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及引流

【适应证】

1.蛛网膜下腔阻塞,l须检查脑脊液者。

2.须经脑室注药治疗,l用于结核性或细菌性脑膜炎伴有脑室炎者。

3.紧急降颅压。

【操作方法与程序】

1.器械准备

(1)消毒衣、i帽、i口罩、i手套、i2.5%碘酊、i75%乙醇。

(2)剃去患儿前囟周围的头发至两耳部。将患儿两臂紧贴身边用包被包裹固定于仰卧位,l头靠台端,l矢状缝与诊疗台台面垂直。

(3)消毒穿刺包(带芯穿刺针、i镊子、i棉球、i消毒小瓶)、i消毒引流瓶、i三通管、i皮管等。

2.方法11皮肤严密消毒,l然后用洞巾包裹头部,l仅露前囟。双手持腰穿针,l由前囟的侧角进针(两侧角连接线上离中点1.5~2cm处),l针尖须对准外耳道口的方向,l徐徐刺入,l通常进针4~4.5cm深度即达脑室,l但须视婴儿的大小及脑脊液的多少而异。穿刺完毕,l压迫拔针,l伤口消毒后用消毒纱布覆盖,l胶布固定。所取得的脑脊液送常规及生化检查。

急性颅压增高影响呼吸、i循环时,l用上法将脑脊液引出后,l固定穿刺针,l接上引流瓶,l将引流瓶固定于高出穿刺针15cm左右的位置,l根据压力可适当升降。一般引流l0d到2周。

对前囟已闭的患儿在眉弓上11~13cm,l正中线旁1~2cm处取点,l常规消毒及局部麻醉后,l用钻颅锥在穿刺点钻一小孔,l然后送进穿刺针,l接引流瓶,l可在引流管中间接上一个三通装置,l以便向侧脑室注药。

【注意事项】

1.穿刺时为防止骤然进针过深,l可用两示指抵住头部帮助固定,l进针约3cm看,l每加深0.5cm即稍拔出针芯,l以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2.穿刺时不可将针头左右摇动,l以防损伤脑组织,l如欲改换方向,l必须拔出穿刺针重新穿刺。

3.此项穿刺危险较大,l要经过术前讨论,l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