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e,MP)

【参考范围】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11.肺炎支原体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可占到所有肺炎病例的201%~301%。易感对象主要是5~191岁的儿童和年轻人。但近年来发现651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生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151%是MP1引起的,l51岁以下的婴幼儿也可发生感染,l且这些人群一旦发病,l症状往往更为严重。支原体肺炎同时具有地方性和周期性流行的特点,l流行周期一般为3~71年。在流行高峰时,l其发病率可达到肺炎总发病率的701%~801%。MP1感染可发生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l没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征。

21.1MP1没有细胞壁,l因此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l磺胺类一般对其也没有作用,l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大环内脂类,l也可选用四环素类(老年人)和喹诺酮类。

31.由于MP培养耗时长(2~31周),l对标本运送及培养基的要求高,l且敏感性一般,l而抗原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虽有报道,l但尚无成熟的试剂盒,l故病原学检测方法目前很少用作临床常规检测,l但对流行病学调查有一定意义。

41.血清学检测是目前MP1临床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MP1感染后,l可用各种血清学试验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l其中IgM1或IgA1水平升高提示MP的新近感染,l但阴性时并不能排除MP感染的可能性。单份血清测定出现高滴度的IgG1或双份血清测定(前后间隔2周)出现IgG1滴度4倍以上升高的也提示MP的新近感染。单测一种类型的抗体往往会出现漏检的情况,l因此,l应同时检测几种类型的抗体,l有疑问时还应通过双份血清测定观察抗体转化情况以进行明确诊断。

51.冷凝集试验(cold1agglutination1test):i是以前常用的MP检测方法。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常可出现高效价的寒冷凝集素(一种IgM1类非特异性抗体),l在0~1011的寒冷情况下,l能与O型人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的膜抗原结合产生凝集现象。大多在发病后1~21周开始出现,l以后继续增高,l于病程3~41周达到高峰,l61周后逐渐下降,l2~31个月后消失。寒冷凝集素效价≥1:i321l或间隔1周以上的21次血清效价有41倍以上增长,l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参考意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差,l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i腮腺炎、i流感等也可出现冷凝集素滴度的非特异性升高,l而敏感性不足501%。该方法目前已趋于淘汰。另外,l试验时必须及时分离血清,l决不能在411冷藏后分离。切勿将待测血液标本留置2011以下,l室温低于2011时应注意放3711分离。

61.其他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i补体结合试验(正常参考值<11:i81)特异性优于冷凝集试验,l但由于测定的主要是IgM1l因此敏感性偏低;酶免疫测定应强调同时检测IgG1和lgM1(或IgA1)1l以提高敏感性;快速检测以金标法最为常见,l也应强调同时检测IgG1和IgM1(或IgA1)1l只测定IgM1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l而且快速方法一般只能得到定性结果,l这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