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均可进行放射治疗。
1.术前放射影像学证明同侧或对侧髋有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HO)。
2.肥大性骨关节病及活动的类风湿性脊柱炎患者。
3.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病(Forestier病)及Paget病患者。
4.因肥大性骨关节炎或创伤后关节炎而手术的患者。
5.重复手术或髋创伤、i骨折史患者。
6.直接外侧入路手术。
【禁忌证】
放射治疗对成熟异位骨化无效。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放射源114~10MV直线加速器X射线或60Coγ射线。
2.照射野按患者身体大小分别为12cm×14cm或13cm×16cm。用AP~PA等中心野。照射野包括髋臼、i股骨近端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或用一斜的倒“L”形的照射野,l上界在髋臼上、i大转子和髋骨侧壁之间;下界在髋臼下、i小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l包括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大转子的突出处。对无骨水泥的人工髋关节完全置换术,l其HO的早期预防优先采用斜的长方小野,l不要将髋关节及多孔表面划入靶区内。
3.剂量以中心平面计算,l前后对穿照射。术后照射:i①总剂量20Gy,l每次2Gy,l分10次完成;②总剂量10Gy,l每次2Gy,l分5次完成;③总剂量8Gy,l每次4Gy,l分2次完成;④术后一次剂量7~8Gy。术前照射:i照射剂量一次7~8Gy。
【注意事项】
1.照射时间111髋部放射治疗预防异位骨化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治疗开始的时间。术前放射治疗应在术前4~6h之内和手术1h之前给予。如果把放射治疗时间放在术前2d进行,l就很难有预防HO的作用。术后放射治疗最好在术后1~2d内开始,l最迟不能超过4d,l如果迟于4d,l放射治疗的预防作用极小。
2.如果髋关节已形成3~4级的H0,l手术切除后给予放射治疗比术前放射治疗更有效。
3.对成熟的HO必须经外科手术切除,l术后立即采用预防措施,l方可控制新1HO形成。
4.放射治疗不影响骨的愈合,l不会有全身不良反应。
5.术前照射不增加术后的并发症,l未延长手术时间,l术中出血量未增加。
6.随访期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后的疗效。异位骨化96%在6周内形成,l因此随访至少6个月。
7.术前后放射治疗可使高危HO的发生率由90%降至10%~15%。
8.放射治疗后仍出现3~4级HO,l则认为治疗失败。造成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i①未完全切除x线片所显示的HO病灶;②照射面积没有充分包括髋部的软组织;③延误放射治疗开始的时间;④拖延了放射治疗;⑤患者本人具有3种以上的高危因素;⑥一次性放射治疗剂量<6Gy。
9.术后单一剂量再放射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