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EB病毒(Epstein-Barr1virus,lEBV)是两位英国病毒学家Ep-stein和Barr发现的,l并用他们的名字为其命名,l现在已有多种疾病被证实与EB病毒感染有关。

【EB病毒特征】

EBV是线性双链DNA病毒,l基因组长约172Kb,l编码大约100个基因,l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灵长类动物的B淋巴细胞。

【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我国3~5岁儿童的EBV-IgG抗体阳性率达90%~100%。儿童EBV的感染临床表现较为多样,l并且与多种疾病相关。婴儿期原发性EBV感染大多无症状,l但在儿童期、i青春期和青年期,l约50%的原发感染均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l同时有其他的临床表现或隐性感染,l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EB病毒相关性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i恶性肿瘤的发生也与EBV感染有一定相关性。EB病毒感染症状多变,l因此实验室诊断尤为重要。

【EB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 由于EB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口腔传播为主,l所以咽漱液中病毒的分离率最高,l尤其是与EB病毒相关疾病(例如IM)患儿的咽漱液中,l排毒率可达80%以上,l甚至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的数年内还可以间歇性地排毒。采用咽漱液直接接种人脐带血淋巴细胞,l根据转化淋巴细胞的效率来决定病毒的量。由于该方法耗时并且需要特殊的组织培养条件,l故不适合作为常规临床检测使用。

2.检测病毒蛋白质及核酸 EBV相关蛋白可通过免疫荧光、i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记杂交方法检测。

利用核酸杂交和PCR或RT-PCR方法,l可以在病变组织内检测病毒基因组核酸和病毒基因组转录产物。PCR方法敏感性高、i特异性强的特点使其在EB病毒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越来越重要。病毒基因组转录产物的检测,l在检测条件和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l故临床常规检测中不宜采用。

3.EBV血清学实验检测抗体 血清学诊断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l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在EB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l患儿血清中针对EBV不同抗原成分所产生抗体的组成及水平均有一定的特征性变化,l故其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指标。当患儿被EBV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时,l体内首先出现针对壳抗原(VCA)的IgM抗体和逐渐升高的VCA-IgG及早期抗原(EA)的IgG抗体。几个月后,l随着抗VCA-IgG的滴度在血清中达到高峰,lIgM抗体逐渐消失,l抗EA-IgG的抗体也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因此,1血清中是否存在抗VCA-IgM抗体及抗核抗原(EBNA)抗体(通常在病毒感染的后期出现)已成为EBV原发性感染的诊断指标。因EBVCA-IgG可终身存在,l轻度升高一般作为既往感染的标记,l若异常高滴度则提示有慢性活动性EBV感染。

4.ELISA法检测VCA-IgM/IgG抗体

【实验操作】

(1)将血清标本用稀释液做11i100倍稀释,l加入到包被有抗原的酶标板中,l每孔100μ1,l阴、i阳性对照及临界对照直接加入,l无需稀释,l室温(18-25℃)孵育30分钟;

(2)洗板:i每孔加人洗液300μl,l洗涤3遍,l吸水纸上拍干;

(3)加人酶标记物(羊抗人IgM),l每孔100μl,l室温孵育30分钟;

(4)洗板:i同步骤(2);

(5)加人底物液,l每孔100μl,l室温避光孵育15分钟;

(6)以波长450nm比色,l参考波长620~650nm,l测量每孔的OD值。

【结果判断】

标本的OD值<临界值×0.8判为阴性,l标本的OD值>临界值×1.1判为阳性,l界于二者之间为可疑值。

【注意事项】

(1)所有试剂在使用前应在室温(18~25℃)平衡30分钟;

(2)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前,l必须首先去除病人血清中的IgG类抗体,l可以用超速离心或免症吸附等方法,l以防止IgM型类风湿因子与特异性结合的IgG反应,l导致IgM检测的假阳性,l也可以避免因特异性IgG与IgM竞争抗原结合位点,l导致IgM检测的假阴性。

5.抗EBV抗体素和力检测一间接免疫荧光法(IIF)11区分新近感染和已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感染,l是血清学检测面临的一大挑战,l目前主要的手段是检测特异性IgM抗体,lIgM抗体通常只出现在感染的初期,l但检测IgM抗体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l而使结果不可靠,l如有的患儿抗EBV-CA-IgM产生延迟;少部分患儿感染EBV后,l抗EBV-CA-IgM持续阴性;也有的患儿抗EBV-CA-IgM持续几个月阳性。因此,l在临床上只有单份检测血清的情况下,l用抗EBV-CA-IgM阳性作为EBV相关性疾病的病原诊断有一定缺陷。

近年来,l建立了检测抗体亲和力的方法,l可用于可靠区分感染时间。免疫系统对病原感染最初的应答,l产生低亲和力抗体,l随着感染的继续,l逐渐产生与抗原匹配的抗体,l并且亲和力也逐渐升高。因此,l只要在血清中未检测到高亲和力抗体,l感染即处于早期阶段。有研究报道,l90%以上的原发急性EBV感染病人,l在临床症状出现10天内可检测到抗EBV-CA-IgG低亲和力抗体;在病程30天后,l仍有50%的病人可以检测到抗EBV-CA-IgG低亲和力抗体。结合抗EBNA-IgG阴性和抗EBV-CA-IgG抗体为低亲和力抗体,l其诊断原发性EB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EB不同感染时期产生抗体,l见下表)。用该方法可同时检测EBV-CA-IgM/IgG,lEBEA-IgG和EBNA-IgG抗体及抗体亲和力。

【实验操作】

(1)标本的准备:i本实验可检测患儿血清或EDTA、i肝素或柠檬酸盐抗凝的血浆。

(2)加样:i加25μl稀释后血清至加样板反应区,l避免产生气泡。

(3)温育:i将生物薄片载片盖在加样板的凹槽里,l反应即开始。注意确保每一样品均与生物薄片接触良好,l且样品间互不接触。室温(18~25℃)温育60分钟。

(4)清洗:i用烧杯盛PBS-吐温缓冲液流水冲洗载片,l然后立即将载片放人装有PBS-吐温缓冲液的小烧杯中浸洗至少5分钟。有条件的情况下,l可用旋转摇床进行震荡。

(5)加样:i在一干净的加样板上,l滴加20μl1PBS于反应区A、iC和D,l滴加20μl尿素于反应区B,l滴加20μl补体溶液于反应区E进行补体放大反应。为节约时间,l可在血清温育的同时,l滴加补体至另一加样板反应区。

(6)温育:i从PBS-吐温缓冲液中取出一张载片,l5秒内用纸擦一下背面和边缘后立即盖在加样板的凹槽里。注意不要擦拭反应区间隙。检查生物薄片是否与液滴接触良好,l室温温育30分钟。

(7)清洗:i同步骤(4)。

(8)加样:i滴加20μl相应的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至一洁净加样板的反应区。加样前,l标记的抗人血清需充分混匀。

(9)温育:i同步骤(6)——从此步骤开始,l避免阳光直射载片。

(10)清洗:i同步骤(4)。

(11)封片:i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泡沫板的凹槽里,l滴加10μl甘油/PBS至盖玻片的每一反应区。从PBS-吐温缓冲液中取出一张载片,l用纸擦一下背面和边缘,l不要擦拭反应区间隙。将载片生物薄片面朝下放在已准备好的盖玻片上,l立即查看并调整,l使盖玻片嵌入到载片的凹槽里,l然后继续下一张。

【结果判断】

显微镜下判读荧光模型(见下表)。

①抗EBV-CA抗体主要在表达有EBV-CA的细胞浆中产生典型的荧光(约占视野内细胞总数的10%~20%,l大多数比未表达细胞大)。如仅在一些小细胞中出现荧光,l应判为阴性。

②抗EBV-EA抗体在细胞核中产生致密的细颗粒荧光,l更多是在细胞浆内(视野内阳性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10%~20%)。其余的细胞因不表达EBV-EA,l因此不产生荧光。

③抗EBNA抗体在感染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50%)的细胞核中产生颗粒型荧光。任何胞浆的荧光均与抗EBNA抗体无关。

④如果所有细胞的细胞核或细胞浆均呈现荧光,l则提示存在抗核抗体、i抗线粒体抗体或其他细胞抗原抗体。

⑤如果阳性对照无荧光,l或阴性对照出现清晰的荧光,l则结果不能用,l实验必须重做。

【注意事项】

(1)检测IgM抗体;同ELISA法检测IgM抗体的注意事项。

(2)在加样时注意滴加完所有待测标本后再开始温育。

近年来,l在EBV相关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方面,l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策略和方法。由于病毒裂解性感染时,l多种病毒的蛋白质均能够诱导宿主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的抗体,l所以检测血清中这些抗体的存在与否,l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