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病

黏多糖病(mueopolysacchrides,lMPS)属于酶缺乏的溶酶体病的一种,l由于酶缺陷使酸性黏多糖在体内不能降解,l导致黏多糖及其降解产物在组织内沉积,l引发一组多脏器异常的先天性疾病。多以骨骼畸形为主要症状,l广泛涉及神经系统、i心血管系统、i消化系统各组织。

【发病机制】

黏多糖又称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lGAG),l是骨基质及结缔组织细胞内的主要成分,l由糖醛酸(uronicacid)和N-乙酰己糖胺(N-acetylhexosamine)或硫酸酯组成的二糖单位重复序列的大分子,l是多阴离子多聚体(Polyanionic1poly-mers)的糖胺多糖,l是一种酸性黏多糖(acid1mucopolysacchrides,lMPS)。

酸性黏多糖主要成分有;4-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4-sul-fate,lC4S)、i6-硫酸软骨素(C6S)、i硫酸皮肤素(dermatan1sulfate,lSD)、i硫酸角质素(karatan1sulfate,lKS)、i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lHA)、i硫酸肝素(heparin1sulfate,lHS)、i硫酸乙酰肝素(hapa-ran1sulfate),l硫酸肝素与硫酸乙酰肝素统称硫酸类肝素。这些糖胺多糖与核心蛋白连接组成蛋白多糖(Proteoglycan,1PG)成为体内组织的成分。

【临床表现】

MPS可以根据缺陷酶不同分为八型(见表3-2),l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l其中Ⅱ型为X性联遗传。自生后即可发现症状,l尤其骨骼发育异常时发现较早。骨骼异常不明显的患儿新生儿期可以是正常的,l随年龄的长大逐渐出现智力落后、i肝脾肿大,l常以小儿生长发育落后、i睡觉打鼾、i面容丑陋就诊。不同型别的患儿初发症状不同,l除Ⅳ型智力发育正常外,l其余各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l甚至智力倒退。

目前MPS尚无有效治疗方法,l实验室检查方法甚少,l有报道可用纤维母细胞进行培养后做以上各种酶类测定,l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作乏见。一般实验室以尿中甲苯胺蓝试验做定性,l黏多糖病患儿多见阳性结果,l但由于受试剂、i操作技术之限,l假阳性较多,l只能作为筛查试验。也有用16-烷-3甲基溴代铵进行浊度试验,l黏多糖病尿出现絮状沉淀为阳性,l也只能作为筛查试验。黏多糖病多数类型可通过羊水细胞cDNA基因分析进行产前诊断,l对已有过黏多糖患儿的家庭应进行遗传咨询,l减少患儿的出生率,l达到优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