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希菌属(Escherichia )

【参考范围】

埃希菌属包括51个种,l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重要。它们一般不致病,l是人类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大肠埃希菌在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发生定位转移时可造成感染,l以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某些特殊菌株致病性强,l能直接导致肠道感染。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埃希菌属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l也是食物和饮料的卫生学标准。所致疾病可分21类:i

11.肠道外感染111以泌尿系感染为主,l如尿道炎、i膀胱炎、i肾盂肾炎。还可引起菌血症、i败血症、i肺炎、i腹膜炎、i胆囊炎、i阑尾炎、i术后创口感染,l以及新生儿的脑膜炎等,l属条件致病菌感染,l多见于婴儿、i老年人和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者。

21.肠道内感染111主要为腹泻。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有51组:i

(111)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i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l经粪-口感染,l由质粒介导产生耐热肠毒素ST1和不耐热肠毒素LT1而引起腹泻,l不侵犯肠黏膜上皮。可为轻度水样腹泻或类似霍乱的严重腹泻,l可伴恶心、i呕吐、i腹痛和发热等症状。

(121)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i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l严重者可致死,l成人少见。EPEC1多不产生肠毒素(某些菌株产生类志贺毒素),l病菌在十二指肠、i空肠和回肠上端大量繁殖形成微菌落,l导致肠黏膜的刷状缘破坏、i绒毛萎缩、i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而造成严重腹泻。表现为发热、i呕吐、i腹泻,l粪便常为黏液性。

(131)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1i相对较少见,l不产生肠毒素,l死亡后产生内毒素,l导致肠黏膜上皮发生炎症或溃疡。临床表现为细菌性痢疾样症状。腹泻呈脓血便,l有里急后重,l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

(141)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1)1i其代表血清型为O157:1H7。所有血便患者均应常规作O157:1H7的培养,l尤其在发病季节有指征的患者其粪便检查应包括O157:1H7的培养。O157:1H7大肠埃希菌感染可以表现为无症状感染、i轻度腹泻、i出血性肠炎(HC)、i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i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出血性肠炎最多见。典型的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l先期水样便,l继而有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血性粪便,l低热或不发热,l粪便中无炎性排出物。引起出血性肠炎的EHEC1还有其他血清型,l如O104H21、iO26H11、iO48H21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主要包括31个症状:i急性肾衰、i血小板减少症和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是引起儿童急性肾衰的主要病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典型症状包括:i发热、i血小板减少症、i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i肾功能异常和神经系统症状。

(151)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ggEC)1i主要见于慢性腹泻的儿童,l症状主要为水样腹泻、i呕吐、i脱水,l偶有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