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通过经皮穿刺股动脉或静脉,l将封堵器经输送鞘管置入未闭动脉导管内,l恢复或改善其血流动力学状态。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是Amplatzer法及可控弹簧栓子法。

【适应证】

1.Amplatzer法

(1)左向右分流的PDA不合并须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者;PDA最窄直径≥2.0mm;年龄通常≥6个月,l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2.可控弹簧栓子法

(1)左向右分流的PDA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者;PDA最窄直径:i应用单个Cook栓子≤2.0mm;单个pf1m栓子≤3mm。年龄通常≥6个月,l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禁忌证】1111

1.Amplatzer法

(1)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

(2)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

(3)败血症,l封堵术前1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4)活动性心内膜炎,l心内有赘生物。

(5)导管插入途径有血栓形成。

2.可控弹簧栓子法

(1)窗形PDA。

(2)余同上。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药品:il%利多卡因、i肝素、i造影剂及各种抢救药品。

(2)器械:i血管穿刺针,l动脉鞘管,l0.035"加硬导引钢丝(长260cm)及0.035"(145cm长)直头导丝。猪尾形导管及端侧孔导管。美国AGA公司生产直径5/4~16/141mm1Amplatzer封堵器;5~8F输送鞘。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直径6/4~22/24mm,l7~12F输送鞘。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直径为3mm(5圈)、i5mm(5圈)、i6.5mm(5圈)及8mm(5圈)可控弹簧栓子(防磁或不防磁);5F1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

(3)C形臂心血管造影机。

(4)多导生理记录仪、i心脏监护仪、i临时起搏器和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5)备用氧气及气管插管等器械。

(6)病史及体检,l询问有无对金属过敏史。

(7)相关化验检查。

(8)心电图、iX线胸片、i超声心动图。

(9)备皮及碘过敏试验。

(10)术前4h禁食水。

(11)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手术方法

(1)诊断性心导管术

局麻或全麻下(婴幼儿)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l穿刺股动脉行降主动脉左侧位或右前斜位造影,l测量PDA直径,l了解其形态及位置。

(2)操作步骤

①Amplatzer法:i静脉推注肝素50U/kg。先用端侧孔导管将0.035"加硬导引钢丝(长260cm)从肺动脉侧经PDA送入降主动脉,l然后保留加硬导丝,l撤出端侧孔导管,l再沿加硬导丝将输送鞘管送至降主动脉。选择比所测PDA最窄直径大2~4mm的封堵器(小儿可达6mm),l将其安装于输送钢丝的顶端,l透视下沿输送鞘管将其送至降主动脉。待封堵器的固定盘完全张开后,l将输送鞘管及输送钢丝一起回撤至PDA的主动脉侧。然后固定输送钢丝,l仅回撤输送鞘管至PDA的肺动脉侧,l使封堵器的腰部完全卡于PDA内。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l若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i形状满意,l无或仅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l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l可操纵旋转柄将封堵器释放,l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②可控弹簧栓子法

经股静脉顺行法:i穿刺右股静脉插入端孔导管经PDA入降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栓子经导管送人降主动脉,l将3~4圈栓子置于PDA的主动脉侧,l3/4~1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l若证实封弹簧栓子位置合适、i形状满意、i无残余分流时,l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栓子释放。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经股动脉逆行法:i穿刺右股动脉插入端孔导管经PDA入肺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栓子经导管送入肺动脉,l将3/4~1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l其余几圈置于PDA的主动脉侧。若弹簧栓子位置、i形状满意后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栓子释放。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l成功后撤出导管,l压迫止血。

【术后处理】

1.穿刺侧肢体制动6h,l卧床20h,l局部沙袋压迫6h。

2.用抗生素3d。

3.术后24h、i1、i3、i6及12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i心电图及X线胸片。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溶血11应尽量完全堵闭PDA,l避免产生喷射性残余分流。一旦发生溶血多采用非手术疗法,l包括应用激素、i碳酸氢钠等,l酌情输血;也可采用可控弹簧栓子再次封堵;若无奏效且患者病情有恶化之趋势应行外科手术。

2.封堵器脱落11操作要规范,l封堵器定位要准确。发生封堵器脱落应酌情采用异物钳夹取;若不成功则行手术处理。

3.主动脉及肺动脉夹层11为预防其发生,l应轻柔操作,l一旦发生视病情采取非手术治疗、i带膜支架置入或外科手术;若为肺动脉夹层也可尝试经动脉侧送导丝建立股动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l然后进行封堵。

4.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11若有明显压差应更换或取出封堵器。

5.残余分流少量残余分流可随访观察;中量以上残余分流应行再次封堵术或外科处理。

【注意事项】

1.直径≥14mm的PDA常合并较重的肺动脉高压,l其操作困难,l成功率低,l并发症多,l应慎重。目前多采用国产PDA封堵器或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大直径的PDA。

2.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PDA封堵,l术前应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l若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1.3;股动脉血氧饱和度>90%;可考虑行封堵术治疗。首先进行封堵试验,l采用球囊或直接用封堵器封堵,l若肺动脉压下降(30mmHg以上或降低幅度为原来压力的20%以上),l主动脉压力无下降及股动脉血氧饱和度上升,l病人无不良反应,l且造影显示无或仅微量残余分流时,l可释放封堵器。但应注意避免过大封堵器造成的主动脉弓降部及左肺动脉狭窄;另外,l术中操作要轻柔,l一旦不成功应保证将封堵器顺利收回鞘管内,l以防止损伤PDA及发生肺动脉夹层等。如试封堵后肺动脉压不下降反而升高,l或心率变慢,l主动脉压下降,l病人感胸闷、i气短、i胸痛、i头晕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l应立即收回封堵器。然后严密观察病情,l酌情处理。

3.高龄病人的PDA封堵,l有时可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疾患,l尽管封堵术前肺动脉压力低于主动脉压力,l但升主动脉及股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低于正常(不能用1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向左分流来解释)。即使试验性封堵术后股动脉血氧饱和度仍不能恢复正常,l此时若肺动脉压力下降满意,l病人无不良反应也可进行永久封堵,l不过应密切随访。

上述两种情况临床经验有限,l须积累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评价其中远期效果。

4.对于PDA合并其他可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畸形者,l可酌情同期或分期行介入治疗。而对于PDA合并其他不适合介入治疗但暂时又不宜或不需要外科手术者,l如小儿轻度主动脉瓣病变或细小冠状动脉瘘等,l可先行PDA封堵术,l对合并畸形随访观察,l酌情择期外科处理或介入治疗。

5.直径<1.5mm的细小PDA,l除有个别发生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的潜在危险外,l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因此,l这部分病人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目前尚有争议。若主动脉造影后发现PDA的部位及形状较易采用弹簧栓子封堵术,l多主张一并介入治疗。而对那些导管甚至导丝都不能通过的细小PDA,l其部位及形状也不适合封堵术或介入治疗有一定难度者,l可随访观察。少数采用明胶海绵或自体血栓形成法封堵特殊细小PDA获得满意的效果,l但需积累更多病例及进行长期随访加以评价。

6.若从肺动脉侧经PDA送导丝入降主动脉困难时,l可尝试经动脉侧送导丝建立股动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l然后进行封堵。

7.术后不须服抗凝药。

8.对过敏体质或对金属过敏者,l封堵术前应行镍钛金属过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