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是无氧酵解代谢途径中最常见的酶缺陷症,l但其发病率远低于G-6PD缺乏症,l因PK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l纯合子才出现症状,l故实际病例很少。实验室检查除有慢性溶血表现外,l血片中可出现少量致密皱缩的小球形红细胞,l新鲜红细胞渗透脆性正常,l孵育脆性则可明显增高,l由于PK活性定量测定技术要求高,l很难开展,l故一般根据临床表现、i家族史、iPK荧光斑点试验,l并排除其他慢性溶血性贫血作出诊断。

【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

(1)原理:i丙酮酸激酶(PK)在ADP存在下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转化为丙酮酸,l后者由乳酸脱氢酶(LDH)催化生成乳酸,l同时将NADH转变成NAD。NADH在紫外灯的激发下会发生荧光,l而NAD无荧光,l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荧光的消失情况,l可判断PK的活性。

(2)试剂;将下述溶液混合制备1ml混合试剂:i0.15nml/L1PEP10.03ml、i0.03mol/L1ADP10.1ml、i0.015mol/L1NADH10.1ml、i0.08mol/L1MgSO,10.1ml、i0.25mol/L1PBS(pH7.4)0.05ml、i蒸馏水0.62ml。

(3)操作方法:i患者及正常人均用肝素、iEDTA或ACD抗凝。以1000r/min离心沉淀5min,l将血浆及白细胞层小心吸弃,l用生理盐水配成20%的红细胞悬液。取2支试管各加0.2ml混合试剂,l分别加入患者和对照红细胞悬液0.02ml,l混均,l置37℃水浴中反应。在反应0min(混均后立即吸出)、i10min、i20min、i30min及601min,l各取患者和对照微量(0.005m1)混合液点样在1号滤纸上。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4)正常值:i正常人荧光在30分钟以后逐渐减少,l甚至消失;PK缺陷者荧光不消失。

(5)临床意义:iPK活性缺乏见于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l该病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l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6)注意事项:i滴到滤纸上的样点的量不要太大,l以免影响荧光的观察。上述PEP、iADP液、iNADH液均需用0.2mol/L1NaOH,l调节pH至7~8。白细胞和血小板中,l含有与红细胞中类型不同而活性很高的PK同工酶,l而且在PK缺乏症其活性也不降低,l故离心后应尽量除去白细胞和血小板。本法不用皂素而用低渗反应试剂来破坏红细胞,l这样可使由残存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释放出的酶量很少,l不影响试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