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的分类及命名

(一)自身抗体的概念

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B细胞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l称为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分为生理性、i病理性两种。正常人群中生理性自身抗体的存在相当普遍,l其作用之一就是净化体内衰老及死亡的细胞。如果使用足够敏感的检测方法,l每个人都可检测出一些自身抗体。但这种自然产生的生理性自身抗体滴度很低,l与相应的抗原亲和力弱,l且大多为IgM型。偶尔,l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人也可检测到具有一定亲和力及高滴度的IgG型抗体,l此时应注意观察并作为以后诊断的依据。每一实验室应当建立自己的自身抗体检测阈值,l仅当自身抗体的滴度超出此阈值时,l才认为有临床意义。

(二)自身抗体的分类

自身抗体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自身抗原在体内分布的不同,l可分为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和非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按照检测自身抗体所用基质的不同,l可分为细胞抗体(以游离的细胞为实验基质,l例如用Hep-2细胞所检测的抗核抗体)及组织抗体(以动物组织切片为实验基质,l例如用心肌所检测的抗心肌抗体)。细胞抗体还可分为细胞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例如抗核抗体等)和细胞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i抗红细胞抗体、i抗血小板抗体以及抗淋巴细胞抗体等)。还有抗血清成分自身抗体,l例如抗凝血物质抗体、i类风湿因子等。这些分类方法的侧重点不同,l但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l细胞抗体主要为非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l而组织抗体主要为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

(三)自身抗体的命名

自身抗体的命名尚不统一,l一种自身抗体,l往往有几个名称。例如,l抗丝集蛋白抗体可有以下名称:i抗角蛋白抗体、i抗大鼠食管角化层抗体、i抗大鼠食管抗体、i抗角质层抗体等。已证实其靶抗原是人类表皮丝集蛋白,l而不是细胞角质蛋白,l有人建议不用抗角质蛋白抗体这个名称。

自身抗体的命名,l有的以抗体在细胞或组织中存在的位置进行命名,l如抗细胞浆抗体、i抗细胞核抗体、i抗核仁抗体、i抗肝肾微粒体抗体以及抗线粒体抗体等;有的以靶细胞或靶组织进行命名,l如抗胰岛细胞抗体、i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i抗骨骼肌抗体等;有的以相关疾病进行命名,l如抗天疮抗体、i抗类天疤疮抗体等。

以抗核抗体为例的命名,l如:i①以首先被检测到该抗体的患者名字的缩写进行命名,l如抗Sm、i抗Ro、i抗La、i抗Mi;②以相关疾病的名字的缩写进行命名,l如抗Sc1-70、i抗SSA、i抗SSB等;③以抗原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命名,l如抗DNA、i抗RNP等;④以抗原的部位进行命名,l如抗板层素、i抗核膜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命名应尽量根据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进行,l便于名称的统一。

(四)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

随着对自身免疫病流行病学的调研和对自身抗体本身的不断研究,l目前已知,l相当多的自身抗体与某些特定的疾病相关联,l由此自身抗体是某种疾病的标志抗体。自身抗体检测已成为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下面简要说明目前用于检测自身抗体的主要方法:i

1.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双扩散法11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扩散法均需要在琼脂糖凝胶上进行。首先在铺好的琼脂糖板上打孔,l然后按一定顺序加人适量的可溶性抗原以及适当稀释的待测血清。对流免疫电泳法需在电流的作用下(电泳仪)进行,l而免疫扩散法在湿盒内放置室温下反应即可。两者的阳性结果均为在已知抗原与待测血清之间出现沉淀线。儿童医院免疫学实验室,l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自身抗体进行初筛后,l针对可溶性核抗原相应的自身抗体,l采用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扩散法,l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或鉴定。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扩散法均需要较多的抗原。对流免疫电泳法比免疫扩散法快速、i灵敏(约为免疫扩散灵敏度的10倍);免疫扩散法不需要特殊设备,l但耗时较长,l操作不便,l另外检测的敏感性也相对较低,l主要用于自身抗体的进一步鉴定。

随着ELISA、i免疫酶斑点实验及免疫印迹法等商品化试剂盒在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l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扩散法在国内的应用有减少的趋势,l而在国外仍然很受欢迎。这主要因为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打散法,l对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和鉴定,l方法较为稳定,l临床符合率高。

2.免疫荧光测定法 免疫荧光测定法可分为直接免疫荧光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自身抗体检测中,l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最为常用。该方法敏感、i简单且重复性好,l如果有一合质量较好的荧光显微镜,l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开展。

间接免疫荧光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原理如下:i将已稀释的待检血清与实验基质进行温育,l如果标本阳性,lIgA、iIgG和IgM类特异性抗体与实验基质中相应的抗原结合。然后用适当缓冲液冲洗去未结合物。再根据需要检测的自身抗体Ig类型,l选择荧光素标记的相应抗人Ig抗体进行第二次温育。此时,l已与实验基质中相应抗原结合的人抗体,l再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抗体结合。进行冲洗后,l滴加甘油缓冲液封片,l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相应部位出现的特异性荧光模式。

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由于纯化的或重组的抗原越来越多,l以及商品化的高质量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的面市,l已应用于临床免疫实验室自身抗体的检测已日渐增多。该法检测自身抗体快速、i敏感及特异性高,l但对抗原的要求很高,l必须使用高质量的纯化抗原。由于一种抗原只能检测一种抗体,l多种抗体的检测就需要多种单独的抗原,l因此,l该法在临床免疫实验室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自身抗体,l首先需将纯化的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酶标板的反应孔)上,l与一定稀释度的待检血清反应。然后与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反应,l其酶可催化色原底物,l最后在酶标测定仪一定波长下进行比色,l测定吸光度。

荧光免疫、i放射免疫及酶联免疫被称为三大标记技术。

4.免疫印速法11免疫印迹也称西方印迹(westernblot)。它是将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分离蛋白及多肽与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相结合的一项技术。首先,l蛋自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中依分子量大小分离,l然后将分离好的蛋白转印到醋酸纤维薄膜上。可以用酶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或蛋白A进行免疫染色。

5.免疫斑点(条带)实验技术 该法是最近兴起的特异性检测抗体的新方法。

将经亲和层析纯化的抗原分别包被在膜条上,l然后将膜条固定在载片反应区。若是阳性标本,l已稀释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将与固相上的抗原结合。第二步,l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抗体与已结合的抗体反应。第三步,l加入可产生颜色反应的底物溶液温育。若标本中含有特异性抗体,l相应的抗原线将呈现深色的条带。

该法适合临床常规应用,l有以下优点:i将经亲和层析纯化的抗原包被在固定的位置,l每一种抗体只对应一条条带。不会产生非特异性反应条带,l结果灵敏度高、i特异性好,l判断实验结果比免疫印迹法简单;每个反应区均有质控带,l可以显示操作是否正确;阳性与阴性的、i结果的差别明显,l容易判断,l条带显色的强度与抗体滴度相关;不需特殊仪器,l实验结果用肉眼观察;反应过的载片可长期保存,l试验结果容易存档。

6.免疫沉淀法用放射核素将细胞(或抗原)进行标记,l破坏细胞获得混合抗原,l然后与结合了蛋白A(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的琼脂糖珠的待检标本(血清)进行反应(免疫沉淀)。随后进行凝胶电泳,l并将电泳后的凝胶对以x线片进行曝光,l与正常及标准品比较而得结果。该法高度敏感和特异,l可用于Sm、iUIRNP、iSSA、iSSB等的检测,l特别是当其他方法的结果不理想时。实验中应用的蛋白A,l可以特异性地与许多哺乳动物的IgG亚类的FC段牢固地结合(但与IgG3、iIgM、iIgA结合差)。蛋白A一边结合琼脂糖珠,l另一边结合抗体的Fc段,l因此可以明显放大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

该法的缺点为:i①需要使用放射核素;②单独使用不能够区分Sm与RNP;③细胞生长过程中代谢率低或与放射性核素不等结合的蛋白抗原,l不能用此法检测。

7.被动凝集试验

(1)乳胶颗粒凝集试验:i该试验最常用于类风湿因子的检测。首先用人免疫球蛋白包被乳胶颗粒(由商家供应),l然后与一定稀释度的血清进行温育。如果存在IgM型类风湿因子,l将在1分钟左右产生肉眼可见的粗大的颗粒凝集。该方法极为简便快速,l任何实验室都可开展,l缺点是只能半定量测定IgM型的类风湿因子。(2)被动血凝试验:i该法首先将合适浓度的抗原包被羊红细胞,l再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反应,l观察96孔血凝板中血细胞凝集的终点孔,l即为被检血清中某自身抗体的滴度。该方法敏感性强,l但实验程序繁琐,l干扰因素多,l只有严格控制每个步骤,l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