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镜检查

急诊内镜的时限,l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l从发病后12~72h以内,l均有报道。目前认为发病后48h内进行内镜检查视为“急诊内镜”。

【适应证】

1.消化道出血止血;

2.明确腹痛原因;

3.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

4.胃内、i胆道蛔虫内镜下取出;

5.十二指肠溃疡穿孔、i腹部外伤的腹腔镜下手术;

6.乙状结肠扭转内镜下复位;

7.肠套叠内镜下整复;

8.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胆管引流(ERBD);

9.胆总管结石嵌顿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

10.急性重症胰腺炎内镜下胰管引流(ERPD)。

【禁忌证】

1.严重心脏病,l如严重心律紊乱、i心肌梗死急性期、i心力衰竭;

2.严重肺部疾病、i哮喘、i呼吸衰竭;

3.腐蚀性食管损伤,l食管穿孔;

4.急性咽喉疾病内镜不能插入者;

5.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术前准备】

1.器材准备

(1)电子内镜系列:i为主要急诊内镜诊治工具。根据适应证选择相应的内镜配件。

(2)其他重要设备和器材:i血压计、i心电图机等监护仪器,l氧气,l气管插管,l急救药品及常备药物,l输液器等。

2.技术准备11急诊内镜要求操作医师有熟练的技巧和一定的临床经验,l其助手和护理人员应配合默契,l故都应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

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前,l必须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i方法、i时间及并发症,l履行签字手续。要解除患者的顾虑。

4.对全身状态的了解与处理

(1)生命体征:i注意有无休克,l如有皮肤苍白、i出冷汗、i呼吸困难、i脉搏扪不清,l收缩期血压低于13.3kPa(100mmHg),l心率超过100/rain,l血气分析BE在-7mmol/L以下;尿量减少(25ml/h以下),l应迅速纠正休克,l再进行内镜操作。

(2)详细收集病史,l做必要的物理检查。

(3)常规辅助检查,l包括生化检验、i心电图检查、i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等。

5.术前处理

(1)上消化道急诊内镜检查一般不必洗胃,l但有大量凝血块者,l宜用去甲肾上腺素盐水300m1(4~8mg/d1)洗胃后再插入内镜。肠镜检查前可用500~11000ml微温生理盐水灌肠。但中毒性巨结肠、i肠梗阻、i消化道穿孔者禁忌灌肠。

(2)拟进行高频电凝操作时,l要摘下患者手表和金属饰物。

(3)必要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护,l防止检查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吸,l置胃管抽吸出胃液。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体位以左侧卧位为主,l必要时可变换体位。

2.操作轻柔、i细心,l适当送气、i送水,l边观察边循腔进镜,l勿暴力强行通过。有消化道出血者,l插镜中反射性呕吐可造成再出血。尤其是食管静脉曲张和贲门撕裂症患者大量注气可引起出血。腔内积血过多时,l可通过活检钳孔道注入100ml生理盐水冲洗、i吸出,l变换体位,l使血液移走,l减少盲区。有明显出血或新鲜血块者,l更应边冲洗边仔细观察。特别警惕有无Dieula:ifoy溃疡、i食管毛细血管扩张症、i胃窦血管扩张症。病变被血痂覆盖时,l应取生理盐水或过氧化氢冲洗,l确认有无活动性出血。

3.麻醉状态下操作时,l胃肠皱褶明显,l注意隐藏病灶。

4.上消化道出血者,l内镜应常规到达十二指肠乳头,l注意该部有无出血,l以免漏诊胆道出血(如胆囊炎后胆囊小动脉瘤破裂)。大肠镜检查一般10min可达回盲部,l注意有无持续性出血,l留意大肠血管性病变有一过性出血特点,l对初诊病例要仔细观察,l必要时重复检查(如升结肠憩室出血)。

5.熟悉常用的急诊内镜止血方法,l包括局部注射止血剂、i硬化剂、i结扎血管,l凝固止血(微波、i高频电凝、i激光、i射频等)和钳夹止血等方法。

【注意事项】

术后除按内镜检查术常规处理外,l有消化道出血者,l要检查全身状态、i血液循环状况、i有无误吸胃内容物,l注意有无止血后再发出血,l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注意有无咽部或食管损伤、i胃肠穿孔,l纵隔、i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并积极给予相应处理,l必要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