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 1~3 型)
【临床意义】
11.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l引起暂时性或弛缓性肢体麻痹,l故亦称小儿麻痹症,l多见于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l粪便中排毒量大,l人群普遍易感,l但临床上951%以上为隐性感染,l部分患者有轻度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l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仅占极少数。
21.病后对同型病毒具有牢固的免疫力。由于不同型间具有部分共同抗原,l所以对异型也有低滴度保护力。我国自19861年实行2月龄开始连服3次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TOPV)1后,l发病率持续下降。
31.病原学诊断有病毒分离,l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核酸杂交、iPCR、i寡核苷酸指纹图谱、i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FLP)分析等,l血清学试验如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等(急性期和恢复其抗体滴度有41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l还可采用ELISA或IFA1法进行快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