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酮碘(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为一种应用较普遍的碘附。碘附(Iodophors或碘伏)是指元素碘和聚合物载体相结合的一种疏松复合物。这种载体不仅有助于增强碘的溶解度,l而且为持续释放碘提供一个贮存库,l其中80%~90%的结合碘可解聚释放出游离碘,l发挥杀菌作用。

严格意义上说碘附是指碘与任何载体相结合的一大类物质(聚维酮碘应属于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因此碘附类药物可根据载体的种类不同,l或因碘与载体结合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品种。可作为碘附载体的化合物有很多,l如表面活性剂、i聚合物、i淀粉水解产物、i某些氨基酸等,l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聚乙烯吡咯烷酮、i聚乙二醇、i聚氧乙烯醚、i聚乙烯醇等。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以络合碘、i碘附命名的碘制剂,l或将聚维酮碘(PVP-I)等同于碘附(或碘伏)来标示。这种提法是不够准确的。

【适应证】

本品用于皮肤消毒、i黏膜冲洗,l医务人员刷手、i泡手,l注射、i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细菌性感染,l如治疗烫伤、i滴虫性阴道炎、i真菌性阴道炎、i化脓性皮肤炎、i皮肤真菌感染等;也用于公共卫生和食品工业中的消毒。

【药理】

(1)药效学:i本品是碘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l经反应生成的聚维酮碘复合物。以干燥体计算含有效碘9%~12%。PVP性质稳定,l有极好的生理惰性和生物相容性,l具有成膜、i黏合、i解毒、i慢性释放以及水溶性强的特点,l对微生物降解性良好,l是广谱杀菌剂。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l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结合,l而使菌体的蛋白质和酶受到破坏,l微生物因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而死亡。聚维酮碘为广谱强效杀菌剂,l对细菌、i病毒、i真菌、i原虫和芽胞都有效,l大多数微生物不会对元素碘耐药。

(2)药动学:i正常个体外用很少会吸收,l但可通过阴道黏膜吸收并在乳汁中浓缩,l乳汁中的浓度要比母体血清浓度高8倍。

【不良反应】

可引起过敏反应和对皮肤、i黏膜的刺激,l但比碘的刺激要轻。不良反应罕见,l然而,l外用于婴儿可能导致碘的明显吸收(也包括用于孕妇和乳母后的吸收),l局部刺激、i痒和烧灼感是常见的反应,l大面积和长期应用偶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烧伤严重的病例会有代谢性酸中毒,l大面积烧伤患者也有肝损伤的报告,l其他不良反应有接触性皮炎、i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碘中毒。

【禁忌证】

对碘或聚维酮碘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FDA孕妇用药为C类。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应慎用。仅可外用。烧伤面积大于20%者、i大的开放性伤口、i用锂治疗的患者、i肾衰(因本品有代谢性酸中毒和肾毒性等潜在危害)、i甲状腺疾病患者不宜局部或长期用。建议不要用于烧伤患者或肝功不良者(导致SGOT水平升高,l特别是大面积烧伤者)。对患有非毒性胶状甲状腺瘤病人不适用。

(2)本品10%水溶液pH值为1.5~5,l避光保存。

(3)临床应用毒性监测参数:i蛋白结合率、i肾功、i电解质,l因为通过聚维酮碘可吸收碘,l对用本品的新生儿应每7~10天测定T4和TSH;早产儿有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高危性,l一般不用于极低体重的新生儿。婴儿外用本品可见碘明显的经皮吸收,l故应慎用于婴儿,l因为血浆碘升高可能干扰代谢和甲状腺功能、i增加肾衰的危险。

【药物相互作用】

(1)在高pH值下杀菌活性降低。本品与过氧化氢混合可引起爆炸。

(2)不宜与碱性溶液及还原性物质合用。

(3)有机物能影响本品的消毒,l故不应用于含有机物的排泄物消毒。对铜、i铝、i银等金属有一定腐蚀作用,l对镀锡和不锈钢制品不产生腐蚀,l故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给药说明】

对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使用于大面积时应谨慎。

(1)本品如无特殊标记,l一般不得加温使用,l因加热可能会导致碘与溶解的氧作用引起碘浓度的降低,l也可能由于水份蒸发而导致碘浓度增加。

(2)与室温25℃相比,l10%的本品贮于32℃环境中,l杀菌效果无差异,l但患者对温热状态顺应性更好些,l在行无痛麻醉下(经腹壁)羊膜穿刺术时可考虑温热本品。

(3)消毒时,l若存在有机物,l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

尽管生理盐水可能有弱抗菌作用,l但尚无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稀释聚维酮碘何者更好的对比数据,l厂家建议用无菌去离子水稀释本品。

【用法与用量】

【制剂与规格】

聚维酮碘溶液:i(1)5%100ml(2)5%500ml;11(3)1%500ml;11(4)0.5%60ml(浓度为按有效碘计)。

聚维酮碘软膏:i10g:i1g。

聚维酮碘栓剂:i0.29g

聚维酮碘凝胶:i(1)5g:i0.25g;(2)5g:i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