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所致并发症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气管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概述】

气管狭窄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病症,l常常继发于肺癌、i食管癌。大多数患者及部分医务工作者并不了解气道内支架成形术这一较新的介入诊疗技术,l而延误了患者的病情,l使大多数患气道狭窄病症的患者在病痛晚期生活质量极差,l由于“安乐死”在中国尚未获得合法地位,l这些患者最后都是在极度痛苦中死亡,l无论对患者还是家属无疑都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内支架成形术通过即刻解除气道梗阻,l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福音。

【支架类型】

所用的支架为Gianturco不锈钢Z形自张式支架、i镍钛温度记忆合金网状支架、i菱形网状支架、iStrecker支架等。

【术前准备】

1.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l做好患者工作,l以获得良好的配合,l在术前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l在重症气管狭窄术前也应签字,l这一点在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l显得尤为重要。

3.患者禁食4h。抗炎、i支持、i对症治疗;术前查血气分析;对于紧张焦虑患者可给予地西泮5~10mg,l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术前可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l有良好的扩支气管和抗过敏作用;阿托品1mg肌内注射,l可减少呼吸道分泌。

4.检查急救设备。包括吸氧设备、i吸痰器、i抢救药品、i气管切开包、i心电图机等。

5.根据CT、i胸透、i体外标记气管狭窄段长度及直径,l选择合适的支架。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明确气管狭窄段长度和直径,l必要时可经导管注入少量水溶性造影剂进行气道造影,l但呼吸困难严重患者要尽量减少刺激,l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6.所用器械包括:i直径14F前端部带有不透X线标记的支架释放鞘、i支架推进器、i导丝、i导管等。根据病变的长度来决定支架的长短,l原则是支架要长出狭窄段两端不少于10mm。为了防止支架的移位,l原则上支架的直径应是所留置气道直径的1.2倍。对于某些患者,l为了防止肿瘤向腔内生长,l选用部分覆膜或全覆膜的支架进行留置。

【操作方法及程序】

1.1%丁卡因行咽部喷雾麻醉。

2.环甲膜下穿刺,l用1%丁卡因3ml对上段主气道黏膜进行表面麻醉。

3.患者去掉义齿,l然后放上牙托,l患者仰卧或侧卧于导管床上,l头尽可能后仰。

4.透视监视下:i①经口、i咽喉将0.89mm(0.035英寸)或0.96mm(0.038英寸)(1英寸=25.4mm)的导丝通过气管狭窄段置于Ⅱ~Ⅲ级支气管;②沿导丝将14F(11F=0.33mm)扩张鞘(其前端部带有不透X线的标记)及14F的聚四氟乙烯扩张器置于气管狭窄段下端,l保留导丝,l迅速撤出扩张器;③将支架沿导丝放人长鞘内,l并用14F平头推送器将支架快捷地送至狭窄段,l固定推进器,l后撤长鞘以释放支架,l然后撤出长鞘及导丝。

5.术毕摄片。

【术后注意事项及处理】

1.至少留院观察3d,l继续抗炎、i支持、i对症治疗。

2.可给予止痛、i止血、i祛痰镇咳治疗。

3.术后24h复查血气分析。

4.治疗原发病。肿瘤患者可给予动、i静脉化疗,l放疗等。

气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l主要应用于晚期肿瘤合并气道狭窄病例,l在内外科、i放疗均无较好的对策时采用。此方法创伤小、i安全、i有效,l尤其对改善严重呼吸困难立竿见影。支架留置后,l不但恢复了通气,l而且恢复了语言功能,l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