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参考范围】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11.肠球菌曾被归入D1群链球菌,l但种系分类法证实它不同于链球菌属细菌,l现单列为肠球菌属。临床上常见的是粪肠球菌(1E.1facalis)和屎肠球菌(E.1facium1)1l是目前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肠球菌最常引起泌尿系感染,l其中绝大部分为医院感染,l多数与尿路的器械操作、i留置导管和尿道结构异常有关。其次可引起腹部及盆腔的创伤和外科感染。肠球菌引起的菌血症常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患的老年人、i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长期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l原发感染灶常为泌尿生殖道、i腹腔化脓性感染、i胆管炎和血管内导管感染等。呼吸系统的肠球菌感染比较少见。笔者认为,l由于头孢菌素、i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类或万古霉素协同除外)、i克林霉素、i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对肠球菌属无效,l而以上药物是医院内感染治疗的最常用药物,l从呼吸道标本分离出肠球菌,l多是因为长期使用(以上)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i菌群定殖移位所致。因此,l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前应认真评估分离菌的临床意义。

21.对于肠球菌属,l头孢菌素,l氨基糖苷类,l克林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可以在体外显示活性,l但临床上无效。肠球菌属药敏试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选择药物通常为A1组青霉素或氨苄西林,lB1组万古霉素,lC1组四环素类和红霉素、i氯霉素、i利福平,lU1组为环丙沙星、i诺氟沙星等。近年来不断上升的肠球菌感染率与广泛使用抗生素出现的耐药性以及广谱抗生素的筛选有密切关系。对肠球菌的耐药性应高度警惕,l避免高耐药、i多重耐药菌株出现和播散。

31.肠球菌的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对于一般剂量或中剂量氨基糖苷类耐药和对万古霉素低度耐药常是先天性耐药,l耐药基因存在于染色体。近年来获得性耐药株不断增多,l表现为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和对万古霉素、i肽可霉素高度耐药。目前,l肠球菌的耐药问题包括:i

(1l1)耐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肠球菌。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敏感性可用来预测对阿莫西林、i氨苄西林/舒巴坦、i阿莫西林/克拉维酸、i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

(121)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LAR)的肠球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一般应用大剂量的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筛选,l其他氨基糖苷类不需进行测试,l因为它们对肠球菌的活性并不优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l敏感结果预示氨苄西林、i青霉素或万古霉素与这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l耐药结果(HLAR1)则预示它们之间不存在协同作用。

(131)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1)。19881年首次报道出现VRE1l目前国内三级甲等以上医院VRE1已占分离肠球菌的1%~5%。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可分为低水平耐药(MIC1为8~32mg1/1L1)和高水平耐药(MIC≥64mg/L)。根据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壁霉素)的不同耐药水平及耐药基因,lVRE1分为四种表型,l分别是VanA1iVanB1iVanC1和VanD。其中VanA1iVanB1和VanD1均为获得性耐药:iVanA1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呈高水平耐药;VanB1对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l对替考拉宁敏感;VanD1对万古霉素耐药,l对替考拉宁敏感。VanC1为天然耐药,l对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最近又有获得性VanE1型VRE1的报道.对Va1nA1型、i青霉素敏感或低耐药的非HLAR1菌株,l可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对VanB1非HLAR1的菌株,l用替考拉宁+庆大霉素;同时有HLAR1的菌株,l用替考拉宁、i新生霉素+喹诺酮类。对多重耐药的VRE1菌,l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l堪称超级细菌。

41.由于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强于粪肠球菌,l而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低水平天然耐药,l因此,l临床应要求微生物实验室将肠球菌鉴定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