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病原学特点

【流行病学】

目前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流行、i结核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l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据WHO统计,l当前全球约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l我国结核杆菌感染率为44.5%,l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1万,l每年死亡人数达13万。主要见于高危人群,l包括感染HIV的病人、i慢性酒精中毒者、i无家可归者和滥用药物者。

1.传染途径

(1)呼吸道传染:i是主要的传染途径,l易感儿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l产生肺部原发病灶。

(2)消化道传染:i多因饮用未消毒的污染结核杆菌的牛奶或其他食物,l或吸吮已污染结核杆菌的手指等而患病。多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病灶。

(3)其他传染:i经破损皮肤传染极少见。经胎盘或吸入羊水感染先天性结核病,l多于出生后不久发生粟粒性结核病。母亲产前多患有全身性结核。

2.感染率与发病率11小儿感染结核杆菌以人型、i牛型为主。由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l结核病的易感者主要集中在小儿期,l但感染并不一定发病。人群结核感染率,l即指在人群中已感染结核杆菌但尚未患病者的百分数。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

3.只有当机体免疫力减低,l侵人细菌的数量增多时,l才发生结核病。结核病的患病率系指人群中感染结核杆菌后已发病者的百分数。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1.结核杆菌的形态 结核杆菌细长,l微弯,l两端钝圆,l常呈分枝状排列(如彩图1)。其长约1~4μm,l宽约0.2~0.5μm;最外层为细胞膜,l内为细胞质膜,l其中含有细胞质,l细胞质内有许多颗粒,l可能是线粒体类物质。结核杆菌用苯胺类染色后,l不易为酸性脱色剂脱色,l故又称抗酸杆菌。

2.结核杆菌的生长特点 结核杆菌生长缓慢,l其分裂繁殖周期约为18~22小时,l主要营养要求是甘油、i天门冬氨酸或谷氢酸,l以及无机盐类如磷、i钾、i硫、i镁和少量的铁等,l为需氧菌。

3.结核杆菌的分型结核杆菌可分为四型:i人型、i牛型、i鸟型和鼠型。其中人型主要对人有致病作用,l其次为牛型,l感染鸟型较少,l鼠型基本对人不致病。牛型结核杆菌感染,l主要是因牛乳管理及消毒不严格,l饮用病牛的乳品而得,l目前己少见。

4.结核杆菌的抵抗力11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l在室内阴暗潮湿处能存活半年。结核杆菌在阳光直接照射下2小时死亡,l紫外线照射10~20分钟死亡。使用紫外线时,l应根据照射范围大小及照射距离远近,l决定照射时间,l如距离1米、i范围1.2米,l照射时间20分钟,l即可杀死结核杆菌。在65℃130分钟、i70℃110分钟、i80℃5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死,l干热100℃需2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l因此干热灭菌时要求温度高、i时间长。因痰内黏蛋白在菌体周围形成一保护层,l射线和消毒剂较难穿透,l因此消毒痰用5%石炭酸或20%漂白粉,l经24小时处理才较安全,l70%乙醇接触2分钟即可杀死结核杆菌。

5.结核杆菌的耐药性 抗结核药物需长期使用,l当不规则使用或药物单用及剂量不足时,l易发生耐药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