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属(Salmonella)

【参考范围】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11.沙门菌致病物质主要有:i1表面抗原:i沙门菌的表面有O抗原及Vi1抗原。有Vi1抗原的菌株比无Vi1抗原的菌株致病力强;②1内毒素:i沙门菌有较强的内毒素,l可引起机体发热、i白细胞变化、i中毒性休克,l并能激活补体系统,l产生多种生物效应;③1肠毒素:i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能产生类似大肠埃希菌的肠毒素。

21.沙门菌所致疾病主要有两类,l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是急性胃肠炎。由摄入大量鼠伤寒沙门菌、i猪霍乱沙门菌、i肠炎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引起。潜伏期6~24h1。主要症状是发热、i恶心、i呕吐、i腹痛、i腹泻,l一般在3~5d1内较快恢复,l偶尔持续不愈。常为集体食物中毒。沙门菌广泛分布于各种脊椎动物的肠道内,l随粪便排出后经常污染水体和土壤,l引起人和动物的感染,l如201世纪701年代美国的家养宠物小乌龟曾是沙门菌病的重要传染源。

31.沙门菌所致另一类重要疾病是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独特的急性全身性发热性单核细胞内感染,l主要由沙门菌属中的伤寒沙门菌和甲型、i乙型、i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l偶尔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伤寒与副伤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往往降低,l大多为(3~4)×10^9/L,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病原菌的检出是本病的确诊依据,l疾病早期以血培养为主,l第1周阳性率最高,l可达901%1l病程后期以骨髓、i粪、i尿等培养为主,l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l对应用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阴性者尤为适用。粪、i尿培养一般于病程第3~41周阳性率较高,l粪便培养阳性应结合临床表现,l单纯大便培养阳性可为伤寒带菌状

态。另外,l取玫瑰疹刮取物或活检切片进行培养,l也可获阳性结果。

41.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的菌体(O)抗原、i鞭毛(H)抗原及Vi1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肥达反应是测定患者血清中O1iH1抗体效价的一种传统血清学诊断方法,l肥达反应与细菌分离培养同时进行或在后者失败的情况下,l能辅助诊断伤寒,l甲、i乙、i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热证。通常伤寒与副伤寒发病11周后肥达试验开始出现阳性,l第3~41周阳性率可达901%1l其效价随病程演进而递增,l第4~61周达高峰,l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其结果解释应注意:i

(1l)正常值:i各地区有所不同,l一般O>1:i801,11H1>11:i1601,11A1iB1iC1>111:1801才有临床意义;或在疾病早期及中后期分别采集21次血清,l若第二份血清比第一份的效价增高41倍以上具有诊断价值。

(121)1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为IgM1l出现较早,l存在于血清内的时间较短;H1抗体为IgG1l出现较迟,l持续存在的时间较长。①O高H不高:i可能为疾病的早期,l沙门菌属中其他菌种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或H-O1变异的沙门菌引起的感染等。建议1周后复查。如1周后H1也有升高,l可证实为肠热证。②1H1高O不高:i可能为疾病的晚期;以往患过伤寒、i副伤寒或接受过预防接种;回忆反应等。

(13)伤寒沙门菌与甲型、i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l可使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l故O抗体特异性较低,l增高时只能诊断为伤寒类疾病的感染。而伤寒与副伤寒时产生的H1抗体特异性较高,l在免疫学反应中不发生交叉凝集,l因此某一种鞭毛抗体(“H”、i“A”、i“B”、i“C”)的升高,l对伤寒与各型副伤寒有鉴别诊断意义。

Vi1抗原存在于新从患者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体最表层。患者感染后,lVi1抗体的升高,l往往在病程3~4周之后,lVi1凝集试验≥1:51者提示为伤寒带菌,l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没有意义。

本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i

1过去曾预防接种伤寒、i副伤寒疫苗者,lH1抗体效价明显升高,l并持续数年,l而O抗体低于正常值;②1以往患过伤寒病或曾接种伤寒菌疫苗,l新近又感染流行性感冒或布鲁菌病,l可产生高效价H1抗体,lO抗体则较低,l但H1抗体很快消失,l此种反应称为回忆反应;③1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隐性感染而产生抗体,l尤其在流行地区正常人凝集效价可稍增高,l故在判断结果时应考虑本地区正常人群的自然凝集价水平,l以作为参考;④1沙门菌属各菌种之间有某些共同抗原,l在凝集试验中可能出现类属交叉凝集反应,l但效价较低;⑤1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伤寒的可能,l应注意有101%左右已确诊为伤寒者,l在整个病程中抗体效价始终不升高,l这可能与早期应用抗生素、i免疫耐受和免疫缺陷有关。⑥1肥达反应特异性不强,l机体免疫功能紊乱、i结核、i败血症、i斑疹伤寒、i病毒性肝炎及部分急性血吸虫病患者,l可出现假阳性反应;⑦1血清溶血、i菌液过浓等均会影响结果,l菌液过期或产生自凝者不宜使用。

51.沙门菌偶尔还可引起肠道外的各种炎症,l如胆囊炎、i肾盂肾炎、i脑膜炎、i骨髓炎、i心内膜炎和内脏脓肿。

61.与志贺菌属相同的是,l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仅测试和报告沙门菌对氨苄西林、i一种喹酮类药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情况。对于胃肠外分离的沙门菌属还要测试并报告氯霉素及某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结果。对于胃肠外分离的沙门菌属,l奈啶酸耐药、i氟喹诺酮类敏感时,l用喹诺酮治疗可能出现临床治疗失败或延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