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

1.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i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l这类炎症使气管和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增强,l气道发生广泛的阻塞。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不受发病年龄、i特应性、i诱发因素和发作频度的限制。

2.发病情况 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区域都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l结果因诊断标准、i年龄范围、i年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异,l从1.4%~11.4%不等。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我国陈育智等于1988~1990年进行了一次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l调查覆盖27个省(市)、i自治区,l抽样调查人数为90万,l0~14岁的儿童,l发病率为0.11%~2.03%。我国合湾大学医院小儿科,l在合北于1974年和l985年,l也先后对7~15岁儿童做过两次调查,l两次调查的内容、i年龄范围、i地点均相同,l结果发病率分别为1.3%(31078/2361780)和5.07%(741718/114731730)。新加坡Goh报道1994年在新加坡儿童的哮喘患病率高达20%,l而于1967年仅为6%,l1987年则为14%。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北京,l1990~2000年的十年间,l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从0.78%上升到2.06%,l增加1.6倍。

3.发病机制 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存在早期相和晚期相两种反应类型。前者于几分钟内发生,l是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l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l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6小时后进入的晚期相反应阶段,l是血管渗出增加、i黏液分泌增加,l肥大细胞分泌的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l使炎症细胞移至气道局部,l在变应原的刺激下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l除使哮喘持续发作、i呼吸困难加重外,l还会刺激咳嗽、i促使黏液分泌增多及支气管周围出现炎症反应,l同时损伤气道上皮导致气道高反应性,l使气道对多种非特异的刺激敏感,l引起哮喘持续状态或加重病情。此外,l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肽类神经递质在哮喘的发生上也起了重要作用。

4.主要症状 咳嗽、i胸闷、i气短、i呼吸困难,l呼气和吸气时均可闻哮鸣音,l以及大量黏性分泌物。

5.实验室诊断

(1)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IgE检测用以确认病因;

(2)肺功能测定(肺容量、i肺通气功能、i残气弥散功能、i脉冲振荡、i肺顺应性);

(3)气道可逆试验;

(4)血气分析;

(5)支气管激发试验;

(6)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