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贲门折叠术

内镜下贲门折叠术是通过内镜对松弛的贲门进行缝合,l从而达到缩小贲门开口的目的,l主要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

【适应证】

1.长期依赖于H2受体阻滞药或PPI治疗者。

2.患者有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呼吸道疾患。

3.直径在3.5cm以下的食管裂孔疝。

【禁忌证】

1.呼吸道不通畅,l如气管狭窄、i鼻腔阻塞等;

2.有上消化道内镜操作的禁忌证;

3.凝血功能障碍;

4.缝合部位狭窄或有恶性病变;

5.咽喉部或食管上端狭窄;

6.食管急性炎症;

7.已知食管呈袋状扭曲;

8.食管炎Ⅲ级;

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0.有心脏或胸腔手术史;

11.食管硬化症;

12.巨大食管裂孔疝。

【术前准备】

1.器材准备11活检孔道直径为2.8~3.2mm、i长l00cm的直视电子内镜:i具,l缝合专用手柄,l缝合包,l缝合专用牙垫、i套管。还应准备急救设备。

2.患者准备

(1)术前常规准备同第2章第一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2)术前检查血型、i凝血功能、i心电图。

(3)有条件的可进行心电、i呼吸、i血压、i血氧饱和度监护。

(4)可进行普通镇静麻醉或基础麻醉,l肌注阿托品0.5mg、i地西泮(安定1lOmg;基础麻醉必须由麻醉医师执行,l行基础麻醉的患者最好进行心电、i呼吸、i曲压、i血氧饱和度监护。

(5)建立静脉通道。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将外套管套于内镜根部,l常规插入内镜至食管,l检查贲门及胃底,l再次确刮内镜经过之处没有插入套管的禁忌证,l将内镜先端部放入胃窦或胃体,l在套管外甥涂抹润滑油,l轻轻将套管沿内镜推入食管,l助手用手固定套管,l操作者退出内镜,l步套管放置完毕。

2.将装好缝合器及缝线的内镜,l经外套管插入食管抵达贲门区,l缝合头达齿状线下2~3cm,l选定缝合进针点,l助手A将缝合腔的负压吸引管与吸引器连接助手B持线站在操作者左边,l确定缝合点后,l将缝合腔紧贴黏膜持续吸引,l使组筝完全占满缝合腔,l镜下视野呈红色,l迅速推动缝合手柄,l确认缝合针完全穿透组织再快速将缝合柄拉回原位,l将内镜向胃腔内推进2cm左右,l确定缝线穿过组织,l将内镜轻轻退出。

3.将连于缝合线上的坠子从缝合帽中取出,l推出缝合针鞘,l用装线器将缝线装进针鞘,l带好缝合帽,l将内镜再次插入患者食管,l助手B轻轻拉动缝线,l使缝线在食管腔内不打襻,l将缝合头送至第1针水平,l与第1针距离1.5cm左右,l横行缝合第2针,l方法与2相同。退出内镜后将缝线两端在距切牙10~20cm外切断,l用止血钳夹住缝线头。

4.将装有缝合器的内镜换下,l装上第二具内镜,l将装好缝合结的打结切线器从活检孔道插出,l用取线器将缝线经缝合结中央孔拉出,l助手A固定缝线,l操作者将内镜插入食管,l将打结切线器与内镜一起送至贲门,l收紧缝线,l将缝合结卡紧、i切线,l完成一个缝合结。

5.按照环形、i纵形或螺旋形进行缝合,l缝合方法见方法2~4。通常缝合2~4个结。

【注意事项】

1.术后4h左右可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l第2天开始可进软食,l1周后进普食。

2.常规使用PPI制剂l0d左右。

3.对缝合后有吞咽不畅的患者可以拆线再缝,l缝线脱落、i松弛者可以再次缝合。

【并发症】

1.咽部感染应视感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

2.出血缝合部位黏膜的撕裂,l缝合针孔的出血,l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下降,l血压下降,l应及时给予止血及其他必要的内镜下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参照本章第一节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章节。

3.穿孔经禁食,l胃肠减压,l补液及抗感染治疗,l患者多可痊愈。

4.麻醉意外。

5.咽部由于套管的插入,l多数患者出现咽部不适,l可自愈。

6.多数患者可出现缝合局部的少量渗血,l完成缝合后出血停止。

7.部分患者出现呃逆。

8.个别患者出现上腹部、i胸骨后疼痛及牵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