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
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下移脱出于肛门外。发病与多次分娩、长期腹泻、便秘、排尿困难等因素有关。早期临床表现为排粪时有肿物脱出,但可自...

直肠肛管狭窄
直肠及肛管管腔变小。见于先天性畸形、直肠肿瘤、直肠手术后以及直肠外伤、放疗、炎症等。表现为排便困难、便秘。直肠指检可了解狭窄部位...

肛门
消化管的末端。肛门周围的皮肤形成辐射状的皱襞,其中含有较多的汗腺和皮脂腺。肛门具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可以随意控制排便。


俗称“痔疮”,为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突出的曲张静脉团。20~40岁男性较多见。发病与便秘、妊娠及分娩、门静脉高压、盆腔或直肠肿瘤等因...

内痔
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的痔上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临床主要症状为排便时或便后流出鲜血,较大的内痔伴有脱垂。可分三期...

外痔
痔疮的一种。痔块位于直肠齿状线下方,症见局部皮瓣赘生,表面为皮肤覆盖,由下静脉丛曲张形成。单纯性外痔多无明显症状,或肛门部有异...

混合痔
内外痔同时存在形成的痔疮。此时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沟通,痔块同时生于直肠黏膜下和肛门皮肤下。临床表现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局部可见...

血栓性外痔
曲张静脉团内有血栓形成的外痔。常可因排便或用力活动使静脉破裂,导致在肛周围组织内形成血肿。初起硬、不活动,肛旁疼痛剧烈,并有触...

脱出痔
脱出到肛门口外的内痔或混合痔。可引起局部炎症、出血或溃疡。如脱出痔未能及时复位,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可导致痔的嵌顿、血栓形...

肛裂
肛管的溃疡。其发生与肛管损伤、肛窦感染有关。病灶多位于肛管后中线,皮肤呈纵梭形裂开,边缘较齐整。临床表现为排便时及排便后剧烈疼...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