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1degeneration,l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l是由Wilson在1912年描述,l又称威尔逊氏病(wilson's1disease)。属于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l发病率为1:i501000。由于酶缺陷使铜不能被正常利用而沉积在肝脏、i肾脏及脑基底节、i角膜等组织,l引发一系列症状。发病年龄在6~10岁,l少数在幼儿期即可由于不明原因肝脏损害就诊而确诊此病,l多伴有家族史。近年来我国对此病的遗传特点、i发病机制、i病理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l使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i早期治疗。

【发病机制】

wilson’s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l缺陷基因在染色体13q14.3,l基因产物为P型铜转运ATP酶。病因在于生化病变中铜排泄障碍导致铜在身体各组织的沉积。

正常人膳食中每日摄人铜约1~5mg,l其中40%由肠道吸收至血浆后转运到肝脏,l在肝内合成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再进人血循环。血浆铜95%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l铜蓝蛋白是一种α-球蛋白,l是肝脏铜转运的主要载体,l也是合成各种含铜酶的供铜者。正常小儿血浆中铜蓝蛋白含量为200~400mg/L,l2个月以下婴儿略低。

发生wilson's病时铜代谢异常的主要表现为:iwilson's病人肝脏产生脱铜铜蓝蛋白,l但是铜不能结合上去形成铜蓝蛋白,l而弥散地聚集在肝细胞的胞质中,l肝铜含量增加。胆汁排铜明显减少,l仅为正常人的20%~40%;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率下降。近年研究证明,lHLD存在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的基本生化缺陷,l存在于患儿血清中铜蓝蛋白前体一脱辅基铜蓝蛋白(未结合铜)并不低,l减少的只是与铜元素结合的全铜蓝蛋白。由于胆汁铜排泄障碍,l肝铜达到饱和后铜从肝脏释放到血中,l使血中与白蛋白或其他蛋白结合的铜含量增加,l铜由血循环再转移到体内各种组织中,l沉积在脑、i肾、i角膜等处。

【临床表现】

50%以上患者早期症状由肝脏开始,l常因厌食等类似肝炎的症状被误诊,l逐渐发展为肝硬化,l重者可因肝功能衰竭死亡;20%以神经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他以骨骼系统或肝病、i神经混合症状开始。裂隙灯下可以见到患儿角膜内弹力层铜的沉积,l呈绿色、i灰棕色、i棕绿色或棕黄色的色素环,l1~3mm宽,l称为K-F环(Kayesr-Fleischer,lK-Fring,lK-F环),l为本病的特征。

【实验室检查】

1.正常小儿血清中铜蓝蛋白含量200~400mg/L(表3-1)。血清铜氧化酶活性可以代表铜蓝蛋白的含量,lwilson’s病血清铜蓝蛋白低于2001mg/L,l甚至在501mg/L以下。

2.血清游离铜(fCu)水平升高,l健康人0.9~3.0μmol/L(6~9μg/dl),l1mg铜蓝蛋白结合3.4μg铜,l测出血清中的铜和铜蓝蛋白即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游离铜.

fCu(μg/dl)=Cu(μg/dl)-铜蓝蛋白(mg/dl)×3.4;fCu(μmol/L)=Cu(μmol/L)-CP(mg/dl)×314/6.35

3.尿铜排泄增加,l正常小儿每日尿铜排量低于0.63μmol(40μg)/24h,l患儿可≥1.57~15.7μmol(100~11000μg)/24h。但是尿铜检查受干扰因素很多,l在收集尿液时应注意采尿器具的洁净、i外阴清洗及试验时所用器械的洁净。急性肝炎时尿铜升高。

4.肝脏中铜在wilson’s病时含量超过250μg/g干重。

wilson's病患儿在确诊后应注意肝功能的监测,l对其家族成员应进行系统检查,l如裂隙灯的检查、i铜蓝蛋白测定等,l以便检出缺陷基因携带者进行遗传咨询。目前最准确的症状前诊断是DNA分析,l可用与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第13号染色体长臂)紧密连锁的多态性位点进行家族RFLP连锁分析即可确诊。经D-青酶铵(D-penicillamine)治疗后尿铜排量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