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主要用于轻症的焦虑、i紧张和失眠,l由于作用较弱,l在抗焦虑症方面已逐渐被苯二氮卓类所取代。
【药理】
(1)药效学:i本品的作用机制不明,l动物实验提示作用中枢神经多个部位,l包括丘脑和边缘系统。
(2)药动学:i口服后吸收良好。在体内分布较均匀,l肝、i肺、i肾中较多,l大脑、i小脑、i中脑都有。口服后2~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lt1/2约为10小时。在肝脏内代谢,l经肾脏排泄,l约8%~19%为原形。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为嗜睡。
(2)老年人常伴有血压下降。
(3)少数人产生过敏反应,l轻者可见荨麻疹或其他皮疹,l重者出现紫癜、i药热、i水肿及支气管痉挛。
(4)偶见严重骨髓造血功能障碍,l引起白细胞减少、i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再生障碍性贫血。
(5)长期用药有成瘾性,l停药后可产生撤药综合征,l表现为失眠、i呕吐、i震颤、i肌肉抽搐、i焦虑、i动作失调等,l甚至出现幻觉、i惊厥。
(6)可使脑电图快波增多。
【禁忌证】
(1)卟啉病患者禁用。
(2)对其他氨基甲酸酯衍生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氨基甲酸酯(Carbamate)衍生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l对本品也过敏。
(2)能穿透胎盘,l在妊娠初期3个月服用本品,l有促使胎儿致畸的危险,l孕妇应慎用。
(3)能分泌入乳汁,l浓度可达血浆中的2~4倍。乳母服用可使乳儿过度镇静。
(4)对诊断的干扰:i本品可影响尿液中类固醇测定结果,l可提高17-酮类固醇、i17-羟皮质类固醇等测定值。酚妥拉明试验可出现假阳性。
(5)下列情况应慎用:i①有药物滥用和成瘾史者;②癫痫大发作可能加重;③肝、i肾功能损害。
(6)过量急性中毒,l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深度抑制,l意识丧失、i低血压、i休克、i呼吸抑制,l重则可致死。致死量的范围差异很大,l有吞服12g即死的,l也有40g仍无恙的。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全麻药、i中枢性抑制药、i单胺氧化酶抑制药、i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同用时,l均可增效,l本品的中枢性抑制作用也更明显。
【给药说明】
(1)长期应用后如欲停药必须逐渐减量,l以避免产生撤药综合征。
(2)服药期间慎用酒类或其他中枢性抑制药,l出现头晕、i眼花、i嗜睡等症状时应停药或减量。
(3)大剂量长期服用可成瘾。
【用法与用量】
(1)成人常用量:i一次0.4g,l睡前服,l或0.2g,l一日1~3次。年老体弱者适当减量。
(2)儿童常用量:i6岁以下小儿不用。6~12岁,l一次0.1~0.2g,l睡前服,l或0.1g,l一日2~3次。
【制剂与规格】
甲丙氨酯片:i(1)0.2g;(2)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