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抗凝血活酶-Ⅲ (plasma antithrombin Ⅲ,AT-Ⅲ)

【参考范围】

1.AT-Ⅲ:iA10.85~1.35(发色底物法)。

2.AT-Ⅲ:iC10.903±0.132(凝胶空斑法)。

3.AT-Ⅲ:iAg1(290±30.2)mg/L(免疫火箭电泳法)。

【影响因素】

1.无论是抗原含量测定,l还是活性测定,l都不能用肝素抗凝血浆。理想的抗凝剂应首选枸橼酸钠。

2.AT-Ⅲ抗原和AT-Ⅲ活性以同时测定为好。两者临床意义相似,l但不一定平行,l尤其在先天性AT-Ⅲ缺陷时,l例如并非AT-Ⅲ合成量减少,l而是合成了结构异常的AT-Ⅲ分子,l则其抗原量正常,l而活性减低。

3.发色底物法测定时必须同时做正常对照,l不然标本条件将难以控制,l无法与先前的正常参考范围比较。

4.保存的待检血浆从冰箱中取出后应立即置于37℃水浴中融冻,l但不能反复冻融。

【临床意义】

1.减低11见于先天性与获得性AT-Ⅲ缺陷,l但以后获得性缺陷为多见,l如肝脏疾病、iDIC、i重症感染、i多器官衰竭、i肾病综合症、i大面积灼伤、i外科手术后,l以及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先天性AT-Ⅲ缺陷按AT-Ⅲ:iAg及AT-Ⅲ:iC测定结果分为CRM-型(二者均减低)和CRM+型(AT-Ⅲ:iAg正常,lAT-Ⅲ:iC减低)。

2.增高11可见于血友病、i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治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