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

【适应证】

1.有症状的黏膜下肌瘤,l内突壁间肌瘤和宫颈肌瘤。

2.子宫限于10周妊娠大小,l宫腔限于12cm。

3.黏膜下或内突壁间肌瘤的大小,l一般限于5cm以内。

4.子宫无癌变。

【禁忌证】

1.宫颈瘢痕,l不能充分扩张者。

2.子宫屈度过大,l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

3.生殖道感染的急性期。

4.心、i肝、i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

5.对术后出血症状缓解,l但肌瘤可以再发无良好心理承受力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者取截石位,l常规消毒外阴、i阴道,l对放宫颈扩张棒者,l戴消毒手套取出,l铺巾。麻醉方式可选用静脉全麻、i腰麻、i连续硬膜外麻醉,l若合并腹腔镜手术可选用插管全麻。

2.用B超监护时适量充盈膀胱,l清晰显示子宫体和子宫底。

3.宫颈钳钳夹宫颈,l超声引导下探宫腔深度,l逐号扩张宫颈内口至大于手术宫腔镜的外径,l通常为10~11mm。

4.5%葡萄糖溶液或5%甘露醇液膨宫,l膨宫压力设定在平均动脉压水平。

5.电切电流功率80W,l电凝电流功率60W。

6.在B超介入下置镜,l仔细检查宫腔内肌瘤的部位和根蒂部状态。再根据肌瘤类别进行手术。

7.子宫内膜过厚者可先吸宫。

8.肌瘤表面和瘤蒂有粗大血管时可先电凝,l以减少术中出血。

9.对于有蒂黏膜下肌瘤,l首先切割缩小瘤体,l或切断瘤蒂部,l然后钳夹取出。如肌瘤较大或表面光滑无法钳夹取出,l则分次片状切割瘤体,l使肌瘤体积缩小,l将肌瘤完全切除,l或于瘤体上切割凹槽,l用卵圆钳钳夹肌瘤,l边捻转边牵拉取出。

10.术中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l可以增加黏膜下肌瘤的突出程度,l甚至使一些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突出,l变成黏膜下肌瘤而有可能切除。术后检视宫腔,l降低宫内压,l电凝出血点止血,l出血较多可于宫腔内放置球囊导尿管压迫止血,l注入灭菌生理盐水,l使球囊与原肌瘤等大,l4~6h取出。同时用宫缩药、i止血药等。

11.测量标本重量,l固定,l送检。

【注意事项】

1.不带蒂的、i直径6cm以上的大肌瘤,l术前需用GnRH—a预处理。

2.注意手术时间应限制在lh内,l灌流液吸收量在21000ml内,l避免TURP综合征的发生。

3.如果肌瘤不能完全切除时,l可用9mm电切镜将已突出于腔内的肌瘤及肌层内残留的肌瘤切除5mm1以上。手术后2~3个月宫腔镜复查,l可再次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将又突出于子宫腔内的肌瘤完全切除。

4.无蒂黏膜下肌瘤完全切除后子宫收缩,l瘤床闭合,l残留的肌瘤包膜呈灰白色絮状在宫腔中漂浮,l以后会自然消融,l不必强制切除。

5.术后2个月内少量出血、i排液均属正常现象。

6.术后禁性生活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