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

【参考范围】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11.本菌属归属于放线菌科。已发现的分枝杆菌有1001多种,l广泛分布于土壤、i水、i人体和动物体内,l主要引起肺部病变,l尚可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病变,l常见的有淋巴结炎、i皮肤软组织和骨骼系统感染,l对严重细胞免疫抑制者还可引起血源性播散。

21.临床将分枝杆菌分为结核分枝杆菌、i非结核分枝杆菌、i麻风杆菌及腐物寄生性分枝杆菌(无致病性):

(1l)结核分枝杆菌:i是人类分枝杆菌病最主要的病原体,l因其胞壁含有大量脂质成分,l抵抗力强,l能耐低温、i耐干燥,l在干燥的痰中可存活6~81个月,l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尘埃可保持8~10d1的传染性。该菌对湿热敏感,l6011半小时、i8011以上5min1以内可死亡,l在煮沸条件下可完全杀菌,l所以对于痰液污染物可通过焚烧灭菌。另外,l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抵抗力差,l日光直射4h1即可死亡。虽然在701%~751%乙醇中数分钟即被杀死,l但由于乙醇能使痰中的蛋白质凝固,l因此不宜用于痰的消毒。

对人类致病的结核分枝杆菌包括人结核分枝杆菌、i牛结核分枝杆菌、i非洲分枝杆菌,l统称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不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临床症状相似,l治疗也相同。我国以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最高,l主要通过呼吸道、i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等多途径感染机体,l引起多种脏器组织的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l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时排出颗粒形成气溶胶,l当易感者吸入气道达肺中后引起感染。原发病灶多见与肺尖、i下叶的上部接近胸膜处,l多能自愈,l形成纤维化或钙化灶。机体内有潜在感染灶的人,l一般来讲,l有10%可能复发,l在感染的最初几年危险性最高。在AIDS1病人中,l肺结核多为原发性,l进展迅速,l经血流播散,l局部的纤维化和干酪样病变较少。931%的从未经治疗患者中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敏感,l对两药或三药治疗方案反应良好。但由于发生基因突变,l目前2/31以上的临床分离株对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

据国家最新统计资料显示,l肺结核已成为目前我国最多发的传染病之一,l仅次于乙型肝炎,l呈三高一低的趋势,l即患病率高、i死亡率高、i耐药性高、i递降率低。目前对于结核的治疗必须坚持以下原则:i结核分枝杆菌的自发性耐药突变相当多,l如果对这些患者仅用一种抗结核药物,l则会很快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l造成治疗失败。因此,l至少要2~31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l防止耐药菌株出现;为了获得成功的治疗,l即使痰中检测不出抗酸杆菌后仍需继续治疗;尽管治疗前药敏试验对于结核的初始治疗作用不大,l但为了公众的利益必须进行。

(121)麻风分枝杆菌:i是麻风病的病原菌。麻风病是由于细胞免疫缺陷,l使感染的麻风分枝杆菌大量繁殖形成局部肉芽肿所致,l可影响皮肤、i外周神经,l表现为皮肤感觉缺失和周围神经增厚。从鼻肉芽肿上脱落的菌体是传播的主要原因,l可因密切接触引起感染。麻风杆菌在体外不能培养。

(131)1非结核分枝杆菌(NTM1)1:1NTM1属于环境分枝杆菌,l主要来源于污水、i土壤、i气溶胶。流行病学显示NTM1的感染率日趋上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具有以下特点:i1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时,l为机会性感染,l患者多为老年基础肺疾病者、i使用激素、i免疫抑制剂者、iAIDS1患者等;②1该菌的致病力较结核分枝杆菌低,l它所导致的疾病往往进展缓慢、i病程较长,l且病灶范围小,l症状轻;③1多合并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lNTM1是AIDS1的主要机会致病菌,l最常见的感染是鸟-胞内分枝杆菌;④1可与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l多见于有空洞的结核患者身上;⑤1对抗结核药具天然的耐药性,l临床疗效不佳;⑥1肺部症状与X1线表现程度不符,l肺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症状较轻,l但胸片可表现为广泛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