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又称“奋森龈炎”。为规范名词。指一种由梭状杆菌和奋森螺旋体引起的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坏死性炎症。好发于青壮年,l以男性多见。表现为特异性腐败性口臭,l范围不等的牙龈边缘区域产生灰黄或褐色的条状假膜,l继而坏死剥脱,l牙龈正常形态消失。本病好发于前牙,l可伴流涎、i疼痛、i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急性期如未能及时治疗且患者抵抗力低时,l坏死还可波及与牙龈病损相对应的唇、i颊侧黏膜上,l而成为“急性坏死性龈口炎”。在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者还可合并感染产气荚膜杆菌,l使面颊部组织迅速呈黑色坏死,l甚至穿孔,l称为“走马牙疳”。治疗应除去坏死组织,l多采用以青霉素为主的抗生素和维生素C,l局部用氧化剂溶液冲洗和反复含漱。“奋森龈炎”即“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急性坏死性龈口炎”或“走马牙疳”参见“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