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B encephalitis virus )

【参考范围】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11.简称乙脑病毒,l曾被称为日本脑炎病毒。人感染乙脑病毒后,l绝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l只有少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l发生脑炎。严重者病死率高,l幸存者可留下神经性后遗症。

21.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l很少变异,l不同地区、i不同时期分离的病毒株之间无明显差异,l应用疫苗预防的效果良好。近101年来,l我国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l但每年仍有21万~41万病例。以儿童居多,l发病集中在101岁以下,l尤以2~61岁儿童发病率高,l病死率为5%~20%。由于疫苗的应用,l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

31.乙脑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我国的流行季节主要在夏季。主要传染源是(幼)猪,l其次是鸟和驴。蚊是传播媒介,l也是病毒的长期贮存宿主,l可带病毒过冬。三代喙库蚊是传播乙脑最强的蚊种。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脑的关键。

41.乙脑病毒分离条件要求严格,l临床应用价值不大。现多采用血清学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人体感染乙脑病毒后约1周出现特异性IgM抗体,l第21周达到高峰,11IgG抗体在感染2周后出现,l持续时间可达5~15年,l均为中和抗体。脑脊液中IgM出现早于血清,l有早期诊断价值。现在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免疫酶技术、i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等,l原来的血凝抑制试验、i补体结合试验等由于操作繁琐、i影响因素多等原因已渐被临床实验室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