。

(1)试验要求:i将ACTH125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l6~8小时结束时抽血测定血皮质醇;同时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与尿l7-酮皮质类固醇(17-KS)。

(2)检测方法:i皮质醇测定常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荧光酶免疫分析法;尿中17-OHCS和17-KS测定一般采用化学比色法。

(3)结果判断:i

1)正常反应血皮质醇为166~221nmol/L,l尿中17OHCS较对照日增加1~3倍,l尿中17-KS增多,l血中嗜酸性细胞明显下降。

2)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l屎中17-KS基础对照值极高,lACTH兴奋试验后明显升高,l而尿中17-OHCS不增高或略增高,l但低于正常人。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lACTH兴奋实验后血皮质醇和尿中皮质类固醇无明显增高,l部分患者尿皮质类固醇浓度反而下降。

4)女性单纯性多毛症的17-KS基值高于正常,lACTH兴奋反应略高于正常而尿l7-OHCS反应正常。

(4)临床意义:i多囊卵巢患者17-KS及17-OHCS均为正常反应,l若升高提示肾上腺功能亢进。

11.胰岛素(insulin,lIns)测定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及方法学评价参见本章第二节。

(2)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i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尤其是肥胖者,l血胰岛素可升高。

12.1C肽(connective1peptide,lC-P)试验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及方法学评价参见本章第二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与胰岛素试验相比,lC肽灵敏度高于胰岛素试验。

13.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可分为口服和静咏给予葡萄糖两种试验方式。

(1)检测原理:iOGTT是一种糖负荷试验。正常机体在一次性大剂量摄人葡萄糖后,l体内激素、i肝脏等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调节作用,l使血糖只在一定程度内暂时性升高。若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l血糖和尿糖超过正常水平,l则为糖耐量下降。对于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l症状又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l口服睹耐量试验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2)检测方法:i

1)试验前3天,l需正常饮食,l每天碳水化合物不得低于250g,l同时停服能影响试验的药物。受试前一天晚餐后禁食。

2)清晨空腹取静脉血后,l将75g葡萄糖(小儿每公斤体重1.75g)溶于300ml温开水中,l5分钟内服完。服糖后0.5小时、i1小时、i2小时及3小时各抽血一次。测定5次血糖浓度。

3)试验期间,l每小时收集尿标本1次,l做尿糖定性试验。

4)将各次血糖和尿糖结果,l以数据或曲线报告。

(3)参考范围:i空腹血糖<6.11mmol/L,l0.5到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l峰值<10mmol/L,l2小时血糖(2hPG)<7.78mmol/L,l每次尿糖试验均为阴性。服糖2hPG≥7.78mmol/L,l为糖耐量受损;2hPG≥11.1mmol/L为糖尿病诊断标准;高峰血糖≥11.1mmol/L并出现糖尿病症状,l也是糖尿病诊断标准。

(4)临床诊断意义和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不高于正常人群,l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人群,l因此糖耐量试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有一定意义。

【特殊检验项目】

1.瘦素(leptin)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及方法学评价参见本章第二节。

(2)临床诊断意义和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l而瘦索与PCOS患者体重指数、i胰岛素、i睾酮呈正相关,l因此PCOS患者血中瘦素常升高。

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1growth1fctor,lIGFⅠ)IGF-Ⅰ主要来源于肝脏的生物合成,l肾脏、i睾丸也能检测IGF-Ⅰ的存在。

(1)测定方法:i放射免疫分析法。

(2)标本:i血清,lEDTA抗凝血浆。

(3)参考范围:i56~295ng/ml。

(4)临床诊断意义和评价:iIGF-Ⅰ能协同LH作用于卵膜细胞促使雄烯二酮和睾酮合成;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有高雄激素,l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GF-Ⅰ常升高。

3.性激素结合蛋白(sex1hormone1binding1globulin,lSHBG)

(1)测定方法、i标本要求、i参考范围及方法学评价参见本章第二节。

(2)临床诊断意义及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中伴有高雄激素血症,l因此游离睾酮增加,l雄激素活性增强,l相对SHBG下降;当伴有各种男性化症状时SHBG水平可下降50%。

4.抑制索(inhihin,lINH)INH在女性主要由卵巢颗粒细胞、i泡膜细胞和黄体细胞分泌,l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反馈性抑制垂体FSH的分泌。

(1)测定方法: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标本:i血清。

(3)诊断意义及评价:i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早期卵泡期INH比正常妇女升高。

(4)方法学评价和问题:i该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l结果可目测.灵敏度为20~50mU/ml,l目前免疫酶法进一步发展为更简便、i适于病人自检的一步法,l即免疫酶渗透试验。

【应用建议】

1.促性腺激素测定是PCOS主要指标,l当LH偏高而FSH水平相当于早期卵泡期水平,l形成LH/FSH≥2~3时,l有诊断价值,l但LH升高不明显不能否定诊断。

2.雄激素测定包括睾酮、i双氢睾酮、i脱氢表雄酮、i雄烯二酮。在PCOS中,l卵巢和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则减少,l致使未结合的游离雄激素增多。因此雄激素水平的测定是PCOS诊断的指标之一。

3.其他诸多相关实验如胰岛素、iC-肽和糖耐量试验、i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iACTH兴奋试验、i催乳素、i瘦素、iIGF-Ⅰ、i性激素结合蛋白、i抑制素等在PCO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也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