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①用于胃、i十二指肠溃疡,l并可与抗生素合用治疗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②用于反流性食管炎。⑧卓-艾综合征。④本药静脉注射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的治疗,l如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
【药理】
(1)药效学:i本药为质子泵抑制药,l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l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l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l即胃壁细胞质子泵(H+-K+-ATP酶)所在部位,l并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l然后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的巯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l生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的复合物,l从而抑制该酶活性,l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腔中,l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l使胃液中的胃酸量大为减少,l对基础胃酸分泌和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此外,l由于本药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l故本药的抑酸作用时间长,l待新的质子泵形成后,l才能恢复其泌酸作用。实验证明,l本药对基础胃酸分泌和由组胺、i五肽促胃泌素及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l对H2受体阻断药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引起的胃酸分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本药,l其抗酸作用可维持24小时之久,l多次口服(1周)可使基础胃酸和五肽促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70%~80%,l随着胃酸分泌量的明显下降,l胃内pH值迅速升高,l一般停药后3~4天胃酸分泌可恢复到原有水平。本药对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2)药代学:i本药口服经小肠迅速吸收,l1小时内起效,l食物可延迟其吸收,l但不影响吸收总量。不同的给药方法、i剂型及给药次数均可影响体内药物的血药浓度及生物利用度。本药单次给药时生物利用度约为35%,l反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可达60%。口服后0.5~7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l达峰浓度为0.22~1.16mg/L,l曲线下面积(AUC)为0.39~2.78mg/(L?h)。本药吸收入血后主要和血浆蛋白结合,l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6%。本药可分布到肝、i肾、i胃、i十二指肠、i甲状腺等组织,l到达平衡后分布容积为0.19~0.48L/kg,l与细胞外液相当。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l但易透过胎盘。本药在体内完全被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催化而迅速氧化代谢,l至少有6种代谢产物,l主要有5-羟奥美拉唑,l奥美拉唑砜和少量奥美拉唑硫醚。本药在体内几乎完全以代谢方式进行消除,l血浆消除半衰期为0.5~1小时,l慢性肝病患者约3小时;血药浓度在给药4~6小时后基本消失,l其中约有72%~80%的代谢物经肾脏排泄,l另有18%~23%左右的代谢物由胆汁分泌,l随粪便排出。无论单次或多次给药,l奥美拉唑的氧化代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l主要表现为某些个体对药物羟化代谢能力低下或有缺陷,l使原型药物消除缓慢,l消除半衰期延长而AUC明显增加。
【不良反应】
本药耐受性良好,l不良反应少。
(1)消化系统:i可有口干、i轻度恶心、i呕吐、i腹胀、i便秘、i腹泻、i腹痛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可有升高,l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l大多不影响治疗。另有国外资料报道在长期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2)神经精神系统:i可有感觉异常、i头晕、i头痛、i嗜睡、i失眠、i外周神经炎等。
(3)代谢/内分泌系统:i长期应用奥美拉唑可导致维生素β12缺乏。
(4)致癌性:i动物实验表明奥美拉唑可引起胃底部和胃体部主要内分泌细胞-肠嗜铬细胞增生,l长期用药还可发生胃部类癌。
(5)其他:i可有皮疹、i男性乳房发育、i溶血性贫血等。
【禁忌证】
(1)对本药过敏者。
(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3)婴幼儿。
【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老年人使用本药不需要调整剂量。
(3)尽管动物实验中并未发现本药对孕妇有不良影响,l或对胎儿有毒性或致畸作用,l但建议妊娠期妇女尽可能不用。
(4)尽管动物实验中并未发现本药对哺乳期妇女有不良影响,l但建议哺乳期妇女尽可能不用。
(5)药物对诊断的影响:i①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l使胃内pH值升高,l反馈性地使胃黏膜中的G细胞分泌促胃泌素,l从而使血中促胃泌素水平升高;②奥美拉唑可使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出现假阴性,l其机制可能是奥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应在奥美拉唑治疗后至少4周才能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的项目:i①疗效监测。治疗消化性溃疡时,l应进行内镜检查了解溃疡是否愈合;治疗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时,l可在治疗完成后4~6周进行UBT试验,l以了解Hp是否已被根除;治疗卓-艾综合征时,l应检测基础胃酸分泌值是否小于10mEq/h(即治疗目标)。②毒性监测。应定期检查肝功能;长期服用者,l应定期检查胃黏膜有无肿瘤样增生,l用药超过3年者还应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7)治疗胃溃疡时,l应首先排除癌症的可能后才能使用本药。因用本药治疗可减轻其症状,l从而延误诊断。
(8)为防止抑酸过度,l在治疗一般消化性溃疡时,l建议不要长期大剂量地使用本药(卓-艾综合征时除外)。
【药物相互作用】
(1)奥美拉唑可提高胰酶的生物利用度,l增强其疗效;两者联用对胰腺囊性纤维化引起的顽固性脂肪泻及小肠广泛切除术后功能性腹泻有较好疗效。
(2)对Hp敏感的药物(如阿莫西林等)与奥美拉唑联用有协同作用,l可提高清除Hp的疗效。
(3)奥美拉唑具有酶抑制作用,l与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双香豆素、i华法林、i地西泮、i苯妥英钠、i硝苯地平等)合用时,l可使后者的半衰期延长,l代谢减慢。但在一般临床剂量下,l本药所起的作用不大,l对茶碱和安替比林的药动学影响要比西咪替丁小得多,l对华法林的影响也无临床意义。
(4)奥美拉唑与钙拮抗药联用时,l两药体内清除均有所减慢,l但无临床意义。
(5)奥美拉唑可抑制泼尼松转化为活性形式,l降低其药效。
(6)奥美拉唑可造成低酸环境,l使地高辛较少转化为活性物,l降低其疗效。服用奥美拉唑及其停药后短时间内应调整地高辛剂量。
(7)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可影响铁剂吸收。
(8)奥美拉唑可使胃内呈碱性环境,l使四环素不易吸收,l氨苄西林和酮康唑吸收亦减少,l血药浓度降低。
(9)奥美拉唑可影响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l机制不明。
(10)奥美拉唑可改变胃内pH值,l从而使缓释和控释制剂受到破坏,l药物溶出加快。
(11)奥美拉唑抑制胃酸使胃内细菌总数增加,l致使亚硝酸盐转化为致癌性亚硝酸;联用维生素C或E,l可能限制亚硝酸化合物形成。
(12)使用三唑仑,l劳拉西泮或氟西泮期间,l给以奥美拉唑可致步态紊乱,l停用一种药即可恢复正常。
【给药说明】
(1)本药的口服制剂是缓释胶囊或肠溶片,l服用时需注意不要咬碎,l以防止药物颗粒过早在胃内释放而影响疗效。
(2)本药用于治疗卓-艾综合征时,l其治疗目标是使基础胃酸分泌值下降到10mEq/h以下。
(3)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时,l先把10mL专用溶剂完全抽出,l然后打进有冻干药物的小瓶内,l溶化后即组成静脉注射液,l应在4小时内使用。推注速度不宜过快(每40mg不可少于2.5分钟)。
配制静脉滴注液时,l可将专用溶剂注入冻干粉小瓶内溶解药物后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l40mg奥美拉唑稀释后滴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用药过量的表现:i包括视物不清,l意识模糊,l出汗,l嗜睡,l口干,l颜面潮红,l头痛,l恶心及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
(5)用药过量的处理:i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奥美拉唑不易被透析,l如果意外过量服用应立即处理。
【用法与用量】
成人常用量
(1)口服给药:i①胃、i十二指肠溃疡:i一次20mg,l清晨一次服。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为2~4周,l胃溃疡的疗程为4~8周。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者可用一次20mg,l一日2次或一次40mg,l一日一次。②反流性食管炎:i一日20~60mg,l一日1~2次,l晨起顿服或早晚各一次,l疗程通常为4~10周。③卓-艾氏综合征:i初始剂量为一次60mg,l一日一次,l以后酌情调整为一日20~120mg,l其疗程视临床情况而定。90%以上患者用一日20~120mg的剂量即可控制症状。如剂量大于一日80mg,l则应分二次给药。
(2)静脉注射:i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时,l可予静脉注射,l一次40mg,l每12小时一次,l连用3天。首次剂量可加倍。
(3)静脉滴注:i出血量大时可用首剂80mg静脉滴注,l之后改为每小时8mg维持,l至出血停止。
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l必要时剂量减半。
【制剂与规格】
奥美拉唑片:i(1)10mg;(2)20mg。
奥美拉唑缓释胶囊:i(1)10mg;(2)20mg。
注射用奥美拉唑:i40mg。
注释:i2009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仅限于口服常释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