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参考范围】

是一类在人工培养时需要特殊营养物或条件,l临床分离较少见,l但可导致人类或动物严重感染的革兰阴性菌。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11.主要寄居于人和动物的咽喉和口腔黏膜,l少数见于生殖道,l能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及严重的继发感染。本属细菌对营养要求严格,l人工培养时必须供给新鲜血液才能生长而得名。目前嗜血杆菌属包括141个菌种,l其中91种寄居于人体,l分别是流感嗜血杆菌、i副流感嗜血杆菌、i溶血嗜血杆菌、i副溶血嗜血杆菌、i嗜沫嗜血杆菌、i副嗜沫嗜血杆菌、i副溶血嗜沫嗜血杆菌、i杜克雷嗜血杆菌、i惰性嗜血杆菌。

21.在美国,l所有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比例中约有451%能分离到流感嗜血杆菌,l大部分发生于小于61岁的婴幼儿。此菌是1个月~21岁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原因,l2~61岁间则与脑膜炎奈瑟菌的发生率相当,l在61岁以上儿童中并不常见.从脑膜炎病例得到的分离株超过901%属于有荚膜的b1血清型,l它具有传染性,l41岁或更小的接触者有继发感染的危险。利福平能减少口咽部对b1型流感嗜血杆菌的携带,l减少通过呼吸道传播,l因此有专家建议,l接触患有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的儿童应选择利福平进行预防。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急性中耳炎的最常见病因,lb1型流感嗜血杆菌还是会厌炎的最常见病因。流感嗜血杆菌在急性鼻窦炎感染中是主要的病原因子,l在成人和儿童中分别有20%~25%和36%~40%的急性鼻窦炎是由其引起。流感嗜血杆菌肺炎为大叶性、i节段性、i化脓性,l类似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菌血症则是b1型流感嗜血杆菌急性感染的常见及早期表现。流感嗜血杆菌也能引起心内膜炎,l但副流感嗜血杆菌、i嗜沫嗜血杆菌、i副嗜沫嗜血杆菌是嗜血杆菌中最常在心内膜炎和血管内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菌种。

31.副流感嗜血杆菌是口咽和鼻腔的正常寄生菌,l正常人中10%~25%可以分离出,l它还能引起其他类型的感染,l如支气管炎、i鼻窦炎、i肺炎、i脓胸等。

41.埃及嗜血杆菌(目前认为它是流感嗜血杆菌的一个生物变种)可引起急性结膜炎,l俗称“红眼病”,l有高度传染性。

51.溶血嗜血杆菌、i副溶血嗜血杆菌、i副溶血嗜沫嗜血杆菌全部是呼吸道正常菌群,l很少与感染有关。

61.1杜克雷嗜血杆菌是软下疳的致病因子,l与梅毒的主要损害,11“(硬)下疳”不同的是,l软下疳的皮损边缘破烂、i柔软,l而不像梅毒下疳那样边缘清楚,l有硬结。软下疳的实验室检测可分为杜克雷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i直接涂片、i组织病理学检查、iPCR1等方法。直接涂片法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简便快速,l但假阴性与假阳性率高,l只宜作初步检查。培养法比涂片可靠,l获得菌可作进一步鉴定,l是目前常用的方法。PCR1法也是检测生殖器溃疡病中杜克雷嗜血杆菌较有价值的方法之一。软下疳组织病理学比较特殊,l典型者有诊断意义,l其中央为溃疡,l溃疡边缘表皮增生,l溃疡下方呈现31个炎症带,l垂直排列。

71.治疗嗜血杆菌感染通常首选青霉素类。对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监测通常只需检测β-内酰胺酶,l以及进行氯霉素的耐药性检测,l而不需要检测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lβ-内酰胺酶试验可以成为检测细菌对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耐药性的快速方法。β-内酰胺酶阳性提示对青霉素、i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均耐药。在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时,l每一个平板中应取11个以上的菌落进行检测(推荐进行101个菌落的检测),l这一点至关重要:i因为可以从同一个患者样本中同时分离出β-内酰胺酶阳性或阴性的菌株。

81.需注意的是:i有21%~41%的流感嗜血杆菌由于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改变,lβ-内酰胺酶阴性而氨苄西林耐药(BLNAR1株),l这类菌株对超广谱和广谱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也降低,l应认为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i氨苄西林/舒巴坦、i头孢克洛、i头孢呋辛等,l即使一些BLNAR1株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