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道
位于颞骨岩部内的骨性管道,平均长约10 mm,垂直径约5.9 mm。内耳道内有面神经、听神经、中间神经及迷路动、静脉通过。

茎突
位于颞骨鼓部下方的中段、乳突之前,呈细长形伸向前下方的骨片。平均长约2.5cm。在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面神经管即由此出颅骨。婴幼...

乳突
为鼓室和鼓窦的骨性外扩部分。其上、后壁分别与颅中窝和颅后窝相邻,中耳乳突炎病变可经此扩散到颅内,造成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鼓窦
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内覆有纤毛黏膜上皮,前与上鼓室、后与乳突气房相连,出生时即存在,是乳突切除术中的重要标志之一。

咽鼓管
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位于颞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颈内动脉管的外侧,上方仅有薄骨板与鼓膜张肌相隔,成人全长约35 mm。具有维持中...

内耳
埋藏于颞骨岩部,结构复杂而精细的耳解剖部分之一,又称“迷路”。由骨性的骨迷路与包含有听觉和位觉感受器的膜迷路两部分所构成。包括...

耳痛
以耳内或耳周疼痛为特点的一种临床症状。可分为原发性耳痛和继发性耳痛。

原发性耳痛
由耳部本身疾病所引起的耳痛。常见疾病有炎症、耵聍栓塞或外耳道异物、外伤(包括耳气 压损伤)、肿瘤等。

继发性耳痛
由耳部邻近或远隔器官疾病,通过神经反射而引起的耳痛,也叫反射性耳痛。常由口腔、咽喉、颡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等引起。“反射性耳...

耳痒
使人产生搔耳、挖耳欲望的感觉。剧烈而顽固的耳痒可由多种耳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常见的疾病有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