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放射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l绝大多数患者临床无症状。只有对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才给予治疗。手术切除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作用是减轻症状和抑制肿瘤生长。

【适应证】

1.肿瘤>4cm,l并伴有明显临床症状,l患者因某种原因不宜或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

2.多发病灶或弥漫型肝血管瘤,l伴有明显症状。

3.新生儿及儿童肝血管瘤,l伴有贫血、i心衰等明显症状时,l可按急诊处理。

【放射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前应做CT检查,l明确病变位置、i范围,l有条件者做治疗计划,l采用多野或适形照射,l尽量减少正常肝组织受照射。

2.放射源使用高能X射线或60Coγ射线。总剂量范围为20~30Gy,l分次剂量1~2Gy。巨大或弥漫性肿瘤须全肝照射时,l总剂量不应超过25Gy,l尽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

3.儿童肝血管瘤放射治疗剂量应适当减少。总剂量7.5~18Gy,l每次l~1.5Gy。照射时可联合使用激素类药物。亦有学者主张先给予10Gy/2周,l观察2~3个月,l效果不满意,l可再给予10~15Gy/2~3周。

【注意事项】

1.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肝血管瘤,l不需任何治疗,l只需随访观察,l因为肿瘤有自发消退的倾向。特别是新生儿和儿童,l只有有明显症状的患者,l才给予治疗。

2.照射时应注意保护正常肝脏。部分肝脏用常规分割照射时,l总剂量不应超过35Gy;全肝照射时,l不应超过25Gy。新生儿及儿童更应减量,l以免造成不能恢复的肝脏损伤。

3.该病的一个特殊症状为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因子Ⅱ、iV、iⅧ减少,l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消耗性凝血异常。少数肿瘤会发生自发性破裂,l治疗过程中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