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休克治疗

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l引起患者意识丧失,l而达到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方法。在通电治疗前先作静脉麻醉并注射适量肌肉松弛药,l因而无明显的抽搐发作。

【适应证】

基本同经典电休克治疗。但用经典电休克治疗中的部分禁忌证可改为相对禁忌证,l故适应证有所扩大。

【禁忌证】

同经典电休克治疗。但年老体弱、i骨关节疾患、i心功能不全代偿功能好者可慎用。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11术前准备基本与经典电休克治疗相同。

(1)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解释说明治疗情况,l取得其同意,l合作,l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应做详细的体格检查、i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包括治疗前测量体重,l做心电图、i胸透检查,l测血钾等。年老、i体弱及以往有躯体疾患者检查更应详细。

(3)治疗前应用精神药物者,l必须对所用药物适当减量或停用,l尤其需要注意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利血平等),l必须停用。

(4)治疗前6h内禁止饮食、i排空大小便、i取出义齿、i解开衣带领扣。如患者唾液多,l或曾有治疗后呼吸恢复不畅者,l可在治疗前1h注射阿托品和洛贝林。

(5)准备必要的急救用品,l如洛贝林、i咖啡因、i尼可刹米、i肾上腺素、i毛花苷C及开口器、i压舌板、i注射器等。

(6)治疗前半小时测血压、i体温、i脉搏、i呼吸。

(7)在专门治疗室内进行治疗。准备好心肺复苏急救药物、i气管插管与活瓣气囊人工呼吸器、i氧气筒、i吸引器、i拉舌钳等急救器材。

(8)工作人员不少于3名。1名护理人员做器材准备及负责静脉穿刺;1名麻醉师负责麻醉及活瓣气囊加压人工呼吸;1名精神科医师操作电抽搐治疗机,l负责观察药物用量及通电后情况。

2.操作方法

(1)一般准备:i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l检查口腔,l去除义齿,l解松衣领和裤带。

(2)静注:i用连有20~30cm塑料管的针头做肘静脉穿刺,l将预先准备好的25%葡萄糖液40ml试注10ml,l证明穿刺无问题后,l即可顺序注射下列3种药物:i

①硫酸阿托品0.5~1.0mg,l注射时用注射用水稀释到2ml。

②硫喷妥钠0.5g,l用注射用水稀释到20ml2.5%),l缓慢静注做诱导麻醉,l当静注至睫毛反射迟钝、i对呼唤没有反应、i嗜睡状态时即可。一般用量为0.25g左右。亦可用丙泊酚(普鲁泊福)200mg做诱导麻醉,l该药注射后苏醒快而完全,l一般用量为100mg(10ml)左右。

③氯琥珀胆碱2ml(甘油制剂内含100mg),l用注射用水稀释到5ml。在注射到一定剂量时(一般在50mg左右),l可发现患者口角或面颊部有肌纤维呈束抽搐,l历时l~3min。接着可见患者肌张力下降,l腱反射(膝、i踝)消失、i呼吸抑制(膈、i肋间肌)。这是肌肉松弛最佳时刻。应当注意在开始通电治疗前,l用含有生理盐水的针筒替换原来所用的含有肌肉松弛药的注射针筒,l保持静脉通道,l以便必要时抢救使用。

(3)通电治疗:i观察到患者面肌、i眼肌、i口轮匝肌出现痉挛现象,l或两下肢趾端呈痉挛或抽搐状态,l即为有效发作。

(4)人工呼吸:i通电结束,l局部痉挛发作虽未停,l即应以活瓣气囊(接上氧气)做加压人工呼吸,l直至自主呼吸恢复。人工呼吸时间一般为5~10min。自主呼吸恢复后,l静注针头可拔除。

3.术后处理治疗结束后仍需监护15min左右,l防止意识恢复过程中跌倒,l年老体弱或伴有躯体病症的患者,l更须重视术后监护。个别体质虚弱者,l会出现继发性呼吸抑制,l应提高警惕。

【注意事项】

1.改良电休克治疗,l理想的要求应是既有中枢的癫痢样放电,l但无外周的明显痉挛发作,l治疗的成败关键在于恰当地掌握麻醉药与肌肉松弛药的剂量及通电量。

2.如有呼吸停止和循环虚脱,l治疗同经典电休克治疗中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